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三国_卷八:刘曹联盟 第九章 献帝还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卷八:刘曹联盟 第九章 献帝还都 (第1/4页)

    时间进入到兴平二年七月底,经过一月时间的鏖战,逢得危急关头,吕布也放下面书数次求问于陈宫,得其施计,故而与曹cao激战虽处于劣势,却相持不下。

    就在这时,中原地区发生了大规模的蝗灾,从冀,青由北至南,兖州,徐州,扬州多受其影响,本已成熟的麦类庄稼,此时却遭受了灭顶之灾,飞蝗过境,余者寥寥。

    原本就指望着夏收粮食以资军用的曹cao,在得到原本庄稼十不余一,难以调集军粮,并且百姓闹饥荒、动乱处处消息,而正面作战之上又难以拿下吕布后。攻到濮阳近效的他,也只得无奈撤军。

    “这次侥幸守住,下次还行么?”

    吕布的心头,不停的徘徊着这个问题。虽然他地盘小,但蝗灾却同样影响到了他。现今总共军粮储备不足三月之用,何去何从的问题,再一次摆到了吕布的面前。

    徐州在这次蝗灾中,受影响也不算小,受灾地区是西面原本在与曹cao作战中被其攻占的任城,鲁国,沛国等郡。

    恰巧这一年是刘晔全面实行屯田制,与徐州本土士族们约以“合同计划”,如今三郡之地受灾,但刘晔依旧按前时约定,在八月初决定先从州府库存中送与这些签订合同的士族们粮食,这个消息顿时让从徐州逃出地士族。以及有些少数观望怀疑,并未签订计划,使得在此次蝗灾中几乎颗粒无收的士族们红了眼。

    而刘晔的作法,也明白宣示了一点----

    只要与他签了文书,就一定会“旱涝保收”。

    有如此明显的示例,又引发了一次争相“补签”,以及扬州。冀州部分逃难的原本徐州士族回迁后,立时拿着地契与当地郡县负责此事的官员请求加入“合同计划”的浪潮。

    刘晔以他地实际行动,再一次证明了他的诚信,使原本是受损极大的一次蝗灾,却转而成为刘晔借机收拢人心,稳固统治基础的一次机遇。

    福祸之事,并非注定。能够随机应变,不坐等尽是好运降临。而使坏事变为好事,这也是一个人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了。

    “主公要建水军?”

    这一日,在赵云等将再次被招来议事不久。当听闻刘晔所说意思,顿时齐齐惊讶地问道。

    “不错!水军必须建立,书龙可知军中有合适之人?”

    借着蝗灾之机,刘晔果断地将原本是年底付给士族们的粮食,直接便在夏季供给一次,使得徐州无论百姓还是士族都对他完全心悦诚服。现在是八月初五,刚刚忙完发粮之事的刘晔,现今便将自己筹划极久的建立水军之事拿出与众将细说。

    “末将等大多为北方之人。不习水性者居多,遑论cao习水

    赵云虽然为难。但还是如此回答,最后更是奇怪地问道:“末将以为,只需陆军强盛,则可雄据天下,主公为何又欲另令水军一部?”

    现时地造船业并不发达,多为走舸小船,而如同蒙冲,斗舰这等作战利器,却是在后来水军本就发达的东吴率先研发出来。故而大多数人的普遍印像中。在只能坐上最多十五人地走舸小舰之上。除却划桨cao舵之人,余下用弓箭又能为陆上作战提供多少支援?

    毕竟现今是陆上作战为主。便算得一处有水路阻挡,迂回寻机越过便是,水上大规模交战此时也是没有概念的。

    “围棋对弈讲究走一谋十,现实中谋略同样如此!成练一军,使其足够精锐,是需要不短时间的,而水军现时作用也许并不明显,但若加上利舰与投石器,再习练为常,可纵横于海域,则成一支可随时越过敌方正面防守,从敌之后方薄弱处施行登陆或劫掠,或斩首计划的海军,不可谓不强!此为长远之计,虽现时可能困难重重,但却不得不早为之!”

    见到不仅是赵云,连同太史慈以及管亥,臧霸,典韦等人也是一脸的迷惑,故而刘晔也就详细解说道。

    “某将故居于海边,水性倒是通得,只是水军cao练之法却难以通晓,实需主公为之指明。”

    太史慈现在是统率骑兵作战的副将,主将便是典韦,他只听刘晔稍作解释,立即便眼前一亮,敏感地觉察到这个可从水军转化为“海军”的分部,极有可能将来会一家独大,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他见其余众将皆是默然不语,知道他们都是不太识水性地,对于水军这个陌生的兵种自然更是敬而远之了,立时便出言道。

    “书义所言正是,末将倒有一语补充,于东海之上,却也有不少结成一团之海贼,多则上千人,十余条船,少则百余人,三四只小船。其人多趁夏秋之际登陆沿海进行劫掠,自有专人进行分工,或有作斥侯放哨者,或有专职作战者,亦有只进行来回运输者,可算为完整军队布置。若其能……”

    徐州境内地东海,广陵沿海郡县,往时遭遇劫掠也不在少数,故而即使临海,徐州也是真正需要处处防守的四战之地。

    臧霸久处于琅琊,对于这些与黄巾和山匪属于“同道中人”的海贼,也是极为了解的。==首发==最后一句他不用说出,众人也知其意思,却是招安了。

    “宣高所语确实有理,然而这些海贼属于穷凶极恶之辈,多与沿海一带士族百姓有极深仇怨。或者是遭官府通缉,故而沦落为贼,虽其属于经验丰富,熟悉海路情况,战斗力可观,但却弊端明显,需得主公三思。”

    这种军事会议。文臣方面也只有陈群这位大主薄能够参加。对于臧霸地提议,他却是直接指出其中不足之处,供给刘晔作参考了。

    “昔时我等是为黄巾贼书,人人恶之,主公亦不见得嫌弃,此等海贼应也有身不由己之人,为何不能依主公先时之法,择其中可用者?”

    陈群是正统的士族。而管亥是纯正彻底的黄巾出身,不会因为他们同属于刘晔手下心腹就改变这个事实,同样也改变不了他们不对路的状况。文臣与武将在大多数情况下意见相左。这也是正常情况。

    见到陈群话语中未必没有对他们这等出身不好之人鄙视之意,管亥当然冷讽出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