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四章 再册东宫 欲定未定(下) (第2/2页)
用时将袍子一穿就是宰相了。不用时,袍子一扒,原来是什么官员,还是什么官员。皇帝能抓住权。但礼制如此,怎么办,只有用德高望重的使相顶替。 东都洛阳只有郝处俊与阎立本,本来姜恪也到了东都,但现在去了凉州。因此缺少了尊者,将二人从长安喊来顶替。 其实二人一来,老百姓就知道,太子妃的事将要做出决定了。 礼仪很多的,最苦的就是这几个宰相,天地祖庙祭拜后,正奏拜。长安是太极,洛阳是乾元。拜完了,皇帝与皇后闪人。这时候天还没有亮,到主人家又有一番礼仪。然后将使者,也就是shi中这些大佬迎进府上,宣纳采制,主人再拜。 经过好几天折腾,到了这时候,太子妃的第一步,纳采算是完成了。 太子不会出面的,苦的是宰相等官员。但人不知鱼之乐,李威认为宰相很辛苦,参与的宰相与官员呢,却是乐在其中。这事很有脸面的,就象修史,后世算什么,一个史书,但这时可不是什么人能修史的。就算宰相,皇上不喜欢,都没有这资格。 一干官员开始布置,到这时候,外面还不知道太子这朵hu,hu落谁家。直到车队到了裴居道府上,才知道最后裴家赢得了这场角逐。 时机又好。因为多方的因素,关中的粮价又掉了些,米价每斗只有三十出些头,稍差的一些粟米只有二十,最好的江南大米,也不过四十来。 就连老天也似乎相助,天气开始正常起来。雁子正在迁徙,shi卫顺利在西苑捉到了一头很漂亮的,正在休栖的大白雁。因为好奇,李威去悄悄地看了一下,这只大雁长得是很好,可关在笼子里生生吓坏了,一个劲地发出悲切的叫声。官员不会顾它感受的,看到雁子长得好,说道:“大吉。” 连李治都感到很高兴。 然后问名,纳采是太尉宣的,问名却是宗正卿宣的。主家报上自家祖上的封号与官爵。裴家名én嘛,裴居道跪答,整说了近两个时辰。听得一干官员心中不是滋味。自家与裴家相比,实在差得太远。幸好还不是崔家,不然估计说的时间长。这才报上n儿的岁数、生辰八,又是一堆礼节。从天亮正好折腾到傍晚才结束。然后是问吉,就是对生辰八的。对完了生辰八,送礼通知对方,举行奠雁礼。这就是纳吉。开始纳征,送聃礼了。 一切顺利 但以前与杨敏时,同样一切顺利。 再后就是请期,定婚期。 直到此时,才出现了一些古怪,婚期定得有些长,一直到裴雨荷后年的生之后,也就是两年后的十月份。 李威寻思了一下,有可能父母亲对裴雨荷依然不放心,有可能是因为岁数xiǎo。总之,裴雨荷也未必肯定是太子妃,就如杨敏一样,都临近婚期了,突然被休。当然,地位稍稍比杨敏稳定一些。毕竟休了一次,再休第二次,也有些说不过去。 又明白父母册封东宫的企图了,甚至李治让碧儿服shi殷勤些,都是有用意的。 毕竟自己及冠,不大婚也不大好。碧儿与上官婉儿,连韦月的册封皆是水到渠成,没有这回事,早迟也会册封。但现在册封有许多含味的,虽没有迎娶太子妃,东宫已有妻妾。韦月与上官婉儿xiǎo些,可碧儿也有十四岁了,能够真正陪寝。如果生了子n,地位低jiàn),对将来的太子妃威胁不大,甚至太子妃与良娣没有子n,只有碧儿这个儿子,也可以将就。可进可退 说明这一切,在韦氏进东宫时,就想好了种种后着。 当然,父母做这些事,肯定是滴水不漏。不过徐俪,再无机会,碧儿生下儿子,没有威胁,可是徐俪出很好的,长子出于她上,东宫又是不宁。 李威想了半天,将此中关节想通了,叹了一口气,这样也好。立即将裴雨荷娶进东宫,没有子n,又是不好。有子n就要那个,十三岁的xiǎo姑娘,自己能不能下得了手? 昔,李治废王皇后,立武则天为皇后,李绩、许敬宗、李义府说这是皇家之事,与大臣百姓无关。其实是错的,皇家的事,怎能只是皇内部之事。那怕是李治在皇宫放一个,都会引起一些震动。不要说废立皇后了。 因此,太子妃许多百姓在,又是仁太子,又是许敬宗,又是休去原太子妃。这些天,太子妃成了洛阳街头巷尾jio谈的主要话题。但李威本人,却是很淡定。 反正是父母找太子妃,不是自己在找妻子…… 再说,两年多时光,真的能平安渡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