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五十一章 时来天地皆同力,挖墙脚 (第1/2页)
司行方、陈箍桶两人一下怔住了,看来梁山军是真的只许他们举旗造反,却不许我们明教扯旗造反啊。,。 而且林冲虽然没有明说,但言下之意却说得明白,一旦明教举事,造成东南动‘乱’,许多无辜百姓惨死,梁山军不但不会成为盟友,还会帮助朝廷剿灭自己。 司行方是个粗人,觉得谈崩了,再留在这里也没意思,当即就想起身告辞。 陈箍桶赶忙拍了拍他的手示意稍安勿躁,转而又望向林冲道:“林军主不希望我们举旗造反,理由在下已经听明白了,回去之后自会如实禀告方教主及教中兄弟。 不知林军主可还有甚么指教我们的?再者我们若是不举旗造反,又该如何做才好呢?” “昏君赵佶已答应停了‘花’石纲,你们只要不举旗造反,做甚么都好。” 林冲淡淡的道,他一直留意两人的表情,眼见陈箍桶还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没有半点愤懑不快流‘露’出来,不禁对他越发的欣赏起来。 再联想起原本的历史时空这人的表现,当初方腊起义军攻下杭州后,陈箍桶就认为谨守江南是不智之举,建议方腊应该先占徽州、睦州后实行亲民之举,收拢人心,树立军威,然后直取京城。如不能建立统一政权,那就列土封疆。 因为情报的局限‘性’,陈箍桶不知道北面‘女’真已经崛起,也不知道西军已经集结起来准备北伐辽国,在这种情况下陈箍桶这个建议无疑是很有战略眼光的。 因为大宋禁军早已废弛不堪,几十万起义军一鼓作气打到汴京城下,还真有可能像唐末黄巢起义攻破长安那样攻破汴京城,然后挟天子以令诸侯,形成割据势力。 同样在那个历史时空,太学生吕将也加入了方腊起义军,他的主张则是先夺取没有重兵把守的金陵,扼守长江,然后趁势夺取东南州县。 两人建议无疑都是相对正确的,只不过吕将更现实一些,陈箍桶更冒险一些。 只可惜方腊的眼光实在太过短浅,一心只盯着浙·江南部州县,因为当时这些地方有很多人响应起义,方腊害怕这些地方会被其他义军首领占去,到时候这些人会不听自己的。 同时方腊也觉得朝廷行政效率极低,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派出重兵来援,于是固执己见的让起义军主力大军南下,而在独挡要冲的北面,只派了方七佛的一支偏师。 结果没想到官军来的这么快,起义军顿时就陷入极大的被动当中,最后很快就覆灭了。 这自然有起义军战斗力不行,方腊战略眼光不行,目光短浅的原因,但同时也反衬出陈箍桶、吕将的战略,和政治军事眼光非同一般。 特别是陈箍桶,从他名字就知道他只是箍桶匠,底层的手艺人,能有这样的眼光和魄力,实属难能可贵。 眼见陈箍桶一副虚心请教的样子,林冲当下也毫不客气道:“陈军师真的要听?” “还请林军主不吝赐教。” 这家伙说话文绉绉的,莫不是还读过几年书?林冲心里猜测着,目光迎向两人,却是突然道:“林某说话一向直来直去,只怕说出来两位会不高兴,陈军师倒是能沉得住气的人,只是司法王却是暴躁的,若陈军师当真要听,我便只讲给陈军师一人听。” 两人一下怔住,司行方看上去很恼怒,但陈箍桶再次安抚住了他,于是林冲唤尉迟斌进来,带司行方到外面去参观一番,帐内就剩下林冲、陈箍桶两人。 林冲缓缓说道:“前面也说了,‘女’真起兵造反一年时间不到,就取得护步达冈之战二万破七十万的大捷,并且打下近乎整个辽东大大的地盘。 我梁山军造反如今也将将一年,做的其实一点也不比‘女’真差。 现今我梁山军兵力已达十七万以上,且我们还以少胜多大败过‘女’真‘精’锐。 如今大宋西军被西贼牢牢拖住,大宋其他禁军俱都废弛不堪,正如前面所说,其实我梁山军根本不需与任何人结盟,就能在两年内把大宋所有军州府挨个打一遍。 可是我们却没有这么做,甚至在打下汴京陈桥‘门’后还立刻就撤军,陈军师可知我们为何要这么做么?” 陈箍桶悚然动容,沉思良久,这才道:“林军主不想在‘女’真消灭前,与大宋打个两败俱伤,让‘女’真白白捡便宜? 以在下看来,这时西军虽被西贼拖住,可一旦到那个时候,朝廷也一定会调西军前来勤王,哪怕放弃西北也在所不惜!到时候势必天下大‘乱’,百姓生灵涂炭……” 林冲点头赞赏,却是突然问道:“陈兄弟,看你说话莫不是读过两年书?你不是个箍桶匠么?” 陈箍桶不禁苦笑道:“在下确实是个箍桶的,不过小时候也确实读过几年县学,略识得几个字。” 林冲点点头,宋朝纵然有千般不好万般不是,在文风鼎盛,注重教育上这一点上做得还是非常不错的。 所谓县学,也就是宋朝官办学校的最低一级,由官府拨款和划给学田给予经济支持,乃是宋朝兴推行教化和培养人才的重要机构。 一般来说,只要经济条件还过得去的人家,都会把孩子送去念两天书。 同时这也是宋朝得人心,并且文人士大夫得以掌握话语权,牢牢压制武人一个重要原因。 林冲笑着道:“陈兄弟说的不错,不过却只说对了一半!” 陈箍桶倒没觉得林冲的称呼有什么不对,只是淡笑道:“在下愚昧,还请林军主教我。” “还一点其实我之前也说了,那就是人心!宋祚未衰,此时人心还在宋朝这边,宋朝纵然做的再不好,对读书人还是好的,而读书人就代表话语权,就代表舆论导向。” 陈箍桶微微皱起眉,大致在想话语权、舆论导向这两个新词汇,随即他眉头微微一挑,示意受教,道:“所以林军主才说就算梁山军把天下军州府都挨个打一遍,但人心未附,到时候只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