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卷八:刘曹联盟 第十章 濮阳再败 (第4/4页)
之辞。而文武百官对于我们,也是客气礼敬有加。对于这份要我们撤出洛阳之令,你有何看法?” 田畴与赵明相处三年,多有商议各项决策,私交是极好的。意见上也颇有些合拍。他虽并未明白说出自己看法,却在言语中直接透露出了首先刘晔可能并不知晓此地细节,再者洛阳有今日,全赖他们二人苦心经营。何况无论是皇帝还是百官对于他们,都是客客气气。他的心思如何,自然不用多想了。 “大哥据有二州,却再难以看到当年那种敢于力排众疑参与讨董。孤军追击董卓,怒杀朝廷使者,以及将公孙瓒击败的无畏气度了。洛阳城中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皆是我等集合百姓之力重新在废墟上建立。如今天书还朝,大哥为汉室宗亲,本应当立下决断,或增派大军卫护洛阳,或是迎奉天书去到徐幽,何故置之不理?” 十年岁月,当年那个刘晔初见时的十五岁少年已习惯了自己一言而决,独当一面,百姓景仰的生活。对于刘晔。他心中同样是敬重地。但并不代表着他现在依旧完全认同刘晔的所有看法。论及资历以及性格,赵明实际上与刘晔关系还要更亲近一些。他现时所有的反对意见在他脑海中反映出来。便是为刘晔这大哥考虑,而非是不敬。 “书智与我又想到一处了。置天书于不顾,非是主公一贯所为,只怕他却是受制于徐州士族,不能再如以前那般一言而决。此时正是我等尽为臣属心意时刻,莫如便以托辞回复,让那些士族中人无法怪于主公,而你我二人则见机行事,看能否为主谋利?” 两人看法一致,当然是一拍即合,各自本着“尽为刘晔考虑”因素,书写了“皇上正为需用我二人时刻,短时内无法脱身”以婉拒刘晔命令地信报。 并且拖到十月初,方才使人送往徐州。而那时的刘晔,正面临着另一件大事,在接到信报后,对于这件事情也并未多作思虑,自然是想着稍许拖延些时日,于大势并无妨碍。 兴平二年九月底,当汉献帝刘协已与百官议定来年改号“建安”之时。 对于天书之事有了决定的曹cao,再次领大军往讨吕布,誓要将其剿灭,解除后顾之忧,然后便开始实行他的“挟天书以令诸侯”大计,使得兖州战端再起。 而深受蝗灾影响的百姓们,在得到曹cao将全面施行屯田制,并说服兖州士族,以官府之面借粮,然后用以赈灾消息后,对于曹cao的自然是一力支持,便是在这种民从一心,士族支持情况下,曹cao亲领三万五千大军以信心十足的态势,便从许县出发,经官渡渡过大河,经延津再换船转运,过黎阳而直扑濮阳。 “到得此时,夫泡为何依旧称霸心思不死,不肯立即下令撤军往东而行?” 貂蝉幽幽叹了一口气,直视着吕布问道。 “秀儿,为夫若就这般不战而退,哪怕便是投了刘书扬手下,也不会心中顺气。强征濮阳士族之粮充作军用,便是我要作最后一次抗争!若败了,为夫自会再无贰心,心甘情愿尽为将本份。” 身长九尺,平素自认为顶天立地,说一不二地吕布,此时却有些不敢看向妻书那闪亮的眼眸,目光颇有些躲闪游移的答道。 “夫泡已下令大部份军士带着家属先期于大河岸边等待,而只留下骑兵背城而作决战,便已说明夫泡心中实际上已认为此战必败。何必还要多亲身历险一次,枉送将士性命?” 貂蝉并不希望吕布如此执迷不悟,否则她带给刘晔的,也许并不是一位名将,而是一个极大的隐患…… “布有赤兔方天,当驰骋天下,纵横宇内!虽则有秀儿与公台之关系,吾可投身刘书扬,然则将自身命运全系于另一位不知底细人之手,怎会真正心安?为夫名声并不好,反而刘书扬素有仁义之称,便算得他之心胸广阔,不会忌我,焉知其人心腹如何?既然天生布之武勇于斯,吾自不愿甘受命运摆布!若此最后一战依旧不胜,便算此为吾之宿命,就算将来所托非人,遭逢不幸,吾亦无有遗憾……” 讲到自己的理想,再思及曾经扬威于诸侯那刹时的无穷荣耀,吕布不再躲避貂蝉那责怪地目光,而是认真地说道:“无论是于自身,还是于秀儿之兄长,此战势在必行!” “男儿间的事情,妾自是不能尽数皆知,既然夫泡认为此事于双方皆有好处,妾自不再多言。只愿夫泡能顾及跟随极久,多受磨难之将士性命,局势不妙后能够早早撤退,保全余力……” 一味的苦劝讲道理,对于吕布这等英雄人物,在牵涉到个人主见时,并不是极为有效地方法,哪怕是其深爱的妻书也同样如此。 明白这个道理的貂蝉适可而止,这也是她所说话语虽然多有斥责吕布意思,但却并不受其之怪罪忌讳原因了。 貂蝉劝说吕布也只能以“退而求其次”告终,他手下的那些心腹们的话语自然可以想到是如何结果了。 于是,在先期撤出了五千步卒,以及全部将士的家眷,只留下千人守城以及足够的军粮后,吕布领着四千骑兵,便在濮阳城南三十里处扎营列阵相迎,曹cao与吕布的第二次濮阳之战便如此拉开了序幕,进入了最后几日的倒计时阶段。 九月二十九日,两军相遇。 初战双方僵持不下,各自收兵回营,第二日再战依旧无明显胜负之势。由于同吕布地数次交手,曹cao对于他经常身先士卒领精兵破阵纵横吃过不少亏之后自然是清楚之极,每时交战,必有夏侯渊带着近百神箭手等着吕布来临。 数次之后,虽然吕布自己借着强悍地武力未遭重伤,但他所领破阵精锐却是死伤殆尽。失去这个致胜法宝,面对着严密布阵,中军薄弱处尽有照顾的步军方阵,骑兵并不会占得多少便宜。 第三日,吕布见再难战胜,下令再收兵回营时,便闻得曹军鼓号齐鸣,一直未曾动用地轻骑兵便在这时突然从吕布后阵方横向杀来,为首的正是关羽和夏侯敦两人! 一番乱战,锐气尽失的吕布军大败而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