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三章猛人 (第1/2页)
全香港的混混有一百多万,陈耀庆不可能每个都认识,但是奔着对香港混混的敬仰,陈耀庆还是耐心的问道:“你是那个旗头的,兄弟真的急。”小混混歪头吐了一口痰,咧嘴笑道:“小子,记住我是和联社的张子豪,以后见了我要叫豪哥。” 陈耀庆愣住了,这他妈真邪门,香港这几年的猛人自己全他吗的遇到了: 1975年4月7日,张子豪出生在广东省肇庆市郁南县一个贫穷落后的山区,家境贫寒使得年轻的父母自身就营养不良,张子豪在娘胎里已经先天不足,来到人世时又瘦又小。 1979年,广东沿海靠近香港一带,悄悄地刮起了逃港风,一批年青力壮的汉子不甘忍受看不见出头的苦日子,纷纷离乡背井逃往香港。当时年仅4岁的张子豪,也随着父亲加入逃港大军,一起移民来到香港。 80年代的香港,经济一片凋零。张子豪跟随父亲在贫困线上挣扎,饱尝了生活的艰辛。父亲凭着对中草药的认识,在三教九流聚居的香港油麻地庙街,开设了一间凉茶铺,为了增加收入同时经营一间“花字档”做小买卖,年纪尚小的张子豪小学还未毕业,就弃学进 入社会,终日在凉茶店周围流连,与小孩玩耍,父亲实在是没有精力来管教这名调皮的儿子,任由他自由发展。 油麻地是当时香港十分复杂的地区之一,泥沙俱下,龙蛇混杂。他在这里与街头恶棍和黑道上的人物交往渐多,慢慢开始培养出争强好胜、出人头地的性格。 贫民窟里的沉沦,使得张子豪小小的年纪就已经在警察局里有了15次的刑事记录,父亲把这一切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儿子如果再这样下去,前途将会毁于一旦。于是,父亲把他送到尖沙咀一间相熟的裁缝店,强迫他学一门手艺。善良的老人天真地认为,离开了那个环 境,张子豪会学好的,即便不能出人头地,起码手中有了一门手艺,也能混得两口饭吃。 生性聪明的张子豪用不了多久,就已经把裁缝的基本功学到手了,张子豪在当裁缝学徒期间,经常要与外国客人打交道,英文是流行语,如果仅懂粤语而不通英文,常常会遭到白眼。他开始发愤学英语。他曾经尝试同时就读两所学校的英文课程,学校里的富家子弟,起 先瞧不起这位言语不多但是异常勤奋的穷孩子。然而,身处逆境的张子豪并不理会人们的冷嘲热讽,依然故我勤奋学习,加上他的天分,他的英文水平迅速提高。 张子豪的父亲当年在香港除了经营凉茶铺外,还时不时搞点围赌马。在香港,赌外围马是一种非法行为,而参与赌博的往往都是一些社会上的不法人员。这一段经历,使张子豪从小便与香港黑道上的人来往甚密,这为他今后走上另一条发展之路起到了铺路石的作用。 在尖沙咀当裁缝的这段经历,张子豪认识了他生命中两个十分重要的人物,一个是他现在的妻子罗艳芳,另一个则是当年与他同时干裁缝的汪凤祺。 一天傍晚,干了一天活的张子豪浑身酸痛,拖着疲惫的身躯,把最后一扇门板上好,正准备离开店铺回家,突然,他眼前亮了起来,一位亭亭玉立的女子站在他的面前,一袭洁白的连衣裙,双手背在身后,红着脸站在店铺的门口。 张子豪连忙从店里出来,跑到这女子的面前,不停地搓着那双又黑又粗的手,低着头说:“我姓张。”这女子也大大方方地自我介绍:“我姓罗,就在你对面一家店内工作……”一段姻缘就这么牵到一起来了。 罗艳芳小学毕业后,从事会计文员工作,自从认识了张子豪后,发觉这名小青年言语不多,虽然只有小学文化,但是肯学肯记,经常与外国人打交道,英语也能说上个几句来,因此夺得了她的芳心,她也毫不介意对方出身卑微且只有小学文化,只是把他当成了自己的偶 像。 至于裁缝汪凤祺,则是张子豪当初踏上犯罪道路时的一名领路人,他说:“要发财就必须走偏门,而且办事要计划周详,就像裁缝裁出来的衣服一样,要做到‘天衣无缝’。” 张子豪牢牢记住了汪凤祺的这段话,在其后的几十年犯罪生涯中,张子强凡事总是多动脑筋,把犯罪计划准备得更为周详一点,更加“天衣无缝”。 经过多年黑道上的摔打,张子豪慢慢开始成名了,汪凤祺也甘心一直追随着张子强,并为他穿针引线结识江湖人物。与张子强一起参与了多宗大劫案的“死党”胡济舒,就是这一个时期通过汪凤祺的介绍而认识的。 香港的洋服市场走下坡路,张子豪不甘平庸,转为做生意。1995年,张子豪拿出自己仅有的5万元积蓄,投入房地产炒卖,不久就赚了几十万元。1996年9月他以380万元购入湾仔兰杜街一个铺位,三个月后以530万元出了手。 但是,小打小闹地炒地产,挣点蝇头小利不是张子豪的志向,他又盘算着怎样才能在一夜之间挣大钱。 张子豪在黑道上从一个无名小卒,慢慢地变成了“江洋大盗”,在黑道上越混越有名气,偷车、盗窃、抢劫、聚赌、斗殴、诈骗、勒索、伪造证件等等无所不作。他在一份供词中描述自己的过去时说: “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