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71章 乐极生悲 (第1/2页)
第471章乐极生悲 在姚府上下得知消息后的第二,姚太后的懿旨就到了。那宣旨的礼部官员,口中念着懿旨,越念越不对劲,念完后,索赏钱也不要,马上打道回府。这是他这辈子宣过的最不靠谱的懿旨。 姚太后的懿旨一下,举朝皆知,朝臣都认为,姚太后和姚府不对付,正在想法子整治姚家。慕容王妃三天两头到姚太后宫中要说法,姚太后不胜其扰,搬了傅池那说辞。 姚太后的目的一是为姚老太太分忧,辖制黄氏那个携恩图报的狐媚子,二是她私心希望这次指婚,傅柳梢能让姚府和傅家罢手言和。 绥平帝无语又无奈。 慕容王妃冷笑连连,人家都欺负到头上来了,她再无动于衷,还以为慕容家跟姚家斩断了关系呢,当即联合其他在京王妃,以皇后血统不够尊贵,无法管理六宫为由,硬是让摄政王妃的亲外甥女叶皇贵妃协理六宫。慕容王妃列举的第一个例子,便是史露华史淑妃小产。事关皇家子嗣,皇后是第一个受到斥责的,叶皇贵妃名为协理,实则掌控了六宫实权。 叶皇贵妃是摄政王一党的人,姚太后气愤慕容王妃不识相、不明白她心意的同时,暗暗心惊,她的地位全是因着儿子的皇位,若是绥平帝被摄政王赶下台,那她岂不是保不住太后的尊位? 因此,姚太后迁怒到史淑妃上。史淑妃小产了不说,一夜之间失宠,树倒猢狲散,往巴结的恨不得多踩几脚,哪里会再帮她争宠。绥平帝忙着跟摄政王斗法,没空去后/宫雨露均沾。因此,史淑妃没少听酸言冷语,像以前挤兑别人那般,处处被挤兑。眼瞅着就渐消瘦下去。 等绥平帝发现后院起火时已经晚了,找个由头把姚太后边的太监宫女们以御前失仪的罪名打了板子,换了一茬人,这才罢,谁让那些太监宫女在姚太后发旨前不禀告他呢?从此,越发少去后/宫,心中对九王却越发忌惮,这个皇位坐着真是憋屈死个人! 且不说,皇宫里一个血统不够高贵的皇后,和一个名不正言不顺的叶皇贵妃闹得鸡飞狗跳。单说姚府因为懿旨气得跳脚的大有人在。好在有祝叶青先一步传回消息。好歹大家有了心理准备。 传旨官员离开后,姚家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落在金穗上。 金穗干巴巴地扯了扯唇角,似无所谓道:老太太,太后娘娘旨意里。婚期定在六月,孙媳这些子实在抽不出空来准备,老太太看…… 姚长雍并肩和金穗站在一起,目光温柔而鼓励,金穗冲他一笑,表示对他有信心。 就是个妾,便是太后赐的,那也改变不了是个妾的事实。太后娘娘隆恩,吉已定。便派个小轿直接从伯京抬回来便是。大办倒不必了。太后生喜简,这酒席便俭省了吧,多给义棚送去些馒头便是。姚老太太见小夫妻二人没被懿旨影响,嘴角翘起,家和万事兴。姚太后这辈子大概都不会明白家是什么意思。 所以,她才赐个搅家精来。 其他人见姚老太太和当事人金穗平平静静的,心知镜苑和荣禄堂私底下达成一致,自有应对之法。本是大房的喜事,却没人不识趣地上前道喜,各个神色淡淡地散了。 姚三太太别有深意地看了眼金穗,扭着小手绢走开。 姚二太太捻了捻佛珠,在津二孙氏和源三甄氏的搀扶下离开,从接到懿旨到宣完旨,眉梢都没抬一下,已然超然物外。 姚大太太是最后离开的,金穗多个眼中钉,她则多个中刺,悄然抚上心口,一丝丝疼痛从心脏传到四肢百骸,眼中闪过一道狠辣的光。她可不是软柿子,任由人揉捏!傅池真真欺人太甚,她这一生都毁在了傅池的手里。 接到懿旨后,金穗自然心里不舒服,姚长雍心中惭愧,晚上竟然亲自端了盆水要给金穗洗脚。 金穗唬了一跳,惊道:长雍,你干什么?传出去,可有不少人等着看你笑话哪! 姚长雍严肃正经的脸上溢出一丝笑意:这院子里只我们两个人,谁敢传出去?便是传出去又怎么样?旁人只会羡慕你才是。 金穗切了一声,缩回自己的脚,怎么也不肯让姚长雍洗,两人虽然睡在一张上,但是从来没发生过实质的事,顶多就是亲吻,她现在还做不到让姚长雍给她洗脚这种极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