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章 废地为宝 立体养殖(下) (第1/2页)
大家没有办法了,不是将这块沼泽变废为宝华么简单。”就不知道皇太子指的宝,宝到什么地步。 如果很”宝”了,全国有多少沼泽地?但众人心中已经隐隐有了一些想法了,多半与莲藉有关。 岂止! 为了唐朝百姓,只好让皇太子委屈。将他放下来,李威走进水中,很开心的,不是为了礼仪,将袍子一脱,下去游个泳,再晚了,游泳水就冷了。 试着深度,不时地弯腰将泥土抠上来。看着黑油油的淤泥,李威一个劲的傻笑,好肥的泥巴!但碧儿心痛了,说道:“下,你上来吧。” 说着哭泣起来。 李威继续走池水中,越走越深,害怕太子出事,几个侍卫也将靴子脱下来,陪着。不时地劝。李威扭头看着碧儿,说道:“傻妮子,哭什么哭,天又不冷,孤看着泥巴很高兴呢。” 朱敬则看着,不知道该不该劝,魏元忠狡猾地说道:“朱补阙,太子失仪了,难道你不进劝。” “去!” “咦,不对啊,朱补阙,你眼睛怎么红了?” “去!”魏元忠很无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这就感动了?你还没有看到籍田祭啊,为什么我与狄仁杰出生入死地相助。看吧,只要皇太子平稳地过渡,你我看到的唐朝,将有可能是历史上一个最好的朝代。” 朱敬则与魏知古皆不吭声。 一干人到来,终于将皇庄几个农夫惊动,来迎驾。也没有几个人,一半人不知到哪里玩去了人不在,这三四个人却在睡大觉。 李威也看得差不多了上来将脚洗了穿上靴子很随和地找了一块石头坐下。都围了过来,听太子是如何将这块地变废为宝的。李威对皇庄几个人说道:“这水里的泥很肥。” “喏,下,仆等还时常捞一些,放在地里,改善地力。” “仅这样做是不够的,其实利用好,这些浅浅的沼泽就是一块宝地。孤在东宫母后送了孤一筐新藕,这使孤想到了许多东西。比如水深的地域,可以种上藉,反正也是荒芜了。每一年开挖的时候未必能挖尽,第一年需些藉种,第二年连藉种都省了。” 开挖也是很麻烦的,现在又没有水汞,只有一些水车,未必能将这三四百亩的沼泽地抽干,就是抽干了,洛阳的冬天会很冷的又没有什么长统胶靴,人是如何下淤泥开挖也会头痛。但人多主意多,看到收成必然办法就来了。因此,李威直接略过不说。 继续说道:“至于浅的地方,可以多种一些地粟,有可能地粟长势没有南方长势好。不过不大紧,这是开一个头,为其他地方做一个试范,就象孤在长安那片地里种的高梁一样。还有蔬卵慈姑、土芝芋头。蔬卵孤在广成泽见过,土芝孤自京兆到东都,还没有看到,也可以试种一下,权当为南方做一个典范。至于菱角,是一个好东西,多半种不起来了。嗯,你们这里的恭长势不错,也可以多种种,反正在水边,空着也是空着。” 皇庄的一个农夫说道:“可是仆等不会种。” “这个无妨,孤会从一些地方调来几个会种的,至少见识过的人,协助你们,并且运来一些种苗。反正今年是来不及了,只是让你们做一个准备。而且这仅是一个开始。”说到这里,指了指水面说道:“可以多养一些鱼。” “养鱼?“魏元忠等人吃惊地说。 现在鱼是天然捕捉,也没有人工有意识地养殖。而且鱼苗如何弄来,估计也会成问题,但这个群策群力,交给大家想办法了,不可能李威一一指导,再说,他只知道这些可以人工种植饲养,如何种法养法,知道得也不清楚。主要是一种思想,推广开来,经验能慢慢积累,慢慢丰富。 “是啊,养鱼。” 提到鱼,使他想起一件事。 唐朝正常饮食以牛羊为贵,猪很不耻的,不过还是很以为贵,御史等人出行公干不得食。名臣马周为御史巡视各州县时,每食必进鸡,于是小吏上书弹劾,李世民说道,我御史食,恐各州县劳费,食鸡何妨?当然,这是开国之初,现在国家平稳过渡几十年之久,奢侈之风渐盛,令渐松,不过御史等官员出行时,还不得公开吃牛羊,以猪招待就算不错了。还有狗,有人吃,可是价更jiàn),不待受欢迎,尽管全是”天然狗”。 许多官员正常以豆菜款待客人,新鲜蔬菜很少的,大多数是威菜,还有蒸豆,放一把盐,豆子蒸烂了,又能当菜,又能当饭。另外就是鱼,南方人吃得多,北方人吃得少。沟塘中鱼儿很多的,当然,关中大早,什么都吃了,连树皮也吃,况且鱼类。不过还是有人吃,另外考虑到洛阳有全国之地的商贾,一些北方人看起来很恶心的鱼类,洛阳三市上也有的出售。 有一次李威在北市上看到一条重达五斤重,也就是后世两斤多重的蹲鱼,起了食,让侍卫购买下来,带回东宫,结果将东宫膳食房的一群太监与宫女吓得嗷嗷大叫。让狄仁杰狠狠说了一顿,说什么人利其口,非恶,然择物有序,此物状如蛇旭,如若雀鸟有知,都不食之,人怎能食。惊吓东宫诸仆事小,传扬天下,天下百姓皆会嘲笑之。 结果呢,这条特大天然黄聪没有吃成,挨了一顿刮,只好放回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