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六章 奇怪的老人 (第2/2页)
要结丹了,自己也认为应该算是个高手了吧!谁知道一晚上就遇到好几个厉害人物,青玄老人当然算是其中一个,就是小灵在他眼中,也是看不透修为的,年纪不会比自己大。一时间觉得天大地大,世间藏龙卧虎,高手不知凡几,原来自己是如此的渺小。那颗骄傲的心顿时有点泄气。 小攸正思考着自己的事,陡然见到东方颓然的脸色,猜到像他这样骄傲的人只有在遇到比自己强的人的时候才有可能出现这种情绪。 于是嫣然一笑,对东方说道:“东方师兄不必妄自菲薄,在同龄人里,你已经是非常的出色了。”眼睛瞟了一下小灵,见到小灵一副不爽的表情,马上一滞,不再出声。 那东方正灰心失望,陡然听得小攸这么一说,心里竟然有点感激,抬起头正看到笑意妍妍的小攸,在雪白的背景下,整个人如此的飘逸灵秀,似精灵般蛊惑人心。 他蓦然想起第一次见她的时候:一身白衣胜雪,风中的水仙般轻灵秀雅。还有心中的那个白衣女孩,三个身影好像要重叠在一起。 突然他想到了万霆钟失落的样子,她与师兄亲密的样子,那热情突然就像被一瓢冷水浇熄,眼中迷惑褪去,变得坚定。脸上恢复了冷漠的神色。 “你说我们现在在浙江杭州,要不要去玩玩!”小攸甩去脑海中杂乱的思绪,回想起了那老人先前的回答。 杭州啊!西湖啊! 口水直流…… “下雪了有什么可看的!”小灵不屑的看着她嘴边可疑的口水,伸出一只手指轻点了下,然后闻了闻,做出一个恶心的动作。 小攸看得面红耳赤,擦擦嘴嘴嗡嗡的说道:“真是可恶……” 东方冷漠的看了他们一眼,不理会他们的打闹,认了一个方向走去。 “东方……”小攸在身后叫了声。 东方仿似未听到,没有一丝停顿。 “东方,我们三人去西湖看看可好。以前看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心里很是羡慕。”小攸跑上前,鼓起勇气盛情邀请,机会难得,她不知道下次还有没有这个胆量。小灵要跟去就跟去,不理他就算了。 “张岱?《湖心亭看雪》?这是什么?”小灵不耻下问。 小攸知道他两千年的知识空缺,给他解释道:“张岱是明朝末年的文学家,明朝灭亡之后他就隐居写书,怀念明朝,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书。” 停了下,见到东方也注意听起来,就接着说:“湖心亭是西湖三岛之一,这里是赏景的好地方。他在《湖心亭看雪》中说‘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有两三粒而已。’实在是拥有高雅之趣的世外高人。” 看到兴致昂扬的小攸,小灵坏坏的一笑:“莫非你也想学那张岱隐居?” 小攸的表情陡然僵硬,半响才点点头:“我既不想脱离亲情,也不想桎梏于教条规范,隐居的话也是可以考虑的,不过我可能也受不了那清冷。” 小灵不料小攸竟然这么认真的回答他的问题,也严肃的品味小攸的答案。 “要脱离凡尘俗世,不桎梏于教条规范谈何容易!”默默不语的东方却突然插了句嘴,声调不复冷漠。 他是东方家的长子,是同城派这一代大师兄,既要顾及家族,又要报答师门。小时候,他是为了东方家族的兴旺,没有同龄孩子的玩乐;长大了,入了同城派,责任更添一筹。他从小就清楚自己的身份,从不敢有所懈怠,他活着的目的也就是发展同城派,保全自己家族。要他不顾及这些,任意逍遥,谈何容易! 三个看起来只有十几岁的少男少女谈论着沧桑而严肃的人生话题,渐行渐远。 最后几人还是到了西湖一游,虽然是白天,和《湖心亭看雪》文中描写的时间不同,不过却也是一片白茫茫,那景物相别不大。遂了心意的小攸才心满意足的回去。 小灵呆在外面的时间到了,找了个借口走了。 小攸怕小慧等人担心,用公用电话报了个平安。 两人决定还是坐火车回去,因为实在是不辨方向。 ………………………………………………………………………………………………………… 大家猜得到那个农人是谁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