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章 京都秘闻 (第1/2页)
第五十章京都秘闻 船行在汜水中央,两岸莺飞草长,稻丰人和,一片丰收在即的景象。 一个年轻‘女’子站在船头,身型窈窕,‘女’子年纪还不足双十,可气质娴雅端庄,素雅的雪青‘色’衣裙随风轻扬。 “船头风大,姑娘略站站就进舱吧。” 谢朝华转过身去,翠儿手里拿着一件披风走过来,给她披在肩上后就站在了谢朝华身旁,看着眼前夕阳西下,岸边炊烟袅袅,树影剪剪,感叹,“这可真像画里一样美啊!” 谢朝华淡淡一笑,“世上看在眼里的美丽景‘色’,大多都只是皮相。” 翠儿脸‘露’‘迷’茫,不解,“姑娘老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过了会儿,她又感叹:“这次回了京都之后,这样的景‘色’就不容易见到了。” 谢朝华不语,前些日子收到谢焕来信,提起他要回京都,而家中提及让谢朝华跟着谢焕一起回去。韩琅文得知此事,说自己正好要往京都方向去,可顺路送谢朝华一段,与谢焕约好在东平会合,省得谢朝华来回奔‘波’。 虽然简装上路,但船夫识人之多,也看出谢朝华他们身份不同,一路上对他们也非常殷切,大小事情,照顾颇为周到。 谢朝华与他随意聊着,“这一带可算是鱼米之乡了吧?” 船夫的脸上浮起忧愁,叹了口气,“以前可真是鱼米之乡啊……” “怎么说?难道现在不是了吗?”谢朝华问。 船夫有些支吾。 谢朝华微笑,“师傅有话尽管直说。” 船夫看了眼谢朝华,过了会儿才说。“去年水灾,又说要跟匈奴打仗。可前些日子南边却先打起来,这日子……”他重重叹了口气。“鱼米之乡也无米下锅了。” 翠儿在一旁惊讶,“朝廷应该有赈灾的粮款啊?” 谢朝华摇头,“听师傅的话就知道了,那朝廷发放的赈灾粮款,怕是不知道喂饱了几只硕鼠。” 船夫摇头苦笑,“多行几日姑娘你就知道这里情况算好的了。”说完对谢朝华一揖,“小的还要催促伙计,告退了。” 谢朝华明白船家不想多说,他肯定觉得与她这样的朱‘门’大户人家说这些毫无意义。 转过头去。看见另一条船上,韩琅文正依在舱‘门’边看着岸边景‘色’,好像在想着什么…… 夜幕降临,船泊码头。 谢朝华从船舱中往外望,只见韩琅文正步上岸,他说是此地正好有他一位故友,既然难道路过去拜访一下。 他刚刚下了船,就见一群衣衫褴褛的乞儿不知打哪里钻了出来,把他围在了中间。 隔着老远谢朝华都可以听听见那些人叨念着。“公子行行好,可怜可怜我们,赏点铜板吃食都可以啊!” 谢朝华见乞儿大都是老弱病残,饿的一个个眼眶凹陷。皮包骨头的样子。 韩琅文立刻取出一把铜钱,分给了这些人。 又回头去船上拿了些干粮,给了一个带着几个小孩子‘妇’人。那‘妇’人感动地要跪下。韩琅文居然不顾脏,硬是把她扶住。 谢朝华叹气。韩琅文他定是想到建水那对母子,于是银子都不敢给。就光给些干粮了。 放下帘子,看见桌上摆着‘精’致的各‘色’点心,一壶刚泡好的雨前龙井散发着淡淡清香,自嘲地笑笑,“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她这辈子到底是为了什么?手不知不觉握住一直挂在‘胸’前的锦袋,有着两辈子经历的她,到底见识还是浅薄了些…… 深夜,岸上灯火已经寥寥。 “朝华……是外公自‘私’,但如今,也只有你可以……” 郗道函哽咽的语声,让谢朝华每每回想起来就觉得有种深刻的不安。 “朝华,你如今身份尴尬,但必要时候只有学会抉择,但外公只想让你牢记一句话:‘性’命最为要紧!” 那是郗道函第一次与她直言利弊,也是最后一次。 她看出了他的无能为力,还有,一种无法看透的悲悯。是因为最后不得不将重担‘交’给自己?还是因为看尽了世事? 谢朝华走出船舱,今夜天上竟然没有半颗星星,夜‘色’沉沉,漆黑如墨。 她紧了紧身上的披风,回京…… 身后有点响动,谢朝华抬头,一道俊逸的身影映入眼,是韩琅文。 他走到谢朝华面前,“我有事情想与你说,可有空?” 自从那天失控在他怀里大哭之后,见面总有些尴尬,不过两人谁也没有开口提及过此事。谢朝华不好奇他有什么话要同自己说,于是点了点头。 周围突然变得非常安静。谢朝华觉得‘胸’口有些闷。 她抬起头看他,却正好触上了他的目光。谢朝华垂下眼,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你想回京都去吗?”过了好久,韩琅文才轻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