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败俱伤 此身非彼 (第2/2页)
十分失望,武则天不见 无奈回到东宫,魏元忠与姚元崇、西翀却在东宫想候。 施礼落坐后,魏元忠说道:“狄寺丞有些话要臣转告下。” “孤正要想找你们商议。” “可是为坊里的传言?” “是,不大妙啊,”狄仁杰说三败俱伤,却不知伤到如此地步。 “其实始作俑者正是许敬宗。”说到这里,魏元忠皱起眉头,这个老家伙老而弥姜,不出手则己,一出手招招致命。横能致人于死地,竖也能致人于死地。让人甚是头痛。 “只是父皇与母后不是这样想,孤要见他们分辨一下,又是不见。” “下,你现在就是见了,分辨会有什么作用,陛下是相信你不顾他病也要袒护一个臣民之n,皇后是不顾暗示过你,你继续率领君臣让她难堪,还是他们相信许敬宗这些年任劳任怨?” “……” “见了面,哀求尚可,如果自辨,不是辨是在示威。” “……” “再说,这些谣传当真是许敬宗一人所为,有许多人确实慈怜下,借此事为下正名。还有一些大臣不愿意皇后协政,而希望大权早些j接给下,少数,象杨家上下,也借此事,为n儿保住太子妃,在作最后一丝努力。” “……” “下,为什么陛下对你忌惮,狄寺丞多次进谏,说你尽到孝道即可,不可辨解。不是你辨就能辨得清楚的。坐在你这个位置上,有人或者为了陛下皇后打压你,有人为了某些原因谋害你,这是很正常的。但同样有人帮助你,甚至有大臣很想将你扶立正位,坐拥废立之功。不是你说了算的,甚至陛下不防备,连陛下说了都不算。” “……”李威还是无言,但o了o体骨,明白了,我是太子,所以呢,这具体不是我的,是许多人的,自己说得不算,其他任何一个人说了也不算,要大家还是占上风的人说了的算。 “下,可听明白臣的意思。大统天下只有一人能得,得到后是九五之尊。所以隋唐更替之时,每一个英雄豪杰都在为之浴血,正是此故。现在下只是受一些煎熬,又算得什么?不但下,就是臣等受的煎熬又岂比下少些?” 又明白了,做太子,就得在刀尖上跳舞。想下都下不来,要么跳成功了,要么就让刀山火海碎尸万段。反正想过安稳子,是没。 “但狄寺丞嘱咐臣等带一句话过来。其实这样也好,比他想得还好。” “此为何解?”李威又不明白了。唉,这是太子嘛?过的子连朝廷追捕的江洋大盗还不如。 不过话也不能这样说的,他的讲师生涯让他对现在的勾心斗角很不习惯,可某些智人,却是乐此不彼,比如他的母亲,或者狄仁杰,或者许敬宗。 “其实祸根还是在许敬宗上,只要将许敬宗掰倒了,他府上的仆役抓获,包括他让亲信散布这些谣传之事,全部可以嫁祸在许敬宗上。狄寺丞已经开始着手了” “已经着手了?” “嗯,我们臣微言轻,许少师多少有些轻视。天下目光集中在东都,西京无人注意。民间的议论与群臣进奏,实对下不利,可看出来的人却是很少,包括大理寺的低级吏僚,他们都认为下现在占了上风了。” “正是,”李威o了o浅浅的x胡须,颔然点首。也不错嘛,至少现在自己比一些x吏有眼光。 “狄寺丞在大理寺渐渐树立威名,又因为是下亲信幕僚,更得一些x吏巴结。还有,进奏中,有许多大臣对许少师不满,他又老又病,又不在两位圣上边,让人以为许少师要倒台了,所以进奏得越发狠了。” 其实不是这样的,越是这时候,母亲越需要许敬宗了,如果不是年老病拖累了,很有可能放他出来咬人了。但有可能询问的懿旨已经到了长安。这才是李威担心的。 问道:“可这些与对付许敬宗有何关系?” “如果不是这样,大理寺的x吏们怎能帮助狄寺丞对付许少师?” 还是不大明白,想掰倒许敬宗是不容易的。多少大臣试过了,可成功没有?相反,没有成功,最后全部倒下了。 “下,终南山刺杀下的幕后者是谁?” “不是贺兰敏之吗?” “错,不是贺兰敏之,而是许少师。” “怎么可能?” “正是因为大家认为不可能,所以许少师才敢做出此等悖逆之事,”魏元忠看着李威惊讶的表,同样苦笑,刚刚听狄仁杰说出这个真相时,他的表不比太子好到哪儿。 ps:算是断更了,没有承诺,也不会骗大家,有可能更得猛了一些,加上盗、贴对订阅的影响,卡文了,从昨天上午卡起,一直卡到下午,趴在电脑上,头就象炸开似的。勉强理清了一些头绪,更一章,晚上继续冥想,将后面的节理顺一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