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54)重游佛光寺 (第1/2页)
(2013年6月6日星期四) 阴历四月十八(五月二十六日),我游览了佛光寺,观赏了开斋节盛典,但有缺憾之处。 上次游览,佛光寺内部建筑没有记清,万佛殿也没有去,这次又去重游佛光寺以补足缺憾。 阴历四月二十八日(六月六日),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温暖清新。 今天,是佛光寺的最后小节。 早上八点四十六分,我和老公登上了公交车奔赴佛光寺。 我的家,在糖厂地段,是JMS市的西郊。 佛光寺在市区的南部,两者相距甚远,坐1路公交车到佳大二附院下车,倒10路公交车才能到佛光寺。 这两路车,需要一个小时的时间。 在10路车上,人满满的,有一半以上的人,是去佛光寺参加庙会的,多是老人。 我们俩在离佛光寺还有两站地的二二四医院下了车步行,为的是观赏佛光寺的市场。 今天的佛光寺的市场,没有四月十八那天的大,只排到水源山公园的大门外。 佛光寺的所在的胜利路地段,道路是畅通无阻,来来往往的车辆不是很多的。 市场上,还是很热闹,货物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五颜六色,千奇百怪。 买卖还是排成两排,中间有一米宽的过道。 我们从市场的西端一直往东走,一边走一边细细地观看货物,选择可心的物品购买下来。 结果,从西端一直走到东端,也没有我们可心的物品,只买了三张煎饼,一条松紧带,两勺冰糕,一共才花了九元钱。 然后,我们走向了佛光寺的正大门“宝林胜境”。 在大门的左端,有人理发。 我的头发也长了,我就去理发。 到了跟前,一个老头对我说:“这理发是免费,你去理吧。” 老头说完,领我走进理发的人堆里。 理发师也就有七八个,都是年轻人,男的多,女的少,理发的人也只有四五个。 理发师都穿着白上衣,衣服的背上都印着“美容美发摄影学校”几个字,原来,他们都是在校的学生,出来善举。 给我理发的,是个个子很高,身体很棒的男学生,他很认真,理得很细,还时不时地问我的要求,我提出的要求,他都照办。 理完了,我笑笑说:“谢谢,师傅,辛苦了,再见。” 他也笑笑说:“不客气,再见。” 老公细细地看看我的头发,说:“嗯,理得很好。” 回到家的时候,我自己照照穿衣镜,果然是不错,一点儿也不比我家附近的理发师差,况且是分文不取。 过了佛光寺的大门,迎面而立的是一块长方形的浅黄色石壁,上面还带着少许的黑色条纹,石壁的背上刻着《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上次围着一圈青年人摸的石壁,而今天,竟无一人去摸。 过了这石壁,前边有一座拱形白桥,桥很陡,不长。 桥下的右边是水池,池水清澈,水中的红色鲤鱼在自由地翱翔,池中还有一个不大的男性佛像,挺身直立,目视前方,若有所思。 佛像的右侧,有一个小小的水泵,向东南西北两个方向喷水,那水是直射出去。 石壁和水池所在地段,两边是走廊,是长长的走廊。 过了白色的拱桥,前面是一个很大的长扁形的石壁,石壁的朝佛光寺大门那一面,上面雕刻着飞龙,一栏内有两条龙,龙身上下盘跌,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石壁的另一面,也是一栏一栏的画面,每栏内,都雕刻着菩萨像,她们衣袂翩翩,美丽清纯,温文尔雅。 有几个年轻人,跪在石壁前,闭目合掌,默默祈祷。 再往前走,就是佛光寺了,这就是一所房屋,屋顶土黄色,檐牙翘起,屋子上端,古式的雕梁画柱。 佛光寺庙群里所有的殿阁,都是古式的房屋结构。 佛光寺的门两边的柱子上有对联: “暮鼓三遍惊动灵山方外客,晨钟一响唤醒梦中人。” 它的意思大概是赞颂佛教的力量。 在对联左侧,挂着“佳木斯佛教协会”的牌子。 这个地方,可是点题了。 既然佛教有如此大的力量,那谁还不来谒拜?谁还不虔诚地信奉? 走过佛光寺,前面就是烧香处,人烟稀少,不再那么凌乱不堪气味难闻了。 在烧香处的前面,经过一座白色拱桥,便是天王殿了。 天王殿高高地耸立着,庄严肃穆,凛然不可侵犯。 天王殿的殿前,有积德箱,高有两米,黑色的,塔形,往里掷币的人寥寥无几,没有谁投中。 天王殿大门两边有对联: “行也布袋坐也布袋放下布袋何等自在,定之含笑动之含笑开颜含笑相见有缘” “有相无相过去相相相参空方能见性,今生前生未来生生生不昧如得明心”。 这是佛家的谶语,我不得明白,似乎是说放下尘间的重荷,敞开胸怀,求得解脱清闲。 天王殿内有菩萨像和神像。 菩萨像在殿的正中央,它的北面有“三洲感应”四字。 天王殿的右侧,有地藏殿,门锁着无法观赏。 过了天王殿,便是佛光寺的最高殿堂了,也就是上次没有到的万佛殿。 万佛殿前有三道台阶,可以登这三道台阶进入万佛殿,台阶很高,可想而知,万佛殿就更高了。 在台阶的右侧,地上有草坪,都是长方形的。 草坪里,有小小的松树,下面是很矮的绿草。 这种绿草,不是一般的长条形,而是像花的叶子,我以前是看过,忘记了在哪里见过,一般的地方没有。 有几人在草坪前用手扒拉绿草,好像在寻找什么东西。 这种绿草,我不知道它的名字,这里有,显然是人工种植的。 万佛殿门的两边,有三幅对联: “是色是空到来惟有沾花笑,即心即佛放下分明立地成” “空色圆融何有去来之路,人顿息本无生灭之门” “是色是空悟入真如参宇宙,即心即佛睁开慧眼看人间”。 这也是佛家的妙语真言,好像是说,撇开尘缘杂念,净心向佛,方能正确地看待世界。 迈进万佛殿的门,离门两米,有三尊菩萨端坐于莲花之上,她们安详宁静,美丽端庄,慈眉善目。 菩萨像很高大,一色的金黄。 菩萨像下,有几个善男信女在跪拜。 菩萨前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