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三十五章:五蕴.六根.三戒 (第2/2页)
者们说这即是苦。 五蕴是生命的构成,在探索了构成之后,释迦牟尼进行了深入的探索,那就是生命的起源,他用自己的参悟,解释了生命的起源。 牟尼哥参悟到的生命的起源是什么呢? 他说了,所谓的生命,只是一个从生到死的过程,这个过程佛教里称之为“轮回”(saüsàra)或“生死轮回”。看清楚,轮回就是指人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而不是上一辈子和这一辈子的关系! 导致生死轮回的原因就是烦恼。有了烦恼,就会造作各种各样的行为,这些行为在道德上称为“业”(kamma,行为,造作)。善的行为称为善业,坏的行为称为不善业或恶业。当善业或不善业遇到因缘成熟的时候,就必然会带来相应的果报(vipàka)。 我们的这副身心、每天所遭遇的境遇,就是自己行为的结果。亦即是说,命运的好坏是靠我们自己创造的,我们是自己行为的承担者。同时,我们也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这样的思想深的张钺的心,其实阐述的也就是‘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意思!佛也好,道也好,只是表达的这个字不同,在根本上,没有不同! 牟尼哥阐述道:所有的名法(心理现象)都有个目标,而且总是在执行认知目标的作用。我们平时所说的生活,就是心不断地认知不同目标的过程,或者是心跟外在世界不断发生互动关系的过程。 作为人,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和外在世界产生互动关系呢? 通过感官!亦即佛教所说的根门。有六个根门:眼门、耳门、鼻门、舌门、身门和意门。所谓的‘六根不净’,说的就是这六根! 依靠这六个根门所产生的心称为六识,它们分别识知相对应的目标: 1.眼识看的是颜色; 2.耳识听的是声音; 3.鼻识嗅的是气味; 4.舌识尝的是味道; 5.身识触的是触觉; 6.意识思维的是法所缘(各种现象)。 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各种不同的信息,进行各种不同的身心活动,其实都不外乎是这六种主客互动的关系。 离开了眼、耳、鼻、舌、身、意,离开了颜色、声音、气味、味道、触觉,以及所想的东西,就无所谓的身心,无所谓的外境,也无所谓的世界。 释迦牟尼传下来的,就是要人们从根本上,从六根上去清静! 当理解到六根清净的清净两个字的时候,张钺的心里一动,似乎把握到了什么,但仍然是朦朦胧胧,无法抓住!他没有强求,而是继续的去了解释迦牟尼的世界。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不外乎是自己的身心和外界的互动。当我们的眼睛看到适意的对象时,例如俊美的人、漂亮的衣服等,会产生愉悦的感受(乐受),认为对象是好的、是美的,接着会喜欢、爱着。若这种喜欢的心理进一步加强,会产生想要得到、拥有对象的心理。这种心理就是贪。 同样的,当我们听到悦耳的音乐、别人的赞美,闻到清香、吃到美味的食物、触摸到异性细滑的皮肤等等时,贪欲很容易生起。 当我们的眼睛看到不喜欢的对象时,例如丑陋的人、讨厌的人等,会产生厌恶的感受(苦受),认为对方是不好的、是坏的,接着内心会排斥、反感。若这种排斥的心理进一步加强,就会生气、恼怒,甚至会想要以粗暴的方式来对待对方。这种心理就是嗔。 同样的,当我们听到别人的批评、嗅到腥臭的气味、吃到难吃的食物、天气酷热难耐等等时,嗔恚很容易生起。 然而,无论贪也好,嗔也好,都包含有痴。痴就是无知、不了解,不了解事物、身心、世间的真相。因为有痴,贪、嗔才会产生。 因此,所谓的烦恼,都是基于内心和外境这两方面的关系产生的。光有心而无外境,烦恼不会产生;光有外境而无心,烦恼仍然不会产生。这是一对的关系——内心与外境的关系。贪嗔痴三种烦恼简单来说都是这一对的关系: 当心黏着外境,喜欢对象,想拥有、占有对象时,叫做贪。 当心不喜欢外境、排斥对象时,叫做嗔。 因为不了解外境的本质,认为对象是好的,是可以得到快乐的,是可以满足自己的,叫做痴。 到了这里,张钺停下了自己对释迦牟尼的探索,他觉得够了!对自己来说够了!他看到了一个博大的,深奥的,却实在的,一步步的一个人生系统!或者说生命的系统!如果再广而言之,甚至可以延伸到自然宇宙的系统! 张钺并不想皈依佛祖,哪怕他此刻给牟尼哥定位的是人生大师,精神大师,武术大师,修行大师。 他觉得够了,是因为他深深的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学来的东西,没有经过实践和经历,那永远不是自己的;一不小心,自己还得掉进去! 南传上座部佛教,给他的作用,给到他的启悟,已经很多了!虽然,他只是看了一个大的组成框架,但是,在研究原传的,释迦牟尼菩提树下证道的东西的同时,他无时不刻的跟国术联系在了一起! 他的脑子,此刻涌上了很多东西!很多东西,在他的脑海里激荡,在交织,在清理,在过滤!他有了一种纷乱如麻的感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