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9章试探 (第1/2页)
第119章试探 大嫂的一番言辞,震惊了凌青菀和她母亲。她如此大才,前世难道没什么成就吗? 凌青桐提及前世,将来稍微有出息的人,他都会告诉凌青菀,没有道理不提大嫂的? 在凌青桐看来,大嫂就是个平凡妇人。 凌青菀想到这里,起身去找到了弟弟,向他询问大嫂前世的种种。 “大嫂么?”凌青桐有点迷惘,想了半晌,“她挺好的啊。我一小叔子,不常往她跟前凑啊,对她不甚了解。” “她没有经商吗?”凌青菀问他。 凌青桐摇摇头,道:“没听说过。不过,前世今年没有旱灾,更没有安平门叛乱。大嫂嫁过来之后,咱们家过得宽裕很多。” 年代太久了,一些不重要的事,凌青桐已经都忘记了。 凌青菀提及,他使劲回想,也想起了些。 自从大嫂进门之后,第二年就生了个儿子。 等孩子周岁,母亲就含饴弄孙,把家务交给了大嫂。大嫂打理家务井井有条,他们的日子比从前富裕很多。 凌青桐以为那是大嫂用她的陪嫁贴补家用。 可是,她的陪嫁能贴补那么多年吗? 凌家的富裕,是低调又内敛的,只有自己知道。特别是五年后的灾荒,城里人人缺粮,凌家应该很缺的,他们却安全无虞。 大嫂管家的本事,是蛮厉害的。 “自从大嫂进门之后,我们就不缺钱了。”凌青桐对凌青菀道,“因她陪嫁颇丰,大家都没想过钱怎么来的。二姐你说大嫂擅长经商,如今猜想,只怕是她暗地里做些生意吧?” 贵胄之家,男人多半不擅长打理庶务。 凌青桐也一样。 反正从来没受过穷,有钱花的时候,从来不去想钱到底哪里来的。 “这么说来,大嫂私下里,也会做些小生意,只是怕京里人说三道四,不敢明目张胆。”凌青菀道。 “多半是了。”凌青桐说,“江南等地商贾如林,京里行商的门第也多。但是,功勋贵胄之家,还是保留了几分腐朽气息,瞧不上商户。 大嫂原本出身商户,就有点自卑。到了京里之后,哪怕有大才,也不敢彰显。为了生计,遮遮掩掩背地里做些生意,很有可能。” 凌青菀点点头。 不过,她不觉得大嫂因为害怕,而是没有好的机遇。 做小生意可能被人说三道四,但是成了大的商贾,也会少很多闲言碎语。 “这次祁州陈家大量囤粮,是大嫂的主意。前世,今年并没有灾害。等有了灾害的时候,大嫂身在京城深宅,无法亲自见到自己的父兄,故而不能劝说他们去囤粮。 所以,陈家有钱,却不可能像今世这么有钱。大嫂想有作为,也没有大本钱。”凌青菀心想。 今生却是不同了。 想明白之后,凌青菀想鼓励她大嫂,借势把生意做大。 陈七娘得到了婆婆的首肯,立马着手准备运粮之事。 晚些时候,凌青城从宗学里回来了。 他一到家,先到景氏跟前,把陈七娘的意思,重复了一遍。 “......今年、明年的田租,全部指望不上,咱们要到处借钱度日,我怕娘为难,所以撺掇七娘,厚着脸皮去娘家讨要些粮食来。”凌青城道。 他说罢,景氏和凌青菀都笑了。 凌青城是怕景氏对商人有偏见,把事情都揽到自己身上,免得母亲怪罪七娘。 景氏见儿子这么维护媳妇,心里很高兴。 知道疼媳妇,这个家就和睦。 “你也是为了咱们,娘难道不知好歹?”景氏道,“去忙吧,把事情办得妥善些。” 凌青城见母亲果然没有半分不愿,很高兴起身,和陈七娘谋划去了。 “听媳妇的话。”景氏对凌青菀道,“他甚至喜欢七娘。” “这很好啊。”凌青菀道,“大嫂懂事知礼,不会刻薄咱们的。大哥偏袒她,她只会更满意,对咱们也厚道。” “正是这话。”景氏道,“你哥哥性格像你爹......” 景氏的丈夫,曾经也是这样对她的。 思及此处,既欣慰,又有几分怅然。 到了下午的时候,天更阴了,刮起了狂风。风势烈,吹得窗棂簌簌作响,庭院的虬枝呼啦啦乱响,不时噼啪一声,折断一根。 凌青菀在屋子里做针线。 姨母把安檐的夹棉直裰、裤子、鞋袜、冬天的风氅、棉衣,全部搬了过来,交给凌青菀。 除了亵衣,安檐的初冬、深冬的衣裳鞋袜,都要凌青菀做。 “要不要我帮你?”母亲问她。 凌青菀摇摇头:“我手上比较快,而且不用裁剪,直接逢绣就可以了,要不了多少时日。” 母亲就抿唇笑了。 瞧见这些东西,凌青菀也不觉得多,只是心里颇有几分蜜意。 她以前只给卢珃做过衣裳。 哪怕和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