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76 局势 (第1/2页)
至于那个暗中相助的人,其实他心下早就隐隐有些猜测了。笔`¥`痴`¥`中`¥`文 果然第二日一大早,天还未亮,郑瑞便亲自带着人送郑赫去了南山,直至暮色四合时才启程回来。而归心似箭的顾青婉早已经开始收拾物什,准备回京了。 来庄子之前,顾青婉做了最坏的打算,因此把重要的物什装了车带回京里,剩下的便让王府里的管家走一趟。 不比之前的熙攘繁华,此时京中处处透着一股肃杀的氛围。城门的官兵便是寻常的数倍之多,便是瑞王府的马车进程,也足足盘查了一刻钟这才放行。除了郑瑞与顾青婉,瑞王府的所有人都下了马车盘查。 马车进了瑞王府,顾青婉差点就认不出来自己的府邸了。 大门口右边的那座石狮子头缺了半边,西边的角门大概是有人纵了火,门框都熏的有些发黑了。院子里倒还好一些,除了林木植株多少有些损毁之外,却还算不得严重。 这还是王府长史整顿了之后的样子。 听闻顾青婉回来,瑞王府里那些管事嬷嬷们像是找到了主心骨一般,俱是眼巴巴的在二门外候着等顾青婉的传唤。 只传了几个管事嬷嬷进来安抚了一番,顾青婉便交代她们各司其职。正想去查看一下库房,便见福满气喘吁吁的进了院子。迎头行了一礼便道:“见过王妃,宫里打发人来传话,让王妃即刻进宫。” 顾青婉眉心一跳,微微变了脸色:“可打听清楚了传话的是谁?” 福满便笑道:“问过了,说是永延宫里的宋内侍。只是奴婢无意中看了一眼,倒是觉得人群中的一位嬷嬷有些眼熟,仔细想却是原来在靖王府里瞧见过的,似乎是姓杨。” 顾青婉素来知道福满是个机灵的,如今看来却是更甚。 虽然还未行登基大典,可她回来时便听郑瑞提起过。靖王妃甫一回来便入主中宫。如今便是肖皇后了。永延宫是历任中宫所住之处,这次来传话的是靖王府的旧人,想来是肖皇后下的旨。 顾青婉心下渐安,郑瑞半个时辰之前早已经被当今传唤进宫。她拾缀了一番。便也乘车往宫中去了。 经过一场宫变。到处都是肃杀的氛围,便是如顾青婉一般应诏入宫的,也在宫门外被仔细盘查了许久。 顾青婉下了软轿。笔%痴#中¥文b@.e便目不斜视的往里头走,杨嬷嬷这才寻了机会在她耳边说话:“还请王妃见谅,娘娘说,王妃风尘仆仆的赶回来,本不想这般仓促的召您进宫。”她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了,“奈何太后娘娘与公主心系王妃,总是要亲眼见一见才安心。” 原来是太后与惠和长公主要见她,肖皇后怕来者不善,这才私下让人提醒。 顾青婉心下一思索,朝杨嬷嬷笑了笑,随即转头看着前头的路。 她进宫次数不多,且多半是径直去永延宫请安,这一条却明显不是去永延宫的路。 “皇后娘娘与惠和公主如今在太后娘娘的慈安宫里,这条是去慈安宫的路。”杨嬷嬷又在顾青婉耳边小声叮嘱了一句。 顾青婉仍然是目不斜视,一路相安无事进了慈安宫。 还未来得及让人通报,便见殿内迎头走来一人,顾青婉凝神一瞧,便认出这是陈太后身边的掌事姑姑胧月。见到顾青婉,她脸上便多了三分笑意,快步上前虚扶住顾青婉:“可算是把王妃盼来了,太后娘娘和大长公主前段时日一直在念叨着王妃呢。如今外头乱的很,亲眼看到王妃好好的,太后娘娘才能安心呢。” 顾青婉笑了笑,只道谢谢陈太后的关心,便由胧月领着进了内殿。 慈安宫的内殿烧了地龙,掀开帘子便是一阵扑面的热气。顾青婉除了披风,跟着胧月进了暖阁,便见陈皇后端坐在最上头,下首一左一右分别坐着大长公主和肖皇后,却不见一直与陈太后形影不离的婉华郡主。 顾青婉还未行礼,陈太后便笑道:“都是一家子,还这么多礼做什么,赶紧过来让我瞧瞧。” 大长公主便笑着起身扶住顾青婉:“来,到我这儿坐,让母后好好瞧瞧,是缺了斤两还是少了毫毛,整日在我耳边念叨,耳朵都要被念出茧了。” 竟是不由分说便把顾青婉拉到了陈太后身边坐下了。 顾青婉不知陈太后与大长公主打什么机锋,只是含笑谢了陈太后的关心。又听陈太后闲扯了几句,便听惠和长公主道:“话说起来,青婉与五弟还真是运气,若是晚走几日,便出不了城了。也幸好你们走的及时,前几日我路过瑞王府的时候,掀开帘子瞧了一眼,连大门都被烧的不成样子了。” 顾青婉精神一震,便知道重点来了。 果然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