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09节 元元二字的牛逼含义 (第2/2页)
跟得上自己思维的人了。最重要的是,自己一些多年的瓶颈终于得到解答,虽然还是有些遗憾的地方,不过总的来说还是收获大大的。对于陈举说的改进造纸术,郑大大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他已经敏锐的意识到造纸术的改良将会意味着什么,于是又开始问起造纸术的问题。 已经汗流浃背的陈举,听到郑玄又向他询问如何改进造纸术的问题,在下总算松了口气。其他的现代技术,比如炼钢吹玻璃什么的陈举是一窍不通,但是他对如何造纸还是很有一些心得的,这其实也要归功于陈举的好色。以前陈举认识了一个在造纸厂当技术员的漂亮MM,陈色狼理所当然的立即粘上去大献殷勤,这个MM却是个工作狂,和陈举约会时谈的都是关于造纸的东东,为了讨好美女,陈举当时对造纸这门专业是狠下了翻功夫,而且还进步神速,甚至还发表过几篇论文。陈举用自己的例子,对老弗的“****是人类进步的源动力”理论,进行了最充分的印证。如果钢铁厂、玻璃厂也有陈举追求的漂亮MM的话,那么这家伙掌握炼钢吹玻璃什么的,估计也不是问题。^_^ ………… ※※※※※※※※※※※※※※※※※※※※※※※※ 熹平六年(公元177年)五月二十五,青州东莱郡不其县,郊外。 在得到郑玄的认可后,陈举拿出自己剩下部分“签字费”作为启动资金,用来开办造纸厂。臭味相投的贾获立即把郊外的一块地皮低价卖给了陈举,还提供了一批工人作为自己的股份。陈举再一次见识了郑玄的影响力,这老头一句话,附近郡县的大小官员就火烧屁股一样的送来工作资材、工人。那个上次亲自跑到学馆送羊rou的明辉老板得知后,更是屁颠屁颠的送来各种东东,还包揽了制作铜活字、字模的工作,居然连钱都不要。还不到一个月,造纸厂就可以投产了。 对自己在东汉的第一个事业,很花了心思的,他考虑到21世纪的造纸术受条件限制很多工艺无法采用。但是使用这个时代能用的工艺造纸,效率低质量又差。于是,他培养了一种转基因真菌,在原料粉碎后,把这种真菌投放到粉碎的原料中,可以代替碱液蒸煮这道污染最重的工序。它们会吸收原料中的木素、果胶、色素、油脂等杂质作为养分,同时将分泌出一种物资可以使纤维细化,捣碎纸浆的效率也高多了,加上真菌本身会产生一种细纤维丝,可以大大增加原料中的纤维含量,提高原料利用率,还能大大增加纸的韧性。而且它们体内会产生一种胶质,兼有填料和降低纤维下沉槽底的作用,使纸浆均匀,在下连“纸药”都省了。 陈举以前就觉得造纸厂排污严重,极不环保,作为生物学家共有的秉性,陈举对这个工业非常感冒,当时为了讨好MM,特地研究了减少造纸厂污染的问题。“微生物造纸”这个构思当时受技术限制没有成功,在经过和宽宽人几年的共事后,这些技术对面前的陈举只是小菜一碟了。喵的,可惜还没来得及到MM那里献宝,就被搞到东汉来了。 陈举对自己现在的杰作——“真菌工艺造纸厂”非常满意,不但省力省成本,还环保节能。经过一个多月的忙碌,“不其造纸厂”第一批产品问世了。这批造出的新型纸洁白、光滑、质地密实均匀,还具有丝绵纸的坚韧,质量简直好得没得说,使郑玄他们完全改变了对纸的印象。 唯一这让陈举有点失望的是,这些纸还不能和铜版纸相比,不能复制大量的写真集,真是太遗憾了,不过这些纸用来印刷书籍已经绰绰有余了。 ※※※※※※※※※※※※※※※※※※※※※※※※ 现在有了纸张,铜活字、字模也全部刻好了,印书的工作可以开展了。陈举决定再次利用郑玄的名头,准备让这老头为印刷厂取名,当下备好礼物兴冲冲的去了。 郑玄得知陈举的来意后,也不推辞,略加思考,就说道:“此书局建立,一解我华夏书籍数千年之痼疾。于教化之道助力极大。如此叫做‘元元’如何?” “什么?元元!!”陈举只觉得眼前一阵发黑,差点就跳起来。 “陈君认为此名不妥?”郑玄有些惊讶,这个名字哪里不好呢?我觉得相当合适啊。 “没什么,没什么,只是我才疏学浅,不知道这个名字的含义,还请大师赐教。”陈举觉得自己一定满脸都是黑线,喵的,难道“元元”这个名字很有意义吗, “物之本源为元,推究致知为元,‘元元’即为推究本源,穷察万物之意也。” “扑通”,陈举终于仆街了。天啊,老子以前在元元混了这么久,咋就不知道“元元”这个名字有这么牛逼的来头啊。看来自己心目中的圣地“元元”将在东汉华丽的复活了,记得当时“元元”关闭之后,一些色友们在网上哀叹“忆昔元元全盛日,天下****皆胶漆”,还有什么“我愿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yin才”。在下千*民的梦想居然在东汉实现了,陈举心里简直是百般滋味,琢磨着是不是该把“无极”、“海岸线”、“*”、“欢喜佛”这些东东也一起在东汉重现呢。 ※※※※※※※※※※※※※※※※※※※※※※※※ ^_^,收藏终于过百了,谢谢大家!你们的支持就是我的动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