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九章 民生 (第2/2页)
候,一股子蛮横劲头就像从他骨头缝中滋生出来一般,带来的野蛮以及智慧让他自己都赶到害怕。 他是那么能蛊惑人心,他是那么能扭曲意志,而在杀人的时候,从内心中窜出来的煞气让他自己都心惊胆颤。 真应了后世那句:我生起气来自己都害怕。 害怕,是因为他真真实实的掌握这生杀大权,他可以一言兴邦,也可以一言毁国,这大得没边的权利,让他这个不穿内裤的人都忍不住想找一条内裤穿穿。 于是,他找到了一条路,并且想办法开始慢慢的引导这个大宋他最喜欢的人来实现。 革命需要斗士,同时需要流血牺牲,这种不要命的伟大义举,还是由一身正气的文大人来比较好。 “好。” 文天祥一拍坐姿,吓得赵昰差点从椅子上秃噜地上去。 “宋瑞啊,别这么一惊一乍的,我这发呆呢。”赵昰抱怨了一句,文天祥却精神硕硕的望着他。 说起来,此时应该一斤过子夜了,赵昰都困了,文天祥也折腾一大天了,怎么就这么精神呢 “这个民生,这个民生好。”文天祥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形容他,实在是古籍中没这种狭义的民生说法。 “我读左传,其中提到民生在勤,勤则不匮,那时候就觉得不对,我家那农户,很勤劳啊,我家的家生子,也很勤劳啊,可是,农户要向我家借粮,家生子娶妻都没钱,还是我给他的。” “勤劳并不能做到不匮,那是哪里出了问题么而我翻看史册,亦不曾见到哪时的百姓,因为勤劳而无忧的。” 在昏暗的油灯下,文天祥有棱角的面容被光亮印得更显分明,他说话时奋力挥舞的右拳极富感染力,赵昰恍惚间觉得,自己的形象就像小学教科书中插画上那个面对着李大钊的学生。 他不由的回头,想着会不会有特务来抓自己,然后,李大钊通知拍案而起 抛开那些幻想,赵昰点点头,温声道:“宋瑞先生喝茶,喝茶。” “对于宋瑞先生所说的这些,我是极为认同的,无论如何,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这是一个改变,至于下一步怎么样,我也进行了学术上的探讨,但究竟如何,还要一步步前行才知道。” “但是,从民生上来说,封建社会已经是一个极大的进步了,这本书,其实我更希望大家能探讨出来,究竟是怎样的进步,哪一样进步,在推动我们前进,让生活变得越来越好。” 赵昰点点桌子上的册子,说道。 文天祥坐在那,他的眼睛隐藏在黑暗中,火光只能照亮他的侧脸,让人看不清他的目光透漏着怎样的思绪。 “不是儒家么” 许久,文天祥在寂静中轻声问道。 赵昰沉默,文化是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但是,那要看怎样的文化,在特定的时期,特定的文化才能推动变革,一层不变的,并不一定是最好的。 赵昰整本书,都没有提儒家思想,更不曾提儒家文化,因为这个命题太大,赵昰不想触碰。 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距今已经快一千四百年了,对于这样一个庞然大物,除了后世太祖一举把它打垮,还有何人能做到 赵昰有自知之明,所以,他不触碰,并且暂时躲避,以后,若是有能力,打烂也罢,变革也罢,若是没能力,忍气吞声也罢,随他而去也罢,总之是光复之后的事情,而那,还很远很远。 就如同今日赵昰给文天祥看这个册子,这个册子,只是一个简单的引子,要做的,只是抛砖引玉。 “宋瑞先生若愿意,可以帮我丰满文字,然后,你我署名一起发表如何”赵昰轻声问道。 文天祥点点头,之前的兴致仿佛都变淡了,他拿起册子揣在怀中,起身便要告辞离开,突然又问道:“不知陛下是准备大肆发表,还是先给有限的人看” “先在军中发表,然后在向外传播。”赵昰并未隐瞒,这是他内心的想法,只有军队接受的,他才愿意接受,如果军队都不能接受他的这些思想,那扔出去才是找死。 枪杆子里出政权,伟人早就说的明明白白。 文天祥点点头,对赵昰这个安排非常认同,自从被蒙元俘虏后,他已然意识到军事力量的重要性,本来这次回南边,无论如何也是要领兵的,可如今想想怀中的册子,却觉得自己又了更重要的事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