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80)舞步cao队 (第1/2页)
2013年10月31日星期四 我的家,在佳城西郊的糖厂地段里的楼群中住,已经三年了。 在一年后的某天傍晚,我和老公出去闲逛,这一出去逛,才发现,这地段的傍晚,可是一片沸腾的景象。 楼群前面的友谊路上,车来车往,如穿梭一般的忙碌。 楼群前面的门市,全都是各种生意,房前,满是人,有的吃吃喝喝,有的闲散溜达,有的卖货物,与白天不同的是另一番景象。 在楼群前的马路北侧,有百十来人的队伍在做cao,我和老公好奇地来到了cao队的面前。 这支队伍的前半部,都是身穿一色的白衣裤,后半部,就是各色不同的着装。 再看他们做cao,那些动作,我从来没有见过。 他们的双手和双脚的动作,当然是很协调了,再仔细地看,他们的手脚的动作,既像广播cao又不是广播cao,既像跳舞又不是跳舞,确切地说,是体cao与舞蹈结合的产物。 但是,给我的感觉,给人一种美感,而且,还播放着歌曲。 当时,我不知道这叫什么名字的动作。 到了二○一二年的夏天,我才又和老公出去,这傍晚的时分,楼群前仍然是一番热闹非凡的景象。 我当然还是想起了曾经看见过的似cao似舞的队伍,他们仍然存在,仍然在做。 我对这种似cao非cao,似舞非舞的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也想到队伍里去做。 但是,心里有些踌躇,自己没做过,怕出丑,思想斗争了一番,还是走到队伍的最后,跟着比划。 心里头还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多数动作都能够跟上,有几节复杂一点儿的就跟不上了,主要的是,还没有找到感觉。 做这种运动,不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的口令,而是播放优美动听的歌曲。 在做了一会儿之后,悟出了它的口令,就是这歌曲中的拍节,歌曲的伴奏中,有鲜明的节奏,做cao的人,必须有音乐感,能够听出歌曲节奏的拍节,就是说,会踩“点儿”。 做过了这次之后,我没有再去做。 后来,我才听说,这种亦cao亦舞的运动,终归还是cao,不过,它有舞蹈的风味罢了。 渐渐地听说,这种运动的名字,老百姓叫它“僵尸舞”。 到了二○一三年的四月份,老公提议,参加这个做cao的队伍里。 于是,我和老公正式加入了做cao的队伍。 在做cao之前的序曲中,听出了这种运动的名字是:佳木斯快乐舞步健身cao。 不久,我在电脑上搜索了这种体cao的有关资料,对它有了初步的了解,心里不再是迷雾重重了。 我们参加的这支舞步cao的队伍,我也进行了初步的了解。 在整个佳城,这种舞步cao队,太多了,全省的大小城市,都在做这种cao。 我们的这支舞步cao队,始出现于二○一一年的三月份。 它的创始人是个女士,姓潘,其名不详。 我曾问潘女士:“你为什么要组织做cao?” 潘女士淡然地说:“就是玩儿呗。” 潘女士的这句话,我理解就是,搞体cao活动,锻炼身体。 潘女士,中等身材,五十多岁,她闲居在家,有二女一男。 刚开始的时候,潘女士利用小女儿开超市之便接电,用小型的音响设备播放乐曲,当时,只有六个人。 她们天天傍晚在楼群前做这舞步cao,观看的人越来越多,人们也逐渐地加入了队伍做cao,随后,队伍不断地扩大,不但有女人,还有了男人,老的、少的、中年的,甚至还有了小孩子的加入,就像是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多,队伍扩大到一百多人了。 不久,潘女士的亲家,花了四千多元买了这套高档的音响设备,专门给潘女士组织做舞步cao用。 这高档的音响设备,播放出来的歌曲,那是洪亮而浑厚,非常地好听,人们听到了这样的声音,心里的美感更加强烈,做的兴趣更加浓厚了。 起初,那就是潘女士一人组织,她每天到了做cao的时候,她就和别人把这高档的音响设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