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二章 成功 (第2/2页)
变一些事情,像王安石,本来在去年十月左右就该回江宁了,却拖到今年才动身,想来一些细节总会与历史有所出入了。考虑一番后,决定把上奏章之事放在二月,就是还按照历史一样发展,也不至早了许久。 司马光叹道:“如此行事,也不知是对是错。” 沈欢正色道:“老师,官家才是大宋真命天子,你忠心为主,不正是合乎其宜之事么!” 司马光点点头,没有说话。 沈欢见司马光同意,心里暗喜,也不再在这个问题上纠缠,想起一事来,觉得该提醒对方,不由说道:“老师,其实亲政只是小事而已,官家亲政之后如何行事,才是关键。” “哦?”司马光开始惊奇了,看沈欢的架势,这个徒弟有一步步为他谋划的趋势。 “老师觉得官家事亲为人怎样?” “至孝。”司马光不假思索地道。 “这才是问题关键,老师,官家还有亲身父亲的!” “你是说……”司马光聪明之至,沈欢才说开头,他便想到了结果,“官家会行追封濮安懿王之举?” 沈欢点点头,肯定会追封的,因为这是英宗一朝闹得最厉害的事了,仁宗无子,把濮王之子英宗要过来继养,这皇帝是个孝顺之人,自己做皇帝了,想给自己的生身父亲一个名份。于是,长达十八个月大宋最离谱的党争开始了!这个苗头还是极具政治远见的司马光在英宗一亲政就看出来的。此时沈欢无耻地把人家的远见给拿了过来,而且原来主人就站在他面前! “倒也有可能!”司马光点点头继续说道,“不过真要名份,追封一个就是了!” “就怕引起争论!”沈欢隐晦地提起,“若是形成党争就麻烦了!” 司马光摇头道:“子贤过忧了,可以想见,若官家亲政,追封之举应该会有的,不过若说党争,太过矣。君子群而不党,如今朝庭,君子居多,当不至于是!” “老师……” “子贤,此事不必过忧!今日有闲,与老夫再讨论一下修史之事吧,老夫觉得上次你提到的那个宗旨很有可为……” 沈欢很无奈地被一说起治史来就滔滔不绝的司马光拉到一边,讨论起治史理论来。他真的很想和司马光再提一下这个追封之事,他认为司马光过于乐观,太相信别人的cao守了。至于党争,沈欢觉得若是要来,止也止不住,可关键他得确保司马光的地位呀,历史上这次濮王之议以宋英宗、韩琦等人为首的一派赢了,失败一方很多被贬到地方去,而司马光就是站在他们对面的。沈欢急得要死,当时司马光还是宰相反对派的第一提议者,其他反对者就是以他的理论为根据的,虽然事后没有贬谪司马光,但胜利后的皇帝对他如何不爽是可想而知的。 不过司马光死脑筋,一时多说也没用,只能期待到时再帮他补救了!沈欢现在已经开始有做救火队员的准备了。 日子转瞬即过。大宋治平元年二月初二,是一个值得在史书上大书特书的日子。因为这一天,世界第一台铅活字印刷机成功问世! “成功了,沈兄弟,我们成功了!”这是周季上门找沈欢时的第一句话,之后拉着他就猛地飞奔印刷作坊。 “成功了,沈公子,真的成功了!”曹老大一脸激动地指着印刷机说道,脸通红像要滴血一般,身体不能自制地颤抖着。 “真的成功了!”沈欢喃喃地说道,抚摩着眼前的印刷机,近一个月的努力,终于把这该死的机器给鼓捣出来了。是个大家伙,长七尺多,宽六尺,高也有四尺左右,一个金属机械,有铁的骨架,也有铅的合板。 这是一场革命,文明的变革,沈欢没有理由不清楚这台印刷机对古代的意义,特别是盛行文治的大宋,它的问世,将使这个文化居古代中国之冠的时代更加沸腾!有了它,沈欢就有了变革这个时代的最有力武器! “苍天在上,最激动人心的时代就要来临了!”沈欢摩挲着这台有着冰冷之感的金属机械,激动不已,热泪快要止不住地流出来。 没有电力,也没有蒸汽机,全靠手工cao作,不过这个应该比十五世纪古登堡发明的那个印刷机要先进得多,毕竟很多方面都经过沈欢这个后世人改造过了。少了雕版的那个刻板阶段,全用活字,速度简直是几百上千倍,省却无数材料,成本便也呈几何数下降。 “曹老大,现在就动手,沈某要看看一天下来从排版到装订成册能印刷多少本。”沈欢打算一试印刷机的功效。 “好叻!”曹老大也跃跃欲试。 《论语》是试验的首选。若用雕版,一部《论语》,从慢慢刻板,到一张张印刷,没有半年时间下来绝对难以完成,价格也不菲,质量差的也需几百文钱,若质量精装,上一贯钱也不是希奇,非平常人可以买得起。 曹老大带出来的工匠也有几个识字的,虽然说要他们作文章很困难,不过若是按字排对,还能顺利完成,曹老大带头,只花了一个时辰即排好几版,吩咐工匠继续排下面的版本,他又吆喝一声,开始启动机器,准备好纸张墨油,开始了令人激动人心的印刷。 “砰砰砰!”金属板块碰撞的声音是大了点,不过那“唰唰唰”纸张出来的声音像一般,敲在众人的心头,令人又激动又紧张…… “很好很好,哈哈!”沈欢得意地大笑,他一整天都呆在印刷作坊,观看了全过程,拿着油香浓郁的新版《论语》,激动得更是难以抑制,虽然纸张清洁度比不上后世印刷,甚至比一些精良的雕版还有所不如,不过这不是问题,随着技术的改进,应该能有所提升。关键是速度,一天下来,竟然能印刷完成两百本《论语》!而且还算上排版时间,加上第一次使用机器,未能熟练的缘故,随着时间的推进,速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奇迹,奇迹!”曹老大一个大老粗热泪盈眶,又哭又笑,之后在沈欢身前跪了下去,“沈公子,受小老儿一拜!” 沈欢吓了一跳,拉他起来:“曹老大,你这是做什么!” 曹老大紧紧地抓住他的肩膀,哆嗦着嘴唇:“沈公子,这是为天下之人跪的,你一定要受!以前印刷一部《论语》前后需半年才成,可你这机器一出,一个月下来就能印上万册!这只是一台机器而已呀,一台……而且成本不过三十文,三十文呀……从此,天下所有的读书人,都能买得起书了。沈公子,天下之人,后世诸人,都将铭记你的功德!” 沈欢沉默了,紧紧地扶着曹老大,也说不出话来。 半晌之后,周季才嚷道:“沈兄弟,机器鼓捣出来了,看来很不错,你说的事是不是该进行,为兄迫不及待地要做富翁了!” 沈欢沉吟一下,道:“不能急,还要等一个人出现才行。” “谁?” “你我都认识的,淮阳郡王赵仲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