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87 田趣惊澜 (第2/2页)
两种口味,一种是咸的,里面加了‘精’剁过的猪‘rou’、香菇、葱‘花’还有豆干。 另一种是甜的,磨香了的芝麻、‘花’生和几块‘肥’‘rou’,一咬进去,热烫烫的芝麻汁就流了满口都是。 下面托着的剪成了圆形的柚子叶,既可以让清明团子多一阵柚子叶的清香,又方便蒸煮后食用,算是一举两得。 “学柔也是江浙一带的?”卓枫惊喜着,这种清明团子,是浙江温州一带的传统小吃,是用了一种清明时节生长的叫做绵菜的野草,煮烂取汁,‘混’合在糯米粉里制成的,一般是清明时节拜祭先祖用的。 卓枫也是在清除农庄里的野草时,发现了些野草绵菜,想起了小时候在家清明节时的光景,才做了这么一道清明饼,这也是卓枫唯一一道敢和丰兴叫板的拿手点心。 两道菜,就已经让三个吃腻了学校食堂的‘女’学生赞不绝口了。 吃完之后,就是胃口历来很好的张依依都直嚷着吃不动了,可是乡村的夜晚漫长,吃饱了也得消化呀,张依依就怂恿着小鲜继续她们的烤番薯大计。 小鲜拿了把锄头,在农庄里的空地上挖出来了个坑,把偷来的稻草干料现在坑里铺了厚厚的一层,张依依把洗干净了的番薯摆上去了,再铺了层干稻草点火。 火光起来时,小鲜回忆起来上一次烤番薯,是在云腾‘门’的某块仙田里,番薯是烤熟了,可也把云清上人的仙田烧了大半,那一次结果是受了罚。 “想什么呢,别光盯着火光看,小鲜,我看你姑今晚有些不高兴,不是我们不打招呼过来,惹她不高兴了吧?”曾学柔就是曾学柔,就算刚才为了盆河螺一时忘了形,回过头来,还是留神着周遭一人一物的神情举止。 小鲜忙说不会,再探头看看在厨房里洗刷着不吱声的卓枫,又觉得的确不大对劲。 照着姑的‘性’子,见了烤番薯的火光,还不一起出来乐呵。 “小鲜,你们家地里的番薯咋长得那么小?”张依依还是头一回住在农庄上,难得有机会走这么一遭,还不东‘摸’‘摸’西瞅瞅,这不,趁着小鲜她们一不注意,就在地头连根拔起了一棵番薯苗。 “张依依,我怀疑你有多动症,怎么把人家种好了的作物拔出来了,”学柔教训着,要不是天够黑,张依依发誓,她准能见到一张发绿的脸。 “没事,农庄里多的是番薯苗,这玩意很好长的,”小鲜安慰着,随意地瞟了眼番薯,这一瞟就看不过去了。 番薯苗焉了叶,不是缺水,也不是晒干了,就是焉头耷拉着。 卓枫在里面洗好了碗筷,擦了擦手,走了出来。 番薯还丢在稻草垛子里烤着,小鲜三人站在了院子的一个角落里,似乎在议论着什么。 “不要站在院子里,都四月了,郊区蚊子多,快进屋里去,姑帮你们把‘床’都铺好了,”卓枫催促着,让三人进屋里去。 “姑,农庄里的草都是你和姑丈除的吧?”小鲜记得,卓枫以前买菜时,就喜欢挑绿‘色’无农‘药’产品,可是为什么农庄里的番薯苗上,洒了‘药’。 “全都是你姑丈和我一起除的,农庄里的事你就别‘cao’心了,”卓枫偷看了下不远处的番薯地,暗暗叹了一声。 “哦,”小鲜将那株番薯苗藏在了手里,陪着张依依和曾学柔进屋去了。 白菊易在修农庄的房子时,特地修了北方的大炕,当时丰兴找人改建时,泥水师傅说这炕葺得‘挺’好的,拆了怪可惜的,就建议丰兴保留了下来。 这一保留,今晚倒是派上了大用场。 现在是四月天,天气不冷但微凉,一个大炕上躺了三人,不显拥挤,还‘挺’宽敞暖和的。 曾学柔可没睡过这样的大炕,张依依就更是新奇了,前后换了好几个姿势,三人有说有聊,直到了半夜才各自睡着了。 等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天上忽然下起了一场雨,仔细一看,这场雨的规模有点怪,就只有十几亩地的范围,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天空上方,一条白‘色’的蛟龙正在云里穿梭。 也在那个时候,守候在了电话旁好几天的奚丽娟接到了儿子周子昂的一通电话,“子昂,你可是吓死妈了,怎么好几天连个电话都没有。” “妈,我就回国了,不用太担心,”周子昂说完之后,挂上了电话。 “昂,你怎么没和伯母说,我会和你一起回去,”艾莎站在了周子昂的身旁,不满地撅着嘴。 “没必要,我们现在只是普通的合作伙伴关系,仅此而已,”周子昂没再多说,进了机场的安检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