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物语_060 夏日记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60 夏日记事 (第1/2页)

    华家的二期工程,是把南墙和东墙大半拆了造房子,比起主屋来,这要简单多了.大门开在南墙的偏东处,大门的东边建造一个小院,养牲畜.大门的西边和东墙处,建一排房屋.北面,西面是相连的直廊,南面,西面开窗,北面,东面是门.因为做墙,临河,所以地基相对高.有过主屋建设的经验,这房子对小林来说是练手了.稍加指点后,他就心领神会了.

    老乐买了两头驴回来,一头是黑驴,一头是青驴.华家的孩子大概第一次才知道驴原来有很多品种.两头驴一是三年半大,另一头是两年半大.梅香很兴奋,她给黑驴起名小黑,那青驴自然是小青了.梅香这次出门,穿的衣裙很受人瞩目.她心里也小小的得意了一把.

    把驴的眼蒙上,让驴转动一个齿轮轴,泵水上了水塔.有了自来水了.抽水马桶也名副其实了.

    织机搬到新房后,梅兰妮并没有马上缂丝,而是把织机稍加改动,花了五天时间,织了一匹粗眼棉纱布.

    用这纱布和棉花DIY卫生棉.并趁此机会对梅香普及生理卫生知识.梅香是又害羞,又好奇.

    然后,将织机再改了回来,装上经丝.让三胞胎在上面画稿.这次是"烛下缝衣":

    一个妇人坐在黄花梨官帽椅上.缝着衣.四方黑漆彩绘莲枝花草桌.上方挂着黑漆描彩纱芯宫灯.桌上放着针线筐和青铜蜡烛台.墙上一幅绿竹画,里面有一只红蝙蝠,寓意‘鸿福将至‘,图的右下方自然少不了两方印.

    窗前一只荷花大缸,盛开的红于白缸荷,里面的还游着一双金鱼.

    美人梳着回心髻,插着一枝镶红宝石如意金簪.两鬓是点翠金钗.身穿豆绿纱衣,里面是提花豆沙色素绸衬衣.天青色的纱裙.坐在烛前,神态安然地缝衣.手里的衣服是红底黄色小团花织锦.

    他们已经搬到了新房里住.因为床没有做好,就把原来睡觉的木榻搬到新房子里.放在不同的卧室里.梅兰妮带两枝梅用了一张.三胞胎用了一张.秦炼和边峰用了一张.这是这么多天来,他们第一次分开睡觉了.开始两夜,梅兰妮睡到半夜还去查夜.后来渐渐地也就习惯了.

    在五月的时候,梅朵隔年种的蚕豆收了下来,没有场地打豆,华家的人花了几天时间用手把它们剥出来,晒干了,得到二十来斤左右的干蚕豆.

    那块地上,梅朵让老乐在那块地上又种了毛豆.梅兰妮笑话她,从不去照料那些豆.梅朵说,这就叫做‘懒人种豆‘.其实,梅朵种豆的目的不是在于产量,而是,在于改造土壤.

    六月的江南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日子.江南的习俗,在这个月要晒霉.经过霉雨的潮湿季节,所有的东西都有潮湿感,在六月的太阳底下晒上半天,就会去掉霉气,所以,家家户户都会在入伏之后,选一天晒衣物.书籍.晒衣物也是有讲究的,丝织品和皮草是不能暴晒的,只能晾在风口里吹.

    华家才成立,没有什么家底,所以晒霉很简单.不过,六月里.梅兰妮还是很忙碌.穿了一冬的棉衣,棉裤,棉背心的拆洗,缝纫是不小的工程.毛线的手套,帽子要拆洗后重新编结.棉被,羽毛褥,羽毛坐垫,靠垫要洗晒.边峰的小弟们恢复收集羽毛活动.所以,每天的要做的事情也是很多的.

    造了新房子,自然要做家俱,首先做的是床.八张床就是个大数目,讨论的时候,做什么样子的床,七嘴八舌地,说什么的都有.结果是:梅兰妮,楚濂做西式单靠床,秦炼做西式双靠床,梅朵做西式的架子床,楚源,齐逸,边峰,加上梅香做中式架子床.床棚都用棕绷的.

    苏州专门有做棕绷的作坊,只要告诉他们尺寸,他们就能做,做好的棕绷放在床架上就行,很方便.用棕绷不经久,过些年,棕绷就会坏,或松塌,所以,修棕绷的匠人们,回走街串巷,手持摇铃吆喝着:"坏的棕绷修伐藤绷修伐"定下了床的式样,也就定下了个人卧室风格.其它家具就好配了.比方说,床头柜,抽屉橱,桌椅等家具.至于用什么木头,大家知道红木类在这个时代也是价值不菲.所以,就选择了楠木,橡木.

    书房里的家具,选用了香樟木,这是为了防虫蛀.这时的纸都是有机物做的,所以很容易被蛀,所以藏书的难题就是保护书籍.

    好在中国大地上,祖祖辈辈对文化的传承有种使命感,即使在秦始皇全国范围焚书的时候,许多的书籍都得以保存了下来.保存图书,积累了大量的丰富经验.中国的祖辈们认为,保存了书籍,就是保存了文化的种子.为了文化的传承,他们还智慧的把书写文和口头文分开了.口语随着岁月流失,千变万化.而书写文几千年来相对不变.这样,只要读了书,二千年来的文章都能读懂.所变的是文体,清朝时还有古文,时文之分,时文是专指当时的八股文.

    口语和书面语分开的好处是,使文化的传承不中断.坏处呢文化的掌握只能是少数人.

    因为他们读的东西和现实生活没有太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