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感小集_(290)母子之隙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90)母子之隙 (第1/2页)

    (2013年12月17日)

    从今年的三月份开始,每到周一晚上六点,我都去东屋邻家参加《圣经》的学习。

    这是个基督教的敬拜学习小组,有六个人:东屋的张姐,七十三岁;马淑珍大姐,七十七岁;杨桂琴,五十多岁;孙丽敏,五十多岁;李桂杰,六十七岁,外加我,六十五岁。

    后来,马姐住进了儿子家,那儿子家离我们这儿太远,马姐的儿子不放心,马姐就不来了。

    最近,又来了两个老姊妹,也都是五六十岁的了,我不知道她们的名字。

    有天晚上,李桂杰没有按时来到。

    张姐给她打手机,对方没有接听。

    张姐叹了口气,说:“这李桂杰家,也真是够呛,没有她,就得散了。”

    接着,张姐讲起了李桂杰家的状况。

    李桂杰,身材较高,头发已经全白了,但烫着卷儿,虽然那卷儿只在头发的下端。

    她的心酸,没有刻在脸上,也许是在主的教诲下,不以此为念了吧。

    李桂杰的老伴叫周文成,他们有两个儿子。

    大儿子周勤,四十多岁了,至今未娶。

    二儿子周青,三十多岁了,也未曾娶妻。

    李桂杰和周文CD是糖厂的退休工人,每人每月的退休金一千五,两个儿子都没有工作。

    李桂杰和老伴都信基督教。

    周文成现在的状况,是小便失禁,经常尿裤子,而且,他的腿还摔折过,经过医治,虽然大有好转,但走路巴劲,外出时,李桂杰扶着他。

    尽管如此,每到教会敬拜或者传道的时候,周文CD在李桂杰的搀扶下,到教会参加活动。

    基督教的会歌,相当多。只要是聚会,无论是大会还是小组活动,必唱会歌。李桂杰和周文CD唱得好,字正腔圆,悦耳动听。

    周文成,我没有见过,不知其究竟如何。

    但我看李桂杰,她信教笃深虔诚,只要一谈及基督教,她都会滔滔不绝。

    也许,李桂杰cao持着这样一个艰涩的家庭,是信神的力量在支撑着她吧。

    我对此,不是清楚的,但张姐的话已经证明了。

    先前,李桂杰的家,还很和谐,可后来,就不行了。

    李桂杰大儿子三十来岁的时候,处了一个女朋友,叫国花,年纪在二十岁左右。

    这个国花,虽然是平常百姓家的女儿,但可以说是小家碧玉,长得眉清目秀,婀娜多姿。况且,心地善良,性格婉顺,通情达理,勤快能干。

    周勤非常爱自己的女朋友,他憧憬着和国花成婚后的甜蜜生活。

    国花呢,对周勤也是含情脉脉,温柔体贴。

    周勤也是英俊潇洒,男人味十足。国花就把自己一生的幸福寄托在周勤身上了。

    因此,二人处得如漆似胶,甚至形影不离。

    既然周勤和国花已经心心相印,那下一步的程序就是喜结良缘了。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意外的情况发生了。

    周勤的弟弟周青,是个精神病患者。

    周青在前几年,受到了刺激,得了精神分裂症,至于受了什么刺激,家里人也不清楚。

    周青出外打工,突然被人送回来,就精神失常了。

    而到了这个时候,周青的病情突然地加剧了,什么也不明白,整天地大喊大叫,也不认识人,见东西就砸,见人就打,胡言乱语,日夜不得安宁。

    家里几人看着,也难以招架。

    周青如此,李桂杰心里非常地焦虑和不安。

    李桂杰和丈夫周文成商量:“文成,青儿这样,不看不行了,咱们把他送医院去住吧。”

    周文成也很上火,也就同意了妻子的话,说:“那就去吧。”

    第二天,全家人把周青送到了精神病院。

    大夫一见周青张牙舞爪的样子,明白病的不轻,当即留他住院治疗。

    几天之后,周青的病情,略有好转,安静些了。

    周文成想让儿子出院,因为,就几天功夫,花去了好些钱。

    家里是有点儿积蓄,但那是准备给大儿子周勤结婚用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