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302)痛楚的思念 (第2/2页)
在SCZC县卧龙镇举行完认养仪式后,随行记者和提供服务的工作人员下午返回CD,新安化工集团人员下午返赴禧龙工业硅有限责任公司(新安化工集团在阿坝州ZC县映秀镇的投资企业)进行考察、交流。参加活动人员是在5月12日午后不同时间分批分车离开卧龙镇的,在从卧龙返回的途中他们都遭遇了大地震。京浙记者一行8人坐的是小型商务车,较早离开卧龙,他们在车过映秀镇二三公里处发生地震,2个多小时后8人幸运获救。新安化工一行26人乘坐大巴车在距映秀镇约1.5公里处遭遇地震。大巴车SC籍司机逃出,据生还者述,当时有8名新安化工人员逃出车外,其中3人先后被飞石击中遇难,另5人不同程度受伤,后被营救,车内其余18人几乎无生还可能,大巴车已被泥石流掩埋。随后BJ阳光广告公司和CD大熊猫表演队及礼仪小姐一行18人乘坐的依维克中巴车在耿达附近也遭遇地震,依维克中巴车及其人员下落不明。公司高管和JD市领导及ZC县领导14人分乘四辆小车稍后出发,在车队驶过耿达乡政府所在地以后,通过303省道三号桥时遭遇地震,所幸只有蔡连岗一人受伤,其余人员安然无恙。 据有关资料介绍:新安化工公司对这21个遇难者的亲属做了较好的经济补偿,并出资挖出了遇难者遗体,而对被埋没的依维柯上的17名遇难者的家属,新安化工没有一句安慰的话,也没有搭理他们的要求,更没有去挖掘他们亲人的遗体。(《认养熊猫活动中遇地震,死者家属该由谁来安抚?》) 依维柯上十七人,除了阳光公司的四人外,他们的亲属熊筱茵、刘秋成、王泽华、谢华芬、彭建康、周萍、谢阳太、张新周、王亚云、常玲、张元莉、李德君、代小燕,多次与新安化工联系,请求一定的精神与物质的补偿,目的就是要“逝者安息,生者安宁”。 无奈之下,他们给国家高层领导写信哭诉。 《认养熊猫活动中遇地震,死者家属该由谁来安抚?》有下面的话: 周女士说,家属代表曾到ZJ省找过新安化工集团商谈经济补偿之事,但是他们以地震属于不可抗力为由,拒绝承担任何方式的经济赔偿,就连安抚性的经济补偿也不给。 新安化工集团献爱心行动,让我有些感到困惑。可以拿出大批资金搞熊猫认养,也可拿出三千多万巨资捐给灾区,为何不对十七名遇难者家属给予安抚呢?是因为公司经济紧张缺钱吗?肯定不是的。地震属于不可抗力,从法律上来说,也许新安化工集团没有赔偿之责。但是,死者毕竟是为了参加公司活动遇地震而亡,如果不搞这样的表面文章和花样活动,这十七名大学生和演职人员会死吗?抛开法律责任之争,仅从道义上来讲,新安化工集团也该给家属进行安抚。三千多万元捐给灾区是必要的,但切莫忘了对十七名遇难者家属进行安抚。 前面说过,新安化工对新安化工参加认养奥运大熊猫仪式遇难者,有了补偿和对遇难者遗体的挖掘,但在《记5.12地震后新安化工赴川未归员工及其家属的悲惨遭遇》中,却没有如是说。笔者无法解释这个矛盾的说法。 新安化工遇难的二十一人的家属,多次地到新安化工公司,公司有三条承诺,表示要让死者安息,亲人得到安慰: 一、公司留守SC的领导与SC子公司人员会密切关注映秀到卧龙的公路修复情况,一旦修复到大巴车事发地就要求施工部队和地方政府帮助找到大巴车和遇难者。 二、再则,等取消军事管制后,公司组织机械设备进行挖掘,找到大巴车和遇难者。 三、在事发地建立纪念碑。 后来,公司对家属,就是不予理睬,否定家属的三项要求(成立搜寻小组、悬赏发动寻找、搜寻结果媒体公布),再后来,公司就是软威胁,硬压制,步步为营。 遇难者家属唯一的要求就是:找到大巴车(已经确认被巨大的泥石流冲入河中并完全被掩埋)和车里的那些亲人(无生还希望)。 ……… 归纳一点,这次因参加认养奥运大熊猫仪式而遭遇汶川大地震的要点是: 被山体滑坡深埋的依维柯十七人全部遇难,被巨大的泥石流冲入河中完全掩埋的大巴车二十一人遇难,乘坐四辆车的十四位领导幸免生还,先前半小时的记者车八人生还。 认养大熊猫遇难三十八人!三十八条鲜活的人命不如两只人类的宠物珍贵!有诗为证:“熊猫有养人遭难,汶川地震车被吞”! 但是,人间自有真情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党和政府以及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们都热切地关注这一重大伤亡事件,各级政府组织人力物力积极地搜救,全国人民以及世界上的善良人们,都声援和支助。 汶川地震歌曲《生死不离》在那一个极其严峻的时刻,最能表达各方人们的心声和牵挂: 生死不离, 你的梦落在哪里; 我看不到你, 你却牵挂在我心里; 无论你在哪里, 我都要找到你; 血脉能创造奇迹, 双手筑成你回家的路基。 当那惨绝人寰的一幕过后,全国人民都沉痛地悼念汶川大地震千千万万个遇难者,为他们祈祷,新浪网上的作者归雁在二○○八年五月十八日,为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致哀,写了一首诗歌《今夜,我为你点亮红烛》: 再也赶不上你离去的步履 祈祷的心在流血 今夜,在你黑暗的途中 我为你点亮一支红烛 颤动着的光亮 驱散你眼中惊恐的一幕 守护着,那个下午 渴望生的眼神 夜在风中哭泣 落泪的红烛 正http://photo.blog.sina/showpic.html-blogid=49b3fde601009vek&url=http://s7.sinaimg/orignal/49b3fde644d7f1146dc36照亮天国的每一个角落 暖和着你安睡的魂灵 读之,真是令人声泪俱下…… 汶川大地震一年之后,据说,有人在网上看到一则消息:在SC某地发现了一辆大巴车,车里的情景,惨不忍睹…… 儿呀,这百年不遇的汶川大地震,至今已过六载,虽然时过境迁,但这惨绝人寰的一幕,人们怎么能忘记?尤其是在这次特大地震中失去亲人的家属,更是没齿不忘,且依然是痛彻心扉,你妈我,就是这千千万万个中的一个啊! 儿啊,我时时刻刻都没有忘记你,甚至在梦里和你频频相见。我在阳间是看不到你了,欣喜的是,我在梦境里看到你,这就是mama我的最大的幸福。想见你了,只有去做梦! 儿啊,你的离去,我不敢往深了想,那样,我会心如刀搅,不能自拔,只好不求甚解。不管怎么样,只要想起你,就是痛楚。 你们单位那次去SC的五个人,只有陆琳一个人回来了,她坐的记者车,也遭遇了地震,只是侧翻,是当地的SC人救了他们,他们也是九死一生,捡了条命。这是我在她同车的一个杭州陈姓记者写的《噙泪的回忆》里得知的。 陆琳毕竟是活着回到了家,而你们四人却永远地留在了SC的大山坳里……活蹦乱跳的你们,永远地在人间消失了! 儿呀,地震,天灾,不可抗力,无可奈何,你却遭遇了,悲催呀! 儿啊,你好好地安息吧,不要惦记我,我永远地思念你! 思念——痛楚——思念不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