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六章 薄凉 (第1/2页)
这人走上前去,血滩湿了他的鞋,他却不害怕,也不在乎。 他自言自语道:“我来迟一步,让你死在这里了。” 他解下树藤和布条,将赵麒裹在棉被里,又道:“幸亏我来得及时,不然你便要死在这里。” 他扛起棉被,点足跃起,飞入山林,瞬间没了踪影。 谁也不知道他说那两句自相矛盾的话是什么含义,更不知道他扛着一具血已流干的干冷尸体有什么用处。 当然,也没有人听见那些话,更没人看见他来过。 就算有人看见了他,也认不出他是谁。 就算有人认出了他是玲珑书院的山童,也决不会知道他究竟是什么人,有什么目的。 如果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人清楚他的来历,那他一定是不幸的。 因为他的生活一定会被恐惧所占据,要是他把真相告诉别人,别人一定会认为他在说胡话,会嘲讽他神志不清。 冬月二十二,阴雨绵绵,冷风潺潺。 江南多变的天,犹如迷了方向受惊的鸟儿。 西里湖畔,月桂峰下,慕容山庄,讲武堂内。 何琴和荆歌站在门前,看着这薄凉人心的细雨,一言不语。 短短数日,就像天堂地狱之隔,家没有了,人没有了,所有的一切都化作乌云。 她们的父亲都不知所踪,他们的母亲都遁入大牢,陪伴在她们左右的俊朗男儿都不知死活。 就连她们自己,也差点被蹂躏在地狱之中,再也不见天日。 仿佛一夜之间,命运剥夺了她们的全部,要将她们永远囚禁在无形的牢笼里,施以最痛苦的折磨。 落雨打落了些许梅花,梅花飘在雨水上打转,像是精灵在冬日里的欢快舞蹈。 她们已渐渐平静下来。 因为她们同时懂得了一个道理,悲痛和愤怒无济于事,冷静和理智才能面对。 忽然,一个小女孩的声音喊道:“何琴jiejie,荆歌jiejie!” 她们往连廊望去,正是慕容小清的女儿慕容晓若。 慕容晓若今年十二岁,扎着一头乌黑的辫子,长得俏皮可爱。 十二年前,她的亲生父母把刚出生不久的她装在一个竹篮中,放在慕容山庄的门口,她的哭喊声被老管家慕容鹤听到,慕容鹤便把她带进了山庄,成了慕容小清的女儿。 慕容晓若的到来,给死寂沉沉的慕容山庄带来了久违的热闹和吵杂,活泼好动的她,总是缠着慕容小清,幼时嬉戏,后又学文练武,竟让一直笃静的慕容小清,没休停地绕着她忙活了十二年。 但慕容小清和慕容鹤心里都明白,与其说他们陪伴了慕容晓若十二年的成长,其实又何尝不是晓若一直在陪伴着他们,让他们在这漫长孤独的岁月里,得以有了莫大的慰藉。 慕容晓若跑到何琴和荆歌面前,脸上挂着天真可爱的笑容。 她的笑容,瞬间便把她们沉重的内心融化了,仿佛在这阴雨绵绵之中,出现了一道明媚的阳光,温暖而真切。 荆歌摸着她的头,笑道:“晓若,怎么不在屋里写字啊,被你娘知道了可要责罚你。” 慕容晓若哈哈笑了起来,眼睛都眯了起来,露出洁白的牙齿,甚是惹人怜爱。 “我都写完啦,今天只有两篇易安居士的词,写完我就来找两位jiejie呢。” 荆歌道:“易安居士的词妙得很,你写的是哪两篇呀?” 慕容晓若:“是《醉花阴》和《浣溪沙》呢。” 荆歌:“你只抄写可不成,你能背诵得出来吗?” 慕容晓若努起嘴,道:“当然可以,我就先念那《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何琴和荆歌一听,一字不差,都笑着拍起手来。 慕容晓若又道:“我再念那《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两人拍手称赞,都夸慕容晓若聪慧过人,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