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024章 吟得一首好诗 (第2/2页)
出。 在坐文人才子全部不敢呼吸,二楼之上,安静至极,唯有卢照邻在轻轻吟诗。王勃更是瞪大眼睛,那一字一句无不在震撼着他的心灵。 然而吟到“曾经学舞度芳年”的时候,卢照邻顿住了,似有愁容。 “卡文了?”杨寒嘀咕道,这一声虽然很小,但是在如此安静的环境之下,大家都听得清楚了。那卢照邻面露尴尬之色,不知如何继续。 古人吟诗,最忌讳的就是没了下文,比如卢照邻现在的这个样子,这和王勃的那种不同,王勃是自知没有前文后续,只单独拿出妙句,而且彼此心知肚明。 杨寒在听了那诗词之时,仿佛脑海中好像很熟悉似的,现代的时候,语文的文言文是他最不愿意背诵的东西,而诗词绝句,偶尔会念个几遍。 卢照邻所吟的这些,绝对是他在语文书中看到过的。 这一停顿,无人继续说话,安静和尴尬。 这时,楼下行过一辆马车,马车上一男一女彼此打情骂俏,笑得很欢,杨寒看到此景,仿佛灵魂附体一般,想起了下文,情不自禁之下,便吟道:“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喔…… 全场哗然。 卢照邻顿时吃了一惊,不可置信地看着杨寒。 王勃似乎也不敢相信,嘴巴都能塞下一个鸡蛋。 点睛之笔,绝对的点睛之笔。如果说卢照邻的《长安古意》道出了长安的景象,又铺陈长安的华丽生活,那么杨寒的这一句,无疑是点睛之笔。 良久,最先反应过来的是王勃,只见他再次猛然拍了一下桌子,大声赞叹道:“绝妙!” “好!好句!” …… …… 二楼上顿时响起一片鼓掌声,杨寒这突如起来的惊人之句,彻底征服了在场所有人。 古人吟诗作对,一个才华出众的人自己完成一首诗可能很容易,可是能像杨寒这般顺着他人所作诗词,并作出画龙点睛之句,实在难如登天。诗词的讲究很多,每一句都有其深层次的含义,每一句都是诗人千锤百炼之作,如果要第二个人衔接下去,难免会离题走意。 卢照邻也被深深折服。 “杨兄之才,卢某佩服佩服。杨兄刚才所作之句,深得我心,与卢某所想不谋而合啊!” 杨寒尴尬一笑,他自是知道这诗句本就是卢照邻自己的。现代的时候,他经常会拿那些古人的情诗调戏女生,比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之类,当时纯粹是闹着玩,没想到顺口之下竟说了出来。说起古诗词,杨寒仅仅会那几句情诗,卢照邻这诗词放在现代也是耳熟能详之句。 “卢兄过奖了!”杨寒说道,心中却道:我汗…… 低头之时,杨寒很是心虚,在原作者面前,当众剽窃,就算他脸皮再厚,也不好意思直视卢照邻吧。 卢照邻见杨寒如此表情不由疑惑,道:“杨兄是不是看不起我卢某?” 王勃见状,忙圆场道:“卢兄你误会了,我杨大哥曾患病一场,自那以后,才华尽皆消失,什么都记不起来了……唉……但是好在杨大哥头脑清醒,灵敏至极,今日偶得佳句,亦是正常,哪天杨大哥恢复记忆,那才是我龙门之幸。” 卢照邻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大病初愈之下,还能得此佳句,卢某佩服,卢某惭愧啊……” 杨寒见状,更是心虚,表情看起来有些不自然。若是在现代,有人这样对他,他早就傲然得不成样了。 王勃道:“卢兄不必如此,刚才卢兄连读十八句,已经是惊人之举,想三国曹植七步才成诗,卢兄七步十八句,堪比曹植大才啊!” “惭愧,惭愧……” 如果没有杨寒那一句点睛之笔,或许卢照邻会挺起胸膛露出傲然之色,只是现在,他却觉得这些都是恭维客气的话。 三人的诗才,看的周围文人尽皆兴奋,但无人敢当着三人的面作诗。 在众人的心目中,杨寒依旧是龙门第一才子。到此,大家才明白杨寒为什么答不出那三个问题,原来是大病所致。 看到这个变化,杨寒嘘唏不已,不知是好是坏,他宁可不要这个才子头衔,不知以后还要带来多少麻烦。 沉思了一会儿,杨寒却无所谓笑了一下,心道:管他呢,有王勃在,吟诗作对不是问题! 当然了,杨寒也下了决心,在诗词方面他没有那么高的造诣,他只是一个理科生,这么整诗词,早晚要露馅。或许搞搞一些简单的理科现象,还是可以的。 事后,卢照邻与杨寒、王勃又聊了许久,自此,卢照邻才知王勃的才华,心中很是佩服,而杨寒为了不想给自己麻烦,一直没有说什么话,倒是给了卢照邻神秘之感。 三人交谈甚欢,就像是多年未见的好朋友。 王勃更是惊叹于卢照邻之才,二人惺惺相惜。 没过多久,卢照邻便离开了龙门。三人在清风楼的佳作,一时传为佳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