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84 扶疏出发找三郎 (第1/2页)
慕扶疏在长公主府当然也是有自己的院子的,就在长公主的“承乾居”旁边,起名“悠然居”。 “承乾居”是杨惟爱自己起的名,慕扶疏无力吐槽。 长公主殿下这是有多执着太子之位啊啊啊! 没错,承乾宫是太zigong室名,杨惟爱之前就是住在承乾宫。 慕扶疏不会去改变长公主殿下的执着,所以在杨惟爱要帮她的居处起名时她谢绝了,自己起了个名字叫悠然居。她一直以来追求的就是悠然而居,可惜总是事与愿违。 同样的慕扶疏觉得自己要是真的是个村姑,那么在这乱世也好不到哪去。刚来的时候要是没有空间,指不定现在是不是和前身一样已经被虐死了,她可是从小娇生惯养的,没有吃过苦头的。 搬进新居后三郎也有了自己的院子,当然不和慕扶疏在一进了。他住在三进院,院名叫闲逸居,这很明显是向慕扶疏靠拢……连起个院名都要求一致,慕扶疏表示很满意。 林氏和阿猪留在了慕家,毕竟那里是他们自己的家。如今她自觉自己还是长公主的奴婢,有事没事总是会请示自己该做些什么。杨惟爱感激她对慕扶疏的养育,声明她现在好歹也是当家主母,只需料理好自己家事就可以,林氏才来得没那么勤,但是针线房的活一点不肯拉下。 慕扶疏敬佩这个时代的人的奴性。如果你和他们说什么人权啊自由啊,估计别人会把你当疯子看。 小说里和下人平起平坐和丫头拜把子的事情果然全是杜撰,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慕扶疏也知道杨惟爱下意识的将自己和林氏隔开。在这一点上她也理解。换了自己也会这么做,她能做的就是对林氏一如既往的尊重。对阿猪也更关心。毕竟这个孩子给了她来到异世的第一个温暖笑容。 天气正常之后大家开始忙起来,战争胶着着。双方都在等,等谁先沉不住气。 因为打仗,杨翁和三郎不在家,端午没有心思过,五月底的时候天气开始热起来。调料厂的酱油和醋的酿造进入旺季,很多新娘子加入进来。 有了新人的加入工场也扩大了,慕扶疏给的工钱很可观,可以自由选择拿钱或者粮食或者布匹等物。 这些在外面过惯了颠沛流离的生活的人丰富一下子到了仙境。有吃有住还有工作,不用担心冻饿疾病。虽然不是所有人都有工作。空闲的人还是会自发去看顾梯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慕扶疏不光有调料厂家具工场,还有纺织厂。接下来慕扶疏还打算开设日用品厂和化妆品加工厂。主要是现在的烧陶技术落后,洗涤用品也没有,澡痘都是奢侈品,叫她情何以堪?再说还有那么多剩余劳动力呢! 就算没有工作,慕扶疏还是要养着他们的。 盐场的开设带走了一批人,剩下的人中有些年纪大的或者身体不大好的,慕扶疏想让他们养蚕。 丝绸的销量还是很好的。而且权贵特别喜欢。江南一带养蚕人很多,也有些逃难到这里来的,慕扶疏知道的就有好几十个。 买人时慕扶疏都要求他们登记自己的特长,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展工作。慕扶疏骨子里还是jianian商。 空间里反正有桑树。她打算移植一些出来。到时候想办法弄些蚕,纺织厂里工具都齐全,人手也有了。织出丝绸来是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情。 杨惟爱对于女儿喜欢经商一事并不反对,反而兴致勃勃的问东问西。一来是自己无聊。二也是知道没钱的难处。 当初她养的是五千多人,现在大娘可是要养一万多呢! 六月初下了几场雨后。芮水河有些涨水,慕扶疏乘机带人修了河道,在河边靠近林家村田地比较多的地方挖了个大蓄水池。万一再干旱也能抵挡一阵。村长感激的不得了,一个劲的夸慕扶疏,一直怪自己太笨,没想到这个办法。 往年要是涨水,最多就是加固堤坝,来不及加固了,就只能眼睁睁看着田地被淹。要是早点想到挖个蓄水池,涝时蓄水旱时取水,岂不是一举两得? 不提村长怎样感激。长公主府却得了个噩耗。 三郎不见了。 原来在徽州对峙的蜀汉联军和齐桓帝的军队一直在僵持,三郎自告奋勇进城打探,结果一去不回。 消息传回来的时候已经是三郎失踪半个月后了。 慕扶疏很着急,但没有着急到思绪紊乱。 首先,三郎很聪明,不会那么简单就被捉,其次,要是三郎被抓,齐桓帝的人不会那么安静,要么把他杀了挂在城门口震慑蜀汉联军,要么就是提要求。 两者皆没有,那就说明三郎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