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3章 抵达清泉 (第2/2页)
多长时间,行李都搬上车后,梁大人那边也结束了,上车的上车,上马的上马,大队人马开拔,前往驿馆下榻。 梁俭德这趟过来专为兵部谈生意,没有别的公事,因此到驿馆后,绝大部分的官员在门口就告辞了,知府和海防道督察陪同进去,坐下喝了杯茶也走了,最后留下的只有兵部在清泉府的直属商行怡合行的大掌柜和两名高级管事,梁俭德招待他们一同吃晚饭。 大掌柜和管事穿的都是低级官员的官服,大掌柜的品级与县令同级,手下的高级管事则还要再低一级,但因是兵部直属商行,大掌柜的信却可以直接摆在兵部尚书的案头上。品级低,地位却不低,钱也不少赚,是军火商竞相追逐的对象,地方官员见到他们也得客客气气。 饭桌上,梁俭德二人与大掌柜三人共计五人围桌而坐,把酒言欢,李文芳带着两个小厮在旁边伺候酒席。 刚开始他们聊的还只是当地风俗人情,酒席过半后,话题就渐渐转到了眼下的那笔生意上,现在军火商放出新的风声,要是在这里做不成生意,他们就将军火卖给周边接壤的邻国,清泉府有来自各个国家的商人,另寻一个买家太容易了。 梁俭德眉头都皱起来了,这完全就是威胁了,本国不光海岸线长,陆地边界也长,接壤的国家有十多个,领土边界纠纷人口资源什么的那是家常便饭,这样一批新武器要是卖到关系不太好的邻国,兵部首先就要头疼。 李文芳好奇起来,什么了不得的新式武器,卖家居然这么牛逼哄哄。 说话间酒席散场,众人转移到书房,李文芳捧着茶盘进去上茶,那二位高级管事各拿出一大包公文摆在书案上,同时一个卫兵抱进来一个长匣子,面朝梁俭德在屋当中站定。 大掌柜上前亲手打开匣子,从里面捧出一把火绳枪,轻轻放在书案上的那堆文件上头。 “大人,这就是样枪,表面上看和我们的枪没什么两样,关键在枪膛里,有膛线,使子弹的速度和空中稳定性都大大增强,他们说只要我们买枪,就把削膛机和弹药都卖给我们。”大掌柜言简意赅地把这枪的特别之处讲了出来。 站在门边角落听候吩咐的李文芳看不到枪,但她听到了大掌柜的话,眉毛一挑,开始回忆自己所知道的一切关于老式火枪的知识。 据她那个喜好老式火枪的好友以前告诉她的,膛线的历史很悠久了,但前装滑膛枪要是开膛线成为前装线膛枪的话,就一定要改进子弹,滑膛枪的弹丸比枪管略小即可,但线膛枪的弹丸却必须得和枪管严丝合缝不可,这就使得在装弹时甚至要用锤子把子弹敲进去,这大大影响了线膛枪的装弹速度,使得射击效率还不如滑膛枪,线膛枪虽然有着滑膛线无可比拟的优点,但历史上很长时间不受重视就是这个原因。另一个原因就是拉膛线的成本高昂,直到生产工艺及技术上的改进,有了能批量拉膛线的机器,加上新式子弹的诞生,线膛枪才终于取代了滑膛枪。 李文芳觉得,军火商敢开大价钱也不是没道理的,枪本身不值钱,值钱的地方在削膛机和子弹上。 “兵部的火器师说膛线无用,弄这东西纯属浪费钱,你们试过枪了?对比了?的确是比滑膛枪好?”梁俭德当然要考虑钱花得值不值。 “大人,属下测试过了,新枪配上新子弹,装填速度和发射速度,都要比我们惯用的火枪好,而且射程也提高了,能打更远的目标。我们的工匠说膛线无用,不证明就一定无用啊,大人。”大掌柜叙述道。 梁俭德看看枪,又扫了大掌柜一眼,“所以你的意见是买下这批军火?” “正是,大人,属下们认为既然有了配合线膛枪使用的子弹,滑膛枪可以被摒弃了。属下犹记得,当初线膛枪下马的原因就是子弹不合适,装填速度太慢影响发射,当时若是有人尝试改进子弹,也许今日就是我们给人家卖线膛枪了。”大掌柜说着说着情绪激动起来,连胡子都跟着抖动起来。 “但军火商要价太高,户部不会同意这笔交易。” “大人,属下都觉得看在那么多东西的份上,这个价钱可以接受。” 李文芳默默点头,大掌柜说得没错,值得考虑,就当是付给对方的技术转让费。 梁俭德当然不能光听一面之词,他也要细研究一下所有文件和样品再说。 “好了,你的话我会考虑,这样吧,你们先回去,我看过这些文件再说。” “是,大人,属下告辞。”大掌柜也不据理力争想要当场说服梁俭德,行过礼后,就带着自己的手下走了。 梁俭德唤来两个卫兵,把枪装进匣子拿去他的卧房,又叫李文芳把那两大摞文件分门别类地整理一下,他明日白天再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