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19章 此生已了 (第2/3页)
部殿的职责是吸引北条军的注意力坚守,为我等主力渡过相模川争取时间。” …… 九月初一四更时分,寂静的相模国还在沉沉的睡着,唯有万年不变的相模川依然在湍湍流淌,这一夜恰逢每个月一次的恶日交替,没有月光的照耀使得漫长的黑夜暗淡无光,四更天已经临近天明时分,但是东方的海面上依然一片晦暗不明。 太田资正率领六千军势聚集在相模川海老名渡前缓缓渡河。从昨晚着甲到现在一刻没休息,二更造饭饱食一餐便率领六千军势出发。三更聚集在渡口渡河到现在一个多时辰才把大部分军势运送到河对岸。 相模川这么宽的河川毕竟不是京都的鸭川上还能造一座木桥,就目前的技术暂时造不出横跨近百米宽的大桥,相模川东岸太田资正坐在状似马扎的床几上闭目养神,身边的几十名旗本武士忠心的护佑在四周。 过一会儿听到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出现在耳畔,使番带着太田军全线过河的消息来到阵前,作为大将的太田资正是最后一批渡河的武士,大将最先渡河或者最后渡河是两种渡河方法之一,太田资正使用的后一种,这两种各有利弊也分不出那个更好一些,还是要依照情形不同作出不同的选择。 待他率军渡过相模川的时候,东方的地平线上露出一片鱼肚白,太田资正盯着那带着淡淡微光的天空凝视片刻,就说道:“全军听令向北条军的大营发起攻击,不过一定要先记住本将的将令,莫要到时候一时糊涂把性命搭进去坏了军国大事万死莫赎!我军的作战目标是诱敌坚守为主力争取突袭的机会,任何擅自行动者不尊将令者,杀无赦……全军听令!足轻队与弓箭队在此设置阵地,骑马队跟着本家出击!” 一千余骑马队打着关东各路武家的常用旗号鱼贯而出,基本勾走仍然维持谁家的武士就统率自己的骑马队的格局,这些骑马武士或许在训练度武器装备以及几率上差很多,但身为百战精锐的士气还是非常不错的。 这支骑马队还没冲出半里就看到一大片火光在对面的树林里亮起,担当先手役的成田氏长急忙通知前锋军势停止前进向太田资正通报消息,树林上空雀鸟像没头苍蝇似的乱飞盘旋于天空久久不落,不用说究竟战阵的大将,就是新嫩的成田氏长也看出这情况不对,用一句俗语说逢林莫入。 太田资正拉着缰绳徘徊一圈下令向后撤退,前方回报的骑马武士提示已经可以听到隐隐约约传来吵杂的声音,这个时候还带着军势一头装进去那可真是蠢,他这转身掉头找一块平坦的土地布阵的功夫,北条军的先锋部队已经杀出来。 为首的大将是北条氏繁,拎着一把大身枪杀气腾腾的冲在最前面,紧随其后的是一千五百余名骑马武士,这几乎占据北条家现有骑马队的接近七成,作为北条军五色备的残党以及各备队国人领主里的精锐编成一只军势,战力要比普通国人军要强出一大截。 太田资正对这种兵种分离编成一团的新军制丝毫不感到奇怪。这股兵种分离的风气本就是吉良义时从京都带过来的。在关东武士看来这就是京都充满文艺范的新式练兵法。至于其中到底有多少神神叨叨则完全不在意。 反正吉良义时用着挺厉害的非常不错,又不像那个兵农分离那么变态的高门槛,把骑马队弓箭队足轻队区分出来单独统率也不算难,该是谁家的兵还是有自己家族来统领,不改变国人领主对自家军势的统领结构就叫换汤不换药。 太田资正也是名震关东的一代猛将,虽然以为年近四十又熬一宿没睡觉使得自己有些力不从心,可身为猛将的底子终究还是保持着没有变化,看到北条氏繁当面冲到自己身前也忍不住提起大身枪硬碰硬的厮杀。骑马武士对骑马武士的对拼完全没有花巧可言,就是抽出太刀大身枪片镰枪等各种稀奇古怪的武器用身体或者武器碰撞在一起。 北条军的藏青色衣甲手持长长的骑枪策马飞驰而来对太田军发起冲锋,为首的北条氏繁粗粗的呼吸声仿佛喷出灼热的气流,身后的北条军骑马武士努力保持相似的呼吸节奏,随着北条氏繁的喝令端起长枪,扣紧缰绳身体前倾如上满弦的大弓猛烈的撞上太田军。 双方的战马在那一瞬间撞在一起,巨大的冲击力震的双方骑马武士浑身一颤险些震飞起来,死死攥住缰绳在那一刹那忽然被震的脱手飞开,北条军骑马武士在身体失控的那一刹那奋力的挺枪猛地一刺,却看到眼前一道白光闪过胸口传来剧痛。 原来太田军骑马武士也在这个时候刺出最猛烈的一击。双方的长枪不分先后的刺进对方的胸膛里,对于两名骑马武士来说。整个战场仿佛一副诡异的静止画,听不到隆隆的铁蹄人马嘶鸣和喊杀嚎叫,透过二指宽的面当看到那个武士手持大枪一动不动。 “滴滴滴……”两个武士几乎同时意识到有个微弱的声音,透过面当他们看到彼此的喉轮与面当之间流淌下殷虹的鲜血,那鲜血汇成一条细细的血线从缝隙里淅淅沥沥的渗透出来,就像一个忘记关掉的水龙头永不停歇的流淌着。 两名武士的伤势太重,那一瞬间的冲击力和长枪的穿刺直接没入身躯从另一端露出半截染血的枪刃,在短短的几秒不到的对视里两人的身体跟随着缓缓倒下的坐骑一起跌入尘土里,在升腾而起的烟尘里意识渐渐模糊直至陷入无尽的黑暗。 像这样骁勇的武士永远是骑马队里的少数派,只有最勇猛对自己非常有自信的骑马武士才会站在队列的最前面,但现实就是这样的残酷,冲在最前面的往往就是死的最早的,一身武勇还没来得及展示就在对刺中消亡,反到是表现中庸的骑马武士更有希望活下来。 第一波突击是以马战决出雌雄,接下来就是双方的骑马武士下马列阵作战,这是骑马武士的一大特点也是非游牧民族的骑兵战术之一,当骑兵失去机动力并且无法列队继续突击的时候,下马作战列队重整旗鼓就成为武士们唯一的选择,这也谈不上多么粗劣简陋,大部分非游牧文明多少都使用过类似的战术。 北条军的优势就在这下马列阵中渐渐显露出来,马上乱突比拼的是个人武勇和战役胆魄,胆怯者会在拼命的前一刻退缩进而丢失性命,而下马列阵就变成考验骑马队集群作战的经验,这一点恰恰是太田军所不具备的。 所谓太田军就是以太田资正为大将的六千武藏国人联军,来自武藏四面八方的国人众几乎没有像样的编练在一起训练过,在扇谷上杉家统治武藏国时代从没有想过骑马武士集群作战的可能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