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九章 求医 (第1/2页)
第十九章求医 蓟州是坐落在两国边境线上一个比较大的城镇,贸易往来频繁,龙蛇‘混’杂。 等谢朝华到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的傍晚了。 照说蓟州离谢朝华出发之地不算太远,快马大半日就能到,可因为路上积雪,耽搁了不少时间。 找了家城里最好的客栈住了进去,青桐伺候着谢朝华洗漱一番,才刚刚歇息没多久,外出打听消息的亲兵便回来了,“小姐,那张大夫如今暂驻城东的济草堂,每日为百姓义诊。” 谢朝华点点头,然后吩咐道:“青桐,你去把带来的东西整理一下,明早我给张大夫送过去。” “送点东西罢了,小姐何必亲自走一趟,还是青桐去吧。” 谢朝华冲她笑:“忘了翠儿的闭‘门’羹了?可见这张大夫不是一般大夫,还是我亲自去比较妥当。” 次日,外面天气‘阴’沉沉的,看来又要下场大雪的样子。 谢朝华从窗户往外看去,只见沿街两旁店铺屋檐下,有不少衣衫褴褛的流民互相挤在一起取暖。 小二送早饭上来的时候,谢朝华便问他:“这里的知府大人就没有安置这些流民吗?” “夫人您从外地来不知道。”出‘门’在外,‘妇’人装束自然比一个姑娘家方便许多,故而谢朝华特意做‘妇’人打扮。 小二继续说着:“前些日子打仗,接着又是水灾的,时常还有南蛮子过来‘sao’扰。边境上许多百姓流离失所。可上面又有规定,咱们这些边境上的百姓不得随意搬迁。前头一些村庄上的也种不了地了。都往我们蓟州来。人多地方可就这么点,知府大人一时半会儿也安置不下来。” 他说到这里。瞅了瞅房外,压低声音继续说:“再说,这些流民中间还有好些是从楼南那边过来的,指不定是‘jianian’细也未可知,大人估‘摸’着也不好办啊。不过,好在最近有个神医张大夫在免费看病送‘药’的。” 用完早饭,谢朝华叫来亲兵,吩咐道:“拿二十两银子换成散钱,发给那些流民。若有人问起……” “就说是贵人行善。”那亲兵笑道,“小姐放心,小人会保密,不将小姐说出去的。” 收拾一下正准备出‘门’,天空果然开始飘起雪来。 青桐看了看天,问:“要不等雪停了再去?” 谢朝华摇了摇头,“不用,这点雪不要紧的。” 城东济草堂在蓟州很有名的,他们没有‘花’多少工夫便找到了张德芳。更何况一路上还有去求医的流民做指引。 济草堂,普普通通的一座青砖灰瓦的宅子,大‘门’敞开着,可满满的难民已经挤到了大街上。四周的空气有些‘混’浊,难民身上散发出来的异味和‘药’香‘混’合在一起,闻着让人有点不适。 青桐上来扶着谢朝华。“小姐,要不……” 谢朝华知道她想劝她回去。摇了摇头,松开了她的手。 就在这时候。从‘门’里走出来一个青衣童子,一眼看见谢朝华便笑意盈盈地迎了上来,“我家先生一早就说今日会有贵客临‘门’,两位里面请。” 青桐好奇,“你家先生怎么知道我们要来?” “先生一早就听到了报喜鸟叫,便卜了一卦。” 谢朝华在一旁笑笑,没有说话,由他引着往内院走去。 她心思急转,这个张德芳,不简单啊。 济草堂远比在外头看的要大许多。 谢朝华一路跟着那小童,经过三个院子,里面都挤满了生病的灾民,在最后一个院子中,搭着凉棚,里面摆着几个炭盆,榻上躺着十几个病人,几个大夫在其间穿梭忙碌着。 青桐拉了拉谢朝华,在耳边低语:“小姐,这里这么多病人,不干净,你看是不是……” 谢朝华没有说话,这张德芳是故意引她进来看这些灾民惨状,看来这位张神医可见不是一般江湖郎中。 “贵客驾到,张德芳有失远迎了。”温润清朗的嗓音在背后响起。 谢朝华回过身去。 一个看着不过才二十五六岁的男子站在她面前,谢朝华惊讶于这闻名的神医竟然是如此年轻,而且还有着一张颠倒众生的倾国面容,‘精’致无比的五官甚至比‘女’子更加炫目勾魂,白‘玉’般的肌肤,湖蓝‘色’的眸子。 他竟然不是中原人。 张德芳看出谢朝华的震惊,嘴角微扬,刹那间,犹如清晨朝‘露’晶莹剔透,宛如百‘花’齐放熠熠生辉。 谢朝华不由得垂下眼眸,道:“张先生,妾身为求‘药’而来。” “德芳知道,还请小姐移步,里面详谈。”张德芳笑意又添了几分,侧身做了个请的动作。 谢朝华微愣,她没有忽略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