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六章 寿星不是人 (第1/2页)
徐县令笑得差点背过去去,要不是母亲在场,早就鼓掌而呼了,谁让郭春海自找倒霉来着。 卢绛憋了好久,脸色像紫茄子一般,终归没有笑出声来。徐县令看着昔日的同窗好友,心中暗道:不愧为二品大员,这个大憋气的功夫我怎么也学不来。 李潇一语惊人,倒也不顾及众人的大笑,从容而座,细心品茶。 卢绛一看,暗暗点头。宠辱不惊、方寸不乱者,方能成就大事。 郭春海都败下阵来,王锦自然不敢找李潇比试了,退在老爹一旁,沉默不语。不过,众人之中又站起一位书生来,羽扇纶巾,颇有风采。他环顾四周,笑着说道:“我大唐文人士子,不仅诗词俱佳,笔墨功夫也需一流,当今国主就是典范,诗词书画引领天下文风。今天乃是吉庆之日,楚玉愿为老寿星当场献上一副笔墨丹青。” “又上来一位倒霉的!”徐县令心中暗笑,不过,既然楚玉提出来要当场作画,自己岂能够阻拦,立即命人架好桌子,准备好笔墨纸砚。 现在的文人都想技高一筹,不甘人后,况且,李潇没有背景、没有雄厚的家庭实力,却偏偏才思敏捷,高出他们那么一点,自然遭受这些人的攻击。 卢绛看了看众人,又看了看徐溥,眼神中带着绝妙的话语:“我这哪里是来祝寿,分明是看戏来了。” 这位卢大人,也是借着巡查太湖水情,又遇上了徐溥母亲的生日,这才前来祝贺一番。平日里公务繁忙,哪里有这样的闲情逸致。不过,到来之后,遇到了王锦、郭春海、楚玉挨着个的向李潇发难,不仅勾起了他的好奇之心。 徐溥看出了卢绛的眼神,苦笑了一下没有言语。 怀远学堂的崔老先生道:“楚玉的祖父乃是前朝宫廷画师,笔墨功夫炉火纯青,楚玉继承家学,是义兴才子中的翘楚。” 李潇心中笑道:“翘楚,找我难堪者,一定叫他死翘翘!” 来到这个世界,李潇本来想种着几亩薄田,开着几家茶庄,闲来看看杂书,没事搂搂媳妇。可是,这种梦想逐渐变成了幻想,想要实现,难于上青天。社会动荡不堪,国家风雨飘摇,这些酸腐夫子还在国主的领导之下,只知道之乎者也,不知道保家卫国。赵匡胤的铁骑正在北方征战,南方的士子还沉睡在温柔乡里,安居乐业的生活是不可能实现的。 所以,有了老鸦山一战,李潇的观念立即转变了过来,强者才是王道,才是话语权。没有力量,一切都是空谈。 楚玉拿起毛笔,展开纸张,沉思了一会,下笔神清气淡,十分从容,几笔下去,一副麻姑献寿的轮廓勾画了出来。 这几笔线条功夫可以说十分老道,没有十几年功夫根本使不出来。线条本来是画画中最难的一种,一笔画出来,如同河流中荡漾起的水纹,脉络清晰,十分自然与协调。众人叫好,更加增添了楚玉的自信,运笔之间如同行云流水,挥洒自如。 祥云冉冉波罗天,麻姑献寿临凡间。不一会功夫,楚玉就在画面上染了颜色,把图画好,展示在大家面前。这幅图中的麻姑手托玉盘,上面摆着三枚仙桃,足踏祥云,甚是端庄秀丽。 这一次,卢大人也禁不住带头鼓掌。 老太太本来十分高兴,见李潇献了寿星老茶壶,又把那个横眉竖眼的郭春海气昏,差点站起来鼓掌叫好。这冷不丁的跑出了楚玉,画了一张献寿图,还画的那个“麻姑”十分年轻,这不是暗自讥损老身老了么?真是岂有此理,所以,即便楚玉把画作献上来,老太太也微微瞧了一眼,骗过头去。 徐采薇丹唇列素齿,翠彩发蛾眉,轻轻地拉着奶奶的手,也暗暗发笑。 楚玉笑着说道:“我的麻姑献寿图已经完成,请李公子动笔。”说着,含蓄的做了个“请”的手势。 旁人不急,倒是急得徐县令出了一身冷汗。他见过李潇写诗作赋对对联,却从来没有见过李潇的笔墨丹青。这一次若是败在楚玉手下,定会遭到在场的一些酸腐文人的嘲笑,到时候,自己的脸面上也没有光彩。 李潇见到徐县令焦急的看着自己,心中一阵感动。老头子这是在关心自己,关爱之情溢于言表。 李潇抓起毛笔,沾满了黑墨,在早已展开的纸张上面勾出一大段干干的纸条来。好像狰狞的长蛇一般,甚是恐怖。众人呵呵大笑,徐县令更是眉头紧蹙,心中暗道:李潇这小子完了,输了! 老太太也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