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七章 再议废帝『再求订阅』 (第1/2页)
袁绍出奔上东‘门’,横渡黄河逃亡洛阳之北。。董卓自是震怒,派出凉州骑追赶袁绍,以千金购赏他的首级。次日,那些归附士人,伍琼等人的拜访。伍琼晓之以理说服了董卓,认为袁绍出奔便已是惧怕,不如给他个渤海太守的官职,以彰显董公仁德。 董卓啊,吃软不吃硬的这么一个人,当即便傻乎乎的同意了。 他还以为自己已经掌控了关于天下的一切……实际上,在看似尽在掌控的时局之下,酝酿着足以摧毁一切的漩涡! 九月的第十日,董卓再度召集百官议论废帝,他说当今皇帝暗弱,没有天下之主的霸气。今天他要照着霍光、伊尹的故事,把皇帝废除更换辅立陈留王为帝,百官觉得如何? 这样的话,公卿大臣谁敢应下? 可董卓说了,公卿大臣又谁敢拒绝? 袁本初首级的购赏才刚撤下,殷鉴不远,谁敢和他做对? 就连朝中柱石的袁隗都默不作声地立在前头,后面这些人,谁还敢说什么呢。 甚至,董卓根本不给他们说不说的机会。 “昔日霍光定策,田延年按剑。今日董某两个都做!”说着,董卓抬手想按刀柄,却想起朝议已解剑于外,便厉声喝道:“有敢阻拦大议者,皆以军法从事!” 这什么地方? 皇宫大殿上的朝议,你这么个边州鄙人跑到皇宫来军法从事? 这太荒唐了,可是偏偏没人敢阻拦。 满朝百官像‘鸡’仔一般坐震,董卓很满意这般状况。 “一派胡言!” 什么? 董卓瞪眼望去,却是正襟危坐的尚书令卢植,身姿在满朝文武当中尤为‘挺’拔,起身怒道:“昔日太甲继位本就不合理法,昌邑王即位二十七日便犯下千般罪孽,自然应当废立……可如今天子富有‘春’秋,行为亦从无失德,安能与前事相比?” 嘿哟喂这给董卓气的啊! 他说什么霍光伊尹,那是‘女’婿李孝儒早写好的书简他暗自在显阳宫里背了几十遍,这才说的顺溜儿。现在卢植说什么太甲、昌邑王,董某管你什么太甲太乙、昌邑洛邑的,那是什么东西! “甲士何在!给董某将这狂徒推出去斩首示众!”董卓高喝一声,探手于腰间却‘摸’了空,怒道:“若非今日无剑,立斩汝头!” 这一下令百官更为惧怕。 却间人群中飞出一个身影,脸上带着黥面的蔡邕疾步走出拦在董卓与卢植之间拜倒道:“董公息怒,董公息怒!卢尚书非有忤逆董公之意!罪不至死啊!” “蔡伯喈,就算是你也别拦董某,今日董某便要让人知晓,董某的刀利不利!” 实际上见蔡邕拦出来,董卓心里的气便已消了大半,可说出刀利不利时仍旧眯着眼睛瞪了百官上首的袁隗,其中威胁不言而喻。 有了蔡邕起头,又有尚书令周毖、城‘门’校尉伍琼、议郎彭伯等出列劝谏道:“卢尚书为海内大儒,百姓人望所在,今日董公先杀卢子干,明日天下便会震惊恐怖,董公三思啊!” 此时,宫‘门’之外的西凉甲士已将卢植推出朝班,眼看着便要送到宫外问斩,董卓这才摆手狠然道:“罢了,便听你们的,免去卢植尚书令之职,贬为庶人……蔡伯喈你可听清楚了?” “谢董公恩德!” “谢董公恩德!” 眼看着朝议一团糟,董卓知晓今日也议不成了,便抬手拢着肚子恨道:“明日,崇德前殿再议,谁若再敢阻拦董某,格杀勿论!” …… “本初跑了、公路跑了、仲简跟着本初跑了……子和啊,你说咱俩怎么就没跟着跑,反倒被并州那个张文远给堵在行营里了呢?” 洛阳曹氏的宅子里,自老太爷曹嵩辞官归隐便‘门’可罗雀。 曹‘cao’与族弟曹纯在庭院里相对而坐,脸上尽是愁苦。倒是曹纯年岁尚轻,想的也比较开,看见曹‘cao’唉声叹气不由为其开解道:“兄长切莫丧气,如今宗族可都依着你的庇护在能在洛阳生存,曹氏可都靠你了啊!” 曹孟德这一家子人可是厉害,老太爷曹嵩充满了政治智慧,对朝中‘阴’云漩涡掌握的比谁都清楚,虽然有些贪财却也无可厚非,关键时刻却能做出壮士断腕之举。 就说前些年‘花’五百万钱买太尉,当时曹‘cao’对自己父亲还颇有微辞,等到五百万钱的太尉就当了三个月便被免掉,曹‘cao’又是幸灾乐祸一番。老太爷当时说这官不当了,朝廷局势太过‘混’‘乱’,光看着一帮小辈瞎胡闹。 实际上,曹嵩对曹‘cao’这个儿子极为看重,无论曹‘cao’是顿丘令、骑都尉、还是后来的典军校尉,曹嵩这个父亲在幕后都起到了绝大的作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