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102 (第1/2页)
洗不掉1102 有西北风,怎么会开裂。 她伸一指,凑近上嘴唇,说:上火了,扯西北风干吗。一天到晚,就知道抓贼,什么时候关心过我啊。 孙飞侧身,凑上一点,摸她,说:是个女孩,还是男孩。 她弯脖子,依偎在他胸口,说:我肚子饿了。 孙飞松开手,说:那吃饭啊,来,我去端过来。你坐着,别动。 他搬小梯子,爬上去,拨亮吊灯,屋子亮堂了,桌子上的碗都是空的,菜被她倒了。他伸手摸碗,稀饭不冷不热。一般人喝的话,正好,不过,她吃未必正好。稀饭重新加热,泡菜冒出一股酸味,她就好这一口。 端着饭碗的她神情严肃,说:宣讲报告团在这里呆多久? 孙飞闭上眼,伸瓣手指,说:我们算一下不就知道了吗,一场多少人,一天四场,长安府衙门多少单位,一个单位多少人,除一下,结果就算出来了。 她捂嘴巴,翻转手心看看,说:真倒霉。吃饭都困难。哎,衙门这么多单位,人人都听啊。 孙飞点点头,说:那是肯定的。 她撂下饭碗,说:那不急,等我嘴唇好了,再听吧。这二天,也不急于见爸爸啦。 孙飞站起来收拾碗筷,脸上洋溢在春风,说:其实,你想见,都困难。这二天,他们忙的团团转呢。你想不到,爸爸还是台柱子那。 她说:是吗。 孙飞眼眶象有两火把,说:他们团长说的。团长就是那个胖子,胖子也是长安人。胖子离开长安不少年了,一直在临安。 赵深深摇摇头,说:长安这么大,坟头是长安,老街也是长安。坟头和长安相距几十里地呢,他是坟头人吗。 孙飞点点头。 她说:即使是坟头人也未必都认识。何况多年不见。物是人非。我记得,在坟头,有个小胖子,胃大,一次能吃几十个馒头。没有听说他会演戏。 孙飞说:胖子不是演员,是团长。 赵深深说:成员也好,团长也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会演。没有表演基础,恐怕会紧张。爸爸在台上紧张吗? 孙飞端起菜碗离开客厅。 孙大为在台上,有时紧张,有时一点不紧张,事实上,他能够控制情绪,即使不能做到收放自如也心里有数。象喝酒一样。事实上,他没有跑调,即使不在鼓点上也有节奏,该快就快,该慢就慢,有粗有细,象说书一样。事实上,他没有跑题,即使跑也不远,象走亲戚串门。 。 在戏园子,他接受过专门培训,针对他的毛病,进行强力矫正,但是收效甚微。 在李村,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禹迷,从小就听大禹故事的他了解村民,知冷知热。他热爱表演,喜欢哼二句。 之前,喜欢弓弦乐器,自拉自唱。不是没有谱,而是有点随意。即使有点随意也是靠谱的。事实上,他的自拉自唱不是没有谱而是今天的谱不是昨天的谱。他不是不会拉名曲而是不想拉名曲。 今天,说着说着,他脱离秃子二舅抗洪,串门到大禹治水去了。不仅仅说,而且还唱上了。在台上说大禹治水,不算跑题。孙大为玩穿越,也不是头一回。事实上,他沉浸在大禹治水那个年代,不能自拔。他就会这个,不会别的。他,又是说,又是唱的,声情并茂,他已经不是孙大为了,完完全全是一个大禹了,他眼睛射出犀利的光芒。他面不改色心不跳,吐沫星子四溅,渴了,咕咚一下子,咕咚完了接着说,他越说越带劲。李家村的抗洪救灾故事成了大禹治水的故事,分不清是说大禹治水,还是在说孙大为治水。 他的所作所为急坏了坐在前排的胖子,胖子坐不住了,如坐针毡啊。他干瞪眼直跺脚。一点办法没有,只能听天由命。他只能默默为孙大为祈祷,希望他快一点穿越回来,回到秃子二舅抗洪中来。说秃子二舅,扯大禹治水干嘛。说秃子二舅的英雄事迹,扯你孙大为自己干嘛。跑题了,都跑东海去了。 台下,鸦雀无声,听众都张着嘴巴和伸长脖子。似乎挺习惯他的这种表达方式,似乎挺习惯这种穿越来穿越去的玩法。 突然,孙大为戛然而止,不出声了。会场死一般寂静,掉一个针都能够听见。全场的目光聚在一起,齐唰唰的,射到孙大为身上。似乎要把他烤熟。他的眼角渗出泪水,像断了线的一串珍珠。哗,全场爆发掌声,雷鸣般的。有听众情不自禁跳上台去,和他握手,给他献花。 报告会结束,回到招待所,胖子因为受惊而吃不下饭,他撂下筷子,离开餐桌。他瘫坐在椅子上,像一只吃了败仗的公鸡,脸,阴沉沉,像就要下雨的乌云密布的天空。他,耷拉着脑袋,权当旁边没有任何东西存在似的,一声不吭。坐在他旁边的编剧和指导都阴着,三个人都不想打破平衡。 噌,他竖起来,往外走,边走边扭头,说:说秃子二舅的英勇故事,怎么变成大禹治水的故事了。你们怎么搞的?故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