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 文天祥南逃(四) (第1/2页)
一行人只剩下八个,除了文天祥,只有杜浒、金应、张庆、夏仲、吕武、王青、邹捷,其中两人受伤,由同伴搀扶着前行。 因为怕蒙元精骑用计,或只是暂时离开,他们不敢耽搁,胡乱选择一个方向前行,正急切前行,路边突然窜出人来。 这着实吓了众人一条,待看清只是普通的村民,出来捡柴火而已,方才放心。 这一惊一乍,众人已经成了惊弓之鸟,又如无头苍蝇一般,实在是李挺芝那一下太狠了,搞得众人没了目标。 “请问老乡,高邮在哪个方向”文天祥算是众人中最镇定的,出声问道。 几位老乡疑惑的望着他们,那目光,像是望着贼人一般。 难怪人家如此看他们,因为急切,刚刚他们都拿出了匕首,又因为之前躲避蒙元骑兵,身上多是泥土,模样当然狼狈,说是歹人,不会有人不信。 “我们刚刚受到元兵袭击,请问高邮城在那个方向”文天祥无奈的放轻声音问道。 一群村民这才好了一些,甚至望着他们的目光都充斥着可怜,有认路的立刻上前为文天祥指路,这一路上,他也不知道受了多少庶民的帮助,这亦成为他坚定支持赵昰的改革重大原因之一。 高邮是直面大运河的城市,是扬州宋军的一个重要物资补充据点,因为这个原因,这附近不时有骑兵队出没。 为了不被发现,文天祥一群人必须小心再小心,他们甚至在芦苇中藏匿了整整一夜,直到破晓才进入高邮城。 因为怕这里也被李挺芝下了指令,众人也不报出文天祥的名字,只是杜浒出去找船,终于让他找到一艘小船。 一行人买了干粮,一刻也不愿意多做逗留,上船便走,如此这般,又过了十天左右,辗转来到泰州城。 泰州地处扬州正东方向,前面有扬州死守,它这里倒也安全,虽然战争的阴霾一直存在,可状况比交战区域好的多。 文天祥等人找到一个像样的客栈住了进去,沐浴更衣,饮酒吃饭,好一阵休息才缓和过来。 在宋朝的时候,中国的饮食文化是一个突飞猛进的时代,长江下游的这个区域尤以鱼、鹅、鸭等等最为美味。 猪rou与羊rou也是少不了的,不过作为更重用的牛rou还是很少见的。 文天祥是富户出身,从来吃喝不愁,食不厌精用来形容他是一点不过分的,一路的心惊胆战全部被众人转化成食欲。 路上最忙碌的杜浒一个人吃了三个人的分量,整个桌子上最文雅的,还要输文天祥,其次便是金应了。 吃饱喝足,众人最想干的就是休息,躺下就睡,一觉睡到第二天晌午,浑身都酸乏着,却有着一股说不出的畅快。 到了这里,暂时安全了,可文天祥却并不想安逸的生活下去,在被李挺芝拒绝后,他就已经认定,自己的目标,只有南方的二王了。 虽然跟张世杰有些理念上的不合,但辅佐二王光复赵宋才是正经事,其他都可以放下不管的。 目标明确,众人便知道如何前行了,泰州虽然不小,可通海的大船并不多,想去南边,还是去通州方便,而且此地距离通州亦不远,不会像之前那般颠沛流离。 找到去通州的船,文天祥带着剩余的几个人出发,洒洒然行于江面之上,只两三日,已经不见之前的落魄。 来到通州,这一日已经是三月十五号,这一天,赵昰的船刚过长江口,正向这里驶来。 对此一无所知的文天祥,在通州下了船,并未因为这路途的劳顿而损失半点精神。 到了通州,文天祥不再期盼本地官府对他能有什么帮助了,只是自己找大船去南边,因为人生地不熟,总要有耽搁,便这样缓慢起来。 金应背着文天祥找到知州,把文天祥这一路的遭遇说了一遍,杨思复听了,对文天祥这一路的经历暗自佩服。 因为在大后方,他并未收到李挺芝的信件,而即便收到,因着文天祥要乘船去南方,也不会在此久留,所以他也不会在意。 见了文天祥,未能从他脸上看到一丝苦难留下的痕迹,杨思复佩服的翘起大拇指,说道:“似宋瑞这般历经苦难而不行于色的人,我尚是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