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三章 危机来袭 (第1/2页)
在战乱时期,受苦受难的终究还是底下的民众,蔓延的战火无差别覆盖下来,让很多人失去了家园,穷困潦倒,颠沛流离是他们最为真实的写照。 只是底层的平民对修行者来说,是可以被忽略的‘蝼蚁’,修行者在世俗间,高高在上,不染尘埃。 平民百姓对修行者只能仰望,而大多数修行者一生之中,都不会与平民百姓有所接触。 说实话,这还真是凌寒第一次与平民百姓接触,玄武城的东西南北四大区,平民是无法进去的。 凌寒的这个道馆,说是在玄武东区,实则是在东区边缘,临近山区,也就是说,那些平民百姓是生活在山区。 他们的房屋依山而建,过着很艰辛的生活,凌寒亲眼看到,山区中的很多人,根本吃不到rou食,只能以山地中的野菜树根充饥。 若在以往,有些本事的壮年还能出去打些野味,但现在外面全是妖兽,他们出去反而是给妖兽当食物。 山区中只有那些年轻力壮的人,才有机会去道馆打杂,维持生计。 “这才是真正的入世修行吧。”凌寒看着山区内破旧的房屋,喃喃自语。 凌寒的道馆介于在玄武东区和山区之间,这座道馆破破烂烂,根本没有人愿意要这道馆,凌寒根本没有想到,那些人会给自己分配最差劲的一间道馆。 这肯定是故意的,他觉得玄武城的本地道馆,比较排斥传授道法的道馆在这里授业,所以故意刁难。 凌寒笑了笑,既然那些人这么做,他自然要还以颜色,而还击的最简单的办法,便是……踢馆! 但现在他得把自己的道馆重新整顿一番。 道馆周围,杂草丛生,蛛网密布,还有许多垃圾散落一地,环境差到了极点。 这时,山区内的很多人纷纷凑了上来,他们没有想到这间破败的道馆,还会有人入驻进来。 起初他们有些畏首畏尾,不敢上前与凌寒攀谈,后来见他平易近人,没有什么架子,一些身强力壮的壮年自告奋勇,帮助他清理道馆周围的环境。 凌寒摇了摇头,直接一挥手,漫天冰霜散落下来,将杂草,蛛网,灰尘,各种垃圾全部冰封,然后粉碎成冰晶颗粒消融在大地中。 短短片刻,犹如垃圾场的道馆,变得焕然一新,纯净无暇,不染尘埃。 所有平民目瞪口呆,这一幕对他们来说,简直犹如神迹! 平民百姓看着凌寒的眼神更加敬畏,他们不是修行者,就算凌寒的真实年纪只有十六岁,在普通人听过的传说中,那些世外高人都懂得驻颜之术,几百岁的人,看起来和年轻人无异都不奇怪。 所以山区里的人,只当凌寒就是那种世外高人。 敬畏之下,平民们都不敢妄言妄语,很是规矩的站在道馆外边,对于他们而言,能够瞻仰修行者的种种神迹,就非常满足了。 世俗间的凡人,大多都向往着修行者的精彩世界,却不知其中的凶险与黑暗。 尤其是一些孩童,时常憧憬着某一天被世外高人看中,以后得道成仙,纵横逍遥。 山区里的孩子没有大人那么多的忌讳,一个个小家伙眨巴着眼睛,围着凌寒叽叽喳喳起来,都嚷着要跟着他学本事,更有的熊孩子直接跪下磕头,要凌寒收作徒弟。 流派的传承和大门大派不同,没有师徒这一套,天下人想学就学,这才是一种主流。 若是每个人都要拜师,那流派的开创者根本无暇分身,所以将此道布出即可,这就是布道天下,你要学便学,能学多少,就在于修行看个人。 道馆也是一种布道,不过这种方式具有很强的功利性,许多修行者以此牟利,想要入道馆的学徒,要交纳一大笔费用。 尤其是那高等的道馆学府,更是只有豪门世家子弟才能进入。 经过多年的规模发展,平民百姓想要在道馆学习,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他们支付不起庞大的费用。 不过凌寒没有什么功利心,他要布道天下,凝聚大势,日后重归北斗域,复兴日月门。 发扬流派,布道天下,是无私的奉献,让天下每个人可以入道学习,不分贵贱,不谋功利,这才是布道之根本。 所以哪怕是山区的难民,凌寒都不会区别对待,只要有上进心,有诚心,他都会毫不吝啬的教授。 一个流派的传承与发扬,首先是要获得世人的推崇,然后一传十,百传千,千传万……如此方能成为主流。 山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