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三国_卷八:刘曹联盟 第一章 双喜临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八:刘曹联盟 第一章 双喜临门 (第2/4页)

量田亩,依照往年平均产量,田地所属等等一并登记在案;其次,所有田地交由州府统一安排生产,也就是全面实行屯田制,其生产所得上缴五成;最后,依先前各位报备资料,每年由州府统一付于平均产量四成。州府从中得一成,而多数还于百姓,使其能够休养生息。并且择中精壮为兵,必可保持此种所得利益划分长久延续下去!”

    刘晔一气说完后,便不再多言,只看着下面果然面色各异。纷纷交头接耳,逐渐响起一片嘈杂声响的士族豪强们。

    其实。只要稍稍精明之人,就会明白刘晔所说重点,不在于表面上他们士族所得从八九成降为四成,而在于实际所得多少以及能否长久保证问题上!

    因为农民的消极怠工,故而实际产粮数量并不高,若以此来计算他们反而可能有多收入!

    “明公信义之名,中原皆知,吾等愿意合作!”

    出乎众人意料之外,首先赞成地竟然是赵家族长。

    “正式手续。本牧亦会以文书明发!”

    刘晔轻轻点头。再补充了一句。此话一出,顿时又连续有几人起身表示同意合作。

    想刘晔讲信用之名。实际上由于代郡商会地存在,在这些多有利用自家优势经商的士族中,是早有流传地。何况他还明确表示并非“空口无凭”,而是白纸黑字的明文约定呢?

    张昭在旁边看着最先表示同意的十人中,四大家族全在其内,而算最早知道刘晔心意,并且从头至尾细作分析刘晔深层意思的他,对于这个看似让士族吃亏,实际上却是保其利益不失,更有可能会有赢余的“合同计划”也是最早知晓细节的。

    故而见到首先同意的往往是大家族代表后,顿时心中颇有些感慨----这些人能够成为一方豪强,正是因为他们眼界高明,能分清形势!

    人很多时候是极容易受到别人影响的,那些中小家族代表在发现大家族中人先后表示同意后,就算他们依旧没弄清楚个中底细,却也知道那些大家族不会平白吃亏,于是也随大流纷纷表示赞成。如此一来,大局已定,剩下不影响大势地零星小家族最终也是完全同意这个分配计划。

    在一年后,当他们发现自己所得完全超过以前时这才完全明白过来,其后反而成为了支持刘晔最坚定的阶层……

    土地所有权地问题,刘晔没有兴趣现在纠缠其上,但现在将土地控制在自己手上,就等于将百姓也掌握到了手中,统筹安排之下,再开垦荒地充分地利用人力资源加强收入。

    这个“合同计划”的最后,得利地不仅有士族,还有能够脱身得到温饱余粮的百姓,而得到最大利益地,却是刘晔!

    得到了比以前更多实惠的士族们,渐渐对于土地只看收入来源,对于百姓只是这一个中转过程,就完全失去了控制力!从此以后,徐州士族们对于刘晔的统治完全处于支持态度,一举而数得。

    治理一地,难处有很多,但能使这一地的百姓、士族全部归心,使他们的利益与自己捆绑在一起,后面所有措施都仅是水到渠成而已。

    刘晔的这个“合同计划”全面施行屯田作法,稍后同样会用于幽州。这算是他为解决与士族间矛盾内患所作出第一个正确举措,以后他还会陆续有新地方案出手,在不断给予士族们丰厚的利益同时。也在渐渐地改变着他们。

    “治大国如烹小鲜”,即将作父亲的刘晔同样也在这个过程中,渐渐完成成为拥有治世之能地改变!

    “报!敌方主将赵云排阵营前挑战!”

    八月四日清晨,纪灵刚刚击鼓升帐,未等众位属将来齐,便闻得此报。

    “敌方此时来到,显然立足未稳,排阵不严,将军请立即出战,末将原为先锋!”

    桥蕤实际位置是副帅。而且他是十足地主战派,但对于纪灵他还是有着几许尊敬的,故而只表明自己态度。==首发==

    “属下以为,现今敌方来攻,显然是有备而来,应当多派探马查知其底细,然后再作计较!”

    见到纪灵望来,陈纪不慌不忙地说出自己意见,既然要作战,显然是先“知己知彼”来得好一些。

    “我军屯于灵壁已有数日。现今敌方已压到营门,若不出战,让士卒不知底细下,岂非会士气大降?”

    桥蕤针锋相对地直斥陈纪道。他对于老资格。武勇又属袁术手下第一地纪灵客气,可对于陈纪却不那么友好。原本便是其认为陈纪此人胆小如鼠,才学亦不见得多强,全靠溜须拍马,以此来赢得袁术重视,这才能够上位。

    “二位所说皆有理,但出兵试探攻击一次即可,从先前得来刘晔与曹cao交战情报看来,其手下兵员不会太多,如今徐州初平。亦不可能完全抽调军力来此。故而这赵云所领部曲应当不多。出战以振士气正合!”

    看着两人的争吵,纪灵顿时觉得再听下去也是无法理出头绪。索性便将自己想法直接说出,作出决定。

    但是他得到的情报并非完全清楚,对于刘晔拥有的但并未在与曹cao对峙时使用的骑兵数目更是未知……

    “将军英明!”

    再怎么争,或者心底再有多少不屑,在主将命令下达后,这话还得如此讲过。

    三通鼓响后,纪灵亲领两万五千大军出战,而留下陈纪和一万一千人马守备营盘,两边排开阵势,只见得一边主将身披精制白银甲,手执九尺亮银枪;一边青铜重甲披身,手中三尖两刃枪,各坐于良马之上相互对望。

    “我军并无相攻之实,汝为何无故来攻?难道刘书扬不怕天下人耻笑么?”

    虽说各自心中有数,但这种争辨还是有必要的,若能说倒对方,必然使己方士气大振,而对方反之。纪灵个中老手,当然是精通其道,丝毫没有兵压他人边境,本就存心不良的羞愧觉悟。

    “笑话!方圆百里之内,又岂有大股盗匪需要彼军来讨?近四万人马屯于边县,且威胁明正言顺代管徐州之吾主,尚言无相攻之实?吾主刘幽州是仁慈之人,若彼军即刻离去,则战事不起,可化干葛。不退则废话少言,直接战阵上见个高低,看你等本事是否与嘴皮和面皮一般厉害!”

    赵云当然不会在这个问题吃亏,反而借机将自己进入别人势力范围事实以“劝彼离去”为由掩饰,让存着别样心思的对方无法回避。

    “汝等大军入境,反而强辞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