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章 孙坚北上 (第2/2页)
东这些诸侯。各个说得厉害,会盟歃血祭天也都做的有模有样,但等到真正该动手的时候一个个都不吭声了。 在燕北看来这倒未必是关东诸侯怕了,而是他们本身就互相牵制,根本不敢与董卓进行决战。别的不说,韩馥如果全力进攻董卓,且不论胜败,冀州都会被养‘精’蓄锐的袁绍吞掉;而袁绍也是一样,有韩馥在侧虎视眈眈,他敢去打董卓吗?至于中原诸侯,也大多如此。 实际上会盟之人虽多,但根基不受旁人牵制的,也只有辽东的燕北和长沙的孙文台二人而已。 对了,还要算上个根本没有根基的曹孟德。 现在燕北是三人中最悠闲的一个。 此时此刻,远在长沙被关东联军诸侯牵肠挂肚引为先锋羔羊的乌程侯孙坚,召集部将击鼓聚兵,踏上起兵讨董之路。就在他收到各地讨伐诸侯的传檄之时,他还叹了口气,说如果当年张温听了他的话,哪里还有这场浩劫? 孙文台之勇烈刚猛杀伐果断,是世人难及。早年间他曾于张温帐下参与讨伐凉州‘乱’党的战争,在那时候因为董卓倨傲,在议事时迟到,又那副凶蛮作态便引得孙坚不喜。 孙坚便向张温进言,‘欲’杀死董卓军法从事。但张温念董卓在凉州广有威望,若杀了他会使得进剿凉州叛军更加不易,不敢擅杀……结果,天下便遭受如此浩劫。 对于此次关东联军讨董,孙坚甚至比燕北看得还要清晰。那帮诸侯不是他该去接触的圈子,他不屑,也不愿去接触。甚至本来,孙文台都没打算要派兵参与此次讨董。 但是袁术的一封书信,改变了他的看法。 说来奇怪,孙坚这个人并不复杂,虽然他能打仗并能打胜仗。但除了打仗之外,他是个很本分的人。他是长沙太守,但却本分到连长沙的政务都从不‘插’手,全部‘交’给手下的长史去做,他只管平‘乱’。荆州有他这么一任长沙太守,周边的零陵、桂阳,哪儿都不敢闹叛贼。 没有战事的时候,他便呆在郡府中踏踏实实的或读兵书或‘cao’练军事,日子过得简单的很。 一旦有人传信召他打仗,点起兵马便去参战,从不拖沓。 这是个为战而生的人。 他根本没打算参与什么关东联军,也不认为关东诸侯能够做他的侧翼友军。讨董之事的前军、后军、左翼、侧翼、中军……有他孙文台就够了。 这和关东诸侯没有半分关系,这是孙文台,一个人的讨董。 兵行五日,抵达武陵。武陵太守曹寅听说荆州刺史王睿扬言要在起兵之前先杀了他再起兵,心里感到担惊受怕,恰逢听说武勋甚重又与王睿有‘私’仇的孙坚自长沙起兵,便假传三公檄文,让孙坚杀死王睿。 孙坚看着檄文笑了……他知道这是假的。 但曹寅与他,都愿意把这当作真的,那檄文是真是假又有什么关系呢? 兵至荆州州治,孙坚派士卒前往城下讨要赏赐。王睿登城问士卒聚在城下要做什么,士卒答道:“我们长久奔‘波’在外。劳苦不堪,所得的赏赐,还不够做衣服呢!这次来,不过是想请您开恩,再赏些财物。” “这有何难?”王睿笑了,命手下开城,至武库、库府,对长沙士卒说道:“你们且去看看,库府中有什么可以用度,但且拿去无妨。” 不过几百军士,又能取些什么呢? 不过接着,王睿便见到熟悉的脸孔,不禁惊讶地问道:“士卒们请求赏赐,孙府君在这里做什么?” 孙坚仰首垂目看着王睿,面无表情地说道:“奉檄文,孙某来取王使君首级。” 王睿大惊,连忙跑进库府当中,命人紧闭库‘门’喊道:“我犯了什么罪?” 孙坚面无表情的脸上不屑地笑了,转头对部将嘲‘弄’地笑道:“我哪里知道你犯了什么罪,传令士卒,强攻库府,杀了他。” 没有疑‘惑’,孙坚的士卒对乌程侯言听计从,当即开始强攻库府,刀斧劈击库府大‘门’,厚重木‘门’又岂能阻挡数百士卒的冲击?不过一刻时间,木‘门’轰然倒塌。 扬起漫天的尘土里,士卒回报孙坚,王睿已经在库府里吞食金屑而死。 顶盔掼甲的孙坚迈着大步走入库府,挥手驱散漫天扬尘,看着脸‘色’早已发紫的王睿尸身,轻声问道:“对我这武夫无礼之时,使君可想到今日?” “开武库装备士卒。”孙坚环顾四周,对士卒下令道:“召集郡国兵,随孙某北上讨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