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86 蛛丝马迹寻线索 (第2/2页)
披帛在隋唐时就开始广泛流行。一般是用银花或金银粉绘花的薄纱罗制作,一端固定在半臂的胸带上,再披搭肩上,旋绕于手臂间。披帛分两种:一种横幅较宽,长度较短,多为已婚妇女所用;另一种长度可达两米以上,多为未婚女子所用。 墙上挂着的应该是未婚女子所用的,因为很长。而吸引慕扶疏的是上面的图案。 这分明就是玫瑰! 这个时代应该是没有玫瑰的。 慕扶疏凑上前,披帛下面站着一个腰似水桶浓妆艳抹的女子。圆脸涂的雪白,眉毛画的又粗又短,血盆大口一张一合简直像个喝人血的女妖怪,慕扶疏看着她不自觉的打了个寒噤。 走进了才听见那女子一脸得意洋洋:“……这花色可着全大隋……呃,全大齐就这一个,我武三娘眼光多利索,一眼就看上了!那娘子还说了,这花样是送给我的,转头就签了协议转让,以后这就是我惜福绣庄的镇店绣样了。她还说只要绣一件披帛给她作为酬劳就成。这不,我这里六个绣娘花了四天三夜功夫终于完成了。要是你们想要也行,可以预定。但花色可不能和这条一样。” 围观的女人立即叽叽喳喳闹起来。武三娘急了,举起手中一叠纸张:“瞧见没,我这里还有别的花样,都是玫瑰花,除了那个式样还有十几个呢!” 慕扶疏一听“玫瑰”就怀疑那个人是三郎。虽然武三娘口口声声说什么“娘子娘子”,三郎扮起女子来可不挺像的么! 慕扶疏再次凑上去看那些图样,纸张很粗糙,花样确实是玫瑰花,而且很像自己描过的那些。 那个娘子几乎可以肯定就是三郎。 那些被披帛惊艳到的女人们都围着武三娘要求预定,不光披帛,也可以做衣裙啊。武三娘大手一挥,方才慕扶疏都没发现的两个小二不知道从哪里走出来,开始一一登记,一个四五十岁的绣娘帮忙量体。 看着武三娘从包围圈中走出来,慕扶疏走上前道:“老板娘,请问哪位送你图纸的娘子什么时候来拿披帛呀?” 武三娘一脸警惕的看着她:“这位小娘子是何意?” 慕扶疏忙道:“这玫瑰花的图案我也见过。”说完有意识的露出手腕上的一个金镯子,上面的雕花就是玫瑰。这是方才她从空间拿出来的。 武三娘的脸色一下子变了:“这……这是那个娘子给我的,我可没有侵权……” 慕扶疏摇头:“这图案本也不是我的,是一个要好的姐妹送我的。这次战乱我们先后远离故土,没想到居然能在徽州城碰到,也许那位娘子正是送我镯子的jiejie。” 本来武三娘以为自己得到的花样子是别人的,大齐虽然建国了,律法还是沿用大隋的,侵权被告的话是很严重的。吃了一吓后才知道是误会一场,放下心道:“那姑娘格子挺高,就是戴着帷帽看不清样貌……” 慕扶疏大喜:“正是正是!我那位jiejie个子比我高一个头。” 武三娘点头:“而且她声音有些沙哑……” “对的,那是她小时候跌入河中受寒,之后嗓子就哑了。”一定是三郎怕别人听出男声故意沙哑着嗓子。 慕扶疏千方百计让武三娘相信卖花样的就是她的“jiejie”,语气哀戚道:“我们从小就是邻居,只是他阿娘是西域人,不被长辈所喜,她自小就生活的很艰难。旱灾开始后她家人就举家迁徙,只剩下她和她阿娘。后来实在过不下去了,她就和她阿娘离开了。我们家是前几天刚到这里的,没想到还能再见到她……” 武三娘叹了口气:“怪不得……那你知道她叫什么名字么?” 慕扶疏不由给武三娘点了个赞!自己的故事都编的这么凄惨了,她居然还这么警惕。 毫不犹豫的继续编:“她们家姓杨,她排行第三……” 就算不对也不怕,完全可以说是他怕被家人寻到故意改姓了。 “正是!”没想到武三娘一拍自己的大肥腿:“那天她说自己叫三娘,我就说我们有缘分,我也是行三啊!” 三郎果然给力,性别都换了,姓还是不换。 “那不知老板娘可否把三娘jiejie的下落告知?”慕扶疏继续可怜兮兮的。 “我也不知道她住哪里啊……”武三娘一脸难色:“不过我们说好,披帛好了就等她来拿,大约三到五天,大约这两天她就要来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