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52章 鼎食 (第1/2页)
在宗祠里,金穗认得了姚家族中大佬们的脸。 晌午饭格外有特色,姚家宗祠前有数个大鼎,鼎里烹煮粥食。等一祭拜祖先的繁琐礼仪走完,恰好时至正午,一个个站得头昏眼花,那几口大鼎里散发出食物的清香。 等煮好之后,金穗便站在一口鼎边掌一把大勺,族中子弟帮忙接碗,碗里各放一只调羹,金穗饿得腹中唱空城计,一边面带僵硬微笑,一边舀粥添进碗里,而姚长雍就对金穗解释这是谁谁谁家的姚某某——女人们一辈子只有两次机会进夫家宗祠,第一次是作为新妇禀告祖宗,第二次是牌位,所以分粥时,其他媳妇得在外面恭恭敬敬地饿肚子,连姚老太太都不例外。 能为姚家族人分粥,据说是姚府主母的殊荣,从这一天起,姚家子弟都认得了金穗的脸,分粥的寓意是,以后他们吃饭,就要靠她和姚长雍了,坑爹的寓意啊! 据说这个钟鸣鼎食的传统是从慕容家继承过来的。 在金穗快要撑不住时,终于给众人分完粥了,整个祠堂大门内只有金穗一个女,连丫鬟都没有,姚长雍亲手给金穗添了碗粥,两人抱着碗到树下吃。金穗尝了尝,粥里面有糜,鼎是铜鼎,也不知道有没有把铜锈洗干净,不过味道还不错,想来因着这个沿袭多年的传统,姚家的糜粥越熬越好吃。 吃完粥,姚家现任老族长宣布姚府四孙媳吃了姚家饭,从此后是姚家人了,又祷告一会儿,这才散了。 金穗从姚家祠堂出来后,晓烟和锦屏赶紧上来扶她,两人看似扶她。其实相当于把她架起来了,到了马车上,金穗方觉得腿软。一个小丫鬟半跪在地上给她揉着小腿。 姚长雍笑眯眯的:辛苦娘子了。 金穗扯了扯嘴角,上下眼皮打架:不辛苦。总得把祖宗伺候舒服了。她后的子才能舒服。 姚长雍朝金穗靠近了些:马车很稳,你在我肩膀上靠一会子吧。 金穗摇了摇头,谁知过了会儿,她眼皮沉重地抬不起来,劳累两天的子吃不消,不自觉地睡着了。姚长雍微微叹口气,在肩膀上垫张素净的软帕子。把金穗的脑袋掰过来靠着,以免衣裳上的金线硌到她的肌肤。 下车时,姚长雍朝小丫鬟使个眼色,小丫鬟精乖地跑去跟姚老太太悄声禀告。姚老太太唇角含笑。眼含宠溺:你们四的年纪小,经不住折腾。又扬声对后的人道:到此散了吧,各自回房歇着去,老大媳妇,你和我来。我有些话和你说。 姚大太太看了眼后面,姚长雍那辆马车没动静,再看姚老太太边有个小丫鬟离开,瞅着面善,细细一想是镜苑的。她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心中又无奈,又有些生气,敢她没招惹、没为难金穗,莫名其妙就成了恶婆婆?不就是哼了一声么? 兀自气了一通,到底上前扶了姚老太太回荣禄堂。 金穗睡到半下午时才醒,小丫鬟们打水的打水,拧毛巾的拧毛巾,金穗洗漱完,锦屏给金穗戴上那副高绿翡翠镯子,这一通打扮下来,又换了宝蓝色的裙子,高贵冷艳,比上午那红色的礼服要显得有距离感。 四爷在正堂里等四,镜苑和镜明院的仆妇管事们恭候四,给四请安。银屏蹲说道。 金穗对着镜子微微笑了笑,发现自己的脸的确不适合这种冷艳,好像戴了面具一般,多看几眼,也就看顺眼了,总归镜子里的人是自己,遂敛了脸上的笑意道:嗯,我省得了,起吧。 晓烟给金穗描眉,眉梢斜飞入鬓,冷艳里便增添了凌厉感。 金穗起,扶着晓烟到了正堂。 姚长雍坐在主位上,听到动静,自然地扭头过来,这一看之下微微愣怔,暗暗惊叹,化妆果真是一门神奇的艺术,一张脸居然能百变如此,叹归叹,眼里却赞赏地看着金穗,甚至主动起扶金穗过来。 底下的人见四爷平心静气地喝茶等四,还不许丫鬟去叫,等四自然醒来。而四来了,四爷甚至主动起相迎。这礼遇,果真如府中传言,四爷是很中意四的。 金穗先朝姚长雍福个礼,姚长雍给面子,她也不能打姚长雍的脸。夫妻二人相敬如宾地分主次站在正堂上。 姚长雍先看了眼金穗,金穗点头,姚长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