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四章 意气之争 (第1/2页)
陈兵邺城,去年因为不愿深入中原,造反中的燕北止步于邯郸城。。:。 而在现在,他身后立着护乌桓校尉的大旗,兵马铺开了扎下营寨,三面兵锋直冲邺城,做出一副势同水火的模样。 燕北并未因为与张燕事先有些约定便放松警惕,东西两翼的麹义与张颌分别扼守‘交’通要冲,把守着魏郡兵马北上的一切道路。如果张燕依照燕北的想法行事,那自然是皆大欢喜。 如果事出有变,他亦大可领兵进击与贼寇一战,再全身而退。 他的部署只有一个疏漏……太行八径。 如果张燕贪心不足,放弃燕北送给他这个与朝廷重归于好的机会,反而打算完全吞下这支平叛军队,燕北唯一照顾不到的地方便是太行八径。 魏郡涉国以北,可穿行太行,绕行五百里,便可出自井陉出太行,截断燕北身后的路。 那是唯一燕北不能照顾到的地方,他的兵力对比张燕本就不足,不能再分兵了。 “将军,可会生变?” 太史慈望着邺城上绣着飞燕的黑旗招展,心中有些不安。 燕北抱着手臂立在辕‘门’下,双目‘阴’沉地看了邺城半晌,指着一名传信卒吩咐道:“去城上告诉张燕,燕某领兵前来营救冀州牧,让他把韩馥带到城头!” 燕北的营地都已扎好,邺城上仍旧没有丝毫动静,远远望去城上到处是守军与旌旗,尽管他神‘色’如常,可‘胸’膛里跳动的心都已提到嗓子眼。 “我们再等一天,过了今夜张燕还没动静,立即赶制云梯‘迷’‘惑’敌军,然后撤军。” 他已经在城下等了三日,三日邺城里的张燕都没有一点动静。城外的斥候也没有察觉到丝毫的兵马调度……一定是出现意外了,燕北不能让自己带着全部家底在邺城之下和黑山军耗下去。 …… 邺城之内,同样年轻的张燕坐在上首,一双冷眼看着堂下或萁坐或端坐的黑山旧部们。 张燕的长相与他的姓名不同,旁人称他做褚飞燕的匪号时,他不过年十八,身材纤细‘性’格骠勇,所以被人称作飞燕。现在他是真正的‘成’人,待之若父的张牛角为他加冠,并在死前将百万黑山的身家‘性’命在名义上全部‘交’与他。 没错,仅仅是名义上。 事实上无论张牛角还是今日的张燕,黑山的首领一直以来都只能像草原上的那些部落酋长一般统治各部山贼……即便是天王老子,也没有能力完全率领这百万叛军。 山外头的人习惯将张燕称作黑山首领,但他并没有能力完全控制这些人。黑山有三十余部,即便如今纷争近一年,仍旧还剩下二十余部。 每部都有自己的首领,每个首领都有自己的故事。有些人显名于黄巾叛‘乱’之时;有些人则在更早的时候便在冀州为祸一方。是各个剽悍桀骜,就算是大贤良师在世时,都不敢说能完全控制这些人。 “牛角中箭身死之日,要我等听飞燕的,也正因我们听从牛角的话,才能率领部众活到今日。”堂下立在正中的首领叫白绕,其部有万余人,曾身手张牛角大恩,如今是黑山各部首领中为数不多终于张燕的,他对着众人朗声喝道:“正因为你们这些人没有听从飞燕的命令,出黑山后肆意抢掠,才使得如今部众不保!” “放他娘的屁!”名叫浮云的首领砸了陶碗怒道:“那燕北是个幽州人,打进冀州平汉能怎么办。我们气同连枝,飞燕做首领却不率领部下北上支援平汉,害死平汉他难道就没有罪责了吗?” 一旁抱臂靠柱的眭固看不过眼,啐出一口道:“陶平汉是咎由自取,吃饱撑的了率军和幽州兵‘交’手,活该被燕仲打死!那竖子引来这么个杀才,他就是没被燕仲杀了乃翁也要宰了他!” “叽里咕噜,叨叨好几日翻来覆去就这么几句话,你们不烦老子都烦!”黄龙撸着衣袖,发红的眼睛神‘色’不善地从众人脸上扫过,骂道:“到底是打是和,赶紧‘交’代清楚,再拖下去人家就杀上‘门’了……早说趁燕二不备攻杀过去,你们不听!” “攻杀,黄龙你说的轻巧,你去啊!”在巨鹿被燕北连败数次兵马都被打残的五鹿愤愤不平,看着黄龙一副稳‘cao’胜券的傲慢模样越觉得是在嘲讽自己无能,讥笑道:“燕仲就在城外,你去吧,乃翁反倒要为你擂鼓助威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