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卷八:刘曹联盟 第十三章 张辽之属 (第5/5页)
不无向往。 他并未认吕布为主,也许便是前时吕布也只将他当作一位可以在紧要时任用之将,以及他脑海中所根深蒂固之只投身于真正明主心思了“那文远以为。凭着现实幽徐之实力,吾又需得多少时日,方能成功结束这等乱世,还天下百姓太平?” 刘晔目光灼灼地看着张辽。经过手下心腹们地轮番出动,他已是知晓到张辽不少的性情,对于能否将其收于手下,刘晔倒也怀着极大的期望,只期盼最终结果不会令他失望了。 “……若依现时局势,便算得一切顺利,十年已是最短时机,何知百姓们再经过十年动乱,又还会剩得几许!” 征战之事。并非是实力强就一定能够得胜。也并非只是身为主上明智,就一定能够万事顺利。人力有穷情况下。决定战局的往往非是一人之功,而是诸多因素的影响。 连续征战,在这个年代也绝对是取死之道,每战过后,必须经过一段时间休养补给,如此方能继续成事。 而十年看似极久,若时机不允许,指不定天下大势都不会发生变化!故而张辽地估测算得上是既客观,同样也是极为乐观的想法了。 “其实,晔有把握在十年之内奠定将来必定能扫平天下之稳固基础……” 刘晔轻轻说出的这句话,顿时让张辽眼前一亮,倒也不管什么失礼与否问题,直视着刘晔双目,便欲从这人们“心灵的窗户”中细看他是有夸大成份。 便他看到却是强大地自信,以及一成不变地真诚! “愿闻其详!” 张辽恭敬的施过一礼,肃容摆出洗耳恭听姿势。他本是并州雁门人,受塞外异族,以及黄巾动乱极深,家中亲属也多有在连番劫难中被害。 也正因为如此,他地心中才会早早有了明确地主见,在还未年满二十之际,吕布强势杀死丁原,投靠董卓不可一世,风光无限情况下,依然选择了默默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才能,而不去迎奉主上,认吕布为主。在这点上,张辽是与许多人不同的。 既使他的婚事也是在吕布的主持下进行,他的择明主而仕的想法,却也从未改变过! “或许有人认为晔所言为妄语,但吾却敢料定近年内将会发生之变局,早作谋划下,必然会从中得到些凭藉。这是成事之一,是极为重要的,但也是可遇不可求的。通过充足的情报分析,晔可以料准此事,而第二点却属更为重要地!再好的策略,若不得施行之人才,则都是一片空谈。人才之重要性,晔知之甚详,而乱世之中最重要的更是将帅之武将,佐世之文臣!” “吾谋士有荀文若,田元皓,以及戏志才,陈长文,张子布等人,已算得齐全,常能为吾分忧。但于将帅之才,却是寥寥。现今勉强算得合格的,只有幽州地张翼德,以及现今渐见成熟,敢作敢为的赵子龙。至于太史子义,却属有将帅之潜质,但需时日方能成熟,而其余典韦,臧霸,管亥则由于性格以及见识所限,注定会成就有限,难当将来必须征战四处,独当一面之能!若能再得一二将帅之才,则晔可算十拿九稳之把握!” “比如说,便如文远……” 亲自当家作主的刘晔,当然会明白一位史书上留下名姓的三国英雄,未必便是真正能够在征战天下过程中放心任用,而不多作担心的将领这个道理。对于真正人才的渴望,从来便没有停止过。 此次对于吕布的投诚,相较而言,他真正的心思,却正是放在张辽这位若得重用,成就必定会强于吕布这帅才身上。以这等看法,相较于吕布,刘晔当然更希望张辽能够归心,哪怕是得不到吕布效忠,他也不会有太多遗憾。 匹夫之勇,而又限于局部作战,与一位精明之极,能够统御全局的帅才,孰轻孰重,真正到了刘晔地位置,不需要考虑便能作出最后地决断! 似乎,刘晔亲自出马,以诚意以及他的志向来招揽人才,从未有过失手。 这次算是挖吕布墙解之事,为了自己理想,他也并不觉得有多过份和不好意思。在真正地利益面前,所闻顾全面子的,那便是真正的庸人而已! “末将先时通过亲自与曹兖州争战数十次,深服其能,又只从传闻以为明公是为只知仁义,心思偏于守成,未有大志之人。两相比较,认为曹兖州可能是为最终能平定天下之人,可亲历亲闻,方才知晓明公之才德,过于天下心思各异之诸侯多矣!” “亡父多教末将知晓节义礼仁,故此吾并未认温侯为主,便是想待一日可仕明主,以自己全力,为平定乱世献绵薄之力。十余日来,明公所委之子龙,子义众将,所为何事,末将也并非不知。能遇明主,便是辽之幸运,为何需作别样姿态故示清高?末将张辽原奉明公为主上,从此再无贰心!拜见主公!” 在郯县城效专门划出用以练兵,并严格保密,不许闲杂人等靠近的中军大帐之中,张辽大礼下拜刘晔,说出了这句让刘晔真正放下心事,大喜不已的话语来。 “文远快快请起!至于奉先之处,稍后吾自与他有所交涉,不需急于一时!能得文远,吾在十年内控制大势把握已有七成!远之才众人皆知,晔亦心中有数,但却依着规矩行事,先委卿为奋威校尉,待合适时机,自然会作提升!而为大事保密,你我关系却同样需得暂时保密,除却心腹之人不能为他人所知,却是有些亏待于文远了。” 刘晔高兴地扶起张辽,这等话语间更是将他心中喜意以及快速清楚头脑,作出合适安排表现了出来。 “能真正为主公解忧,已是末将现时心愿,至于明面如何,主公却不需如此计较,末将心中知晓主公不仅不以吾为降将下属而介意,放心求用更是多为末将考虑之厚意即可!” 对于刘晔是否是明主的问题,张辽早有几日前便通过分析已得出结论,而刘晔又同样是礼贤下士,折节求贤,解了他冒昧相投,难免使人怀疑其忠诚尴尬处境,其后更有妥善安排,自然是心悦诚服,同样感激不已。 在这个多有大变的兴平二年最后时刻,刘晔终于真正从吕布的来投中,得到了最为有用之人----张辽,使得他的实力更强了几分。 在即将进入的建安元年前夕,可谓再让他为自己添了一份安心剂。接下来的,除了天子刘协之事,还有许多大事会等待着刘晔去面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