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卷四 终篇 第三章 君臣 (第2/2页)
只是嘛……眼下两国还是交好为上,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最上策。” “那公主的事呢?”韩琅文微微蹙眉。 肖旭笑得狡黠,“朕不是说过一切由爵爷决定吗?相信爵爷一定会处理好的。” 韩琅文语噎,心里有些生气,这位皇帝可是会将难题踢给自己,说了让他自己做主,却又不得得罪楼南国,要让他们知难而退…… “对了,爵爷对于推行新政如何看?适才你也说了,近百年来士族子弟不事生产,而有学识的普通百姓却无法为国效力,先帝早有遗愿想推行新政,奈何当年贾氏当权,推行起来步履维艰,最后不了了之了。” 韩琅文目光坚毅,“臣赞成新政,只是目前并不是最好的时机……” “哦?为什么?”肖旭瞟了韩琅文一眼,淡淡地问道。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化冰之举自点到即止,肖旭能登上王位,靠得是谢家与肖睿,如今刚登大宝,就要拿世族开刀,实在有欠妥当。韩琅文觉得肖旭一定是明白这个道理的,可为何还要明知故问,是想试探一下自己的态度? “是啊,朕还年轻,不过,韩爱卿你也还年轻啊。”肖旭突,一改刚才随意的样子,“若是朕让你带头推行新政,你是否愿意?” 韩琅文一震,然后俯身跪地道:“国家兴衰,匹夫有责,微臣自当鞠躬尽瘁,肝脑涂地。” 肖旭看着跪在地上的韩琅文,那样一个清秀飘逸的男子,此刻却有一种山林草原的豪迈,坦荡荡,没有一丝半毫的算计。肖旭微微一笑,“朕可不要你鞠躬尽瘁,肝脑涂地,难道当皇帝的非要累死几个大臣不成?你记得,死而后已也并非是忠臣的唯一出路。要懂得适当合理的变通权宜。” “是。”韩琅文应道。 肖旭也没有再表示什么,说了句:“天也不早了,你先下去吧。” 韩琅文犹豫了一下,最终道:“臣……告退了。” “等一下。”肖旭突然又开口叫住他,摊开手,是那块玉佩,“别忘了这个东西。” 韩琅文踌躇,“这原本就是陛下的东西。” 肖旭摇了摇头,依手里,“这玉佩还是你继续保存着吧。” 韩琅文的眼睛蒙了一层雾气,“当日兄长将此玉佩交给我的时候,只说了一句话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肖旭沉默不语,韩琅文也不再多说,静静地退下离开。 回到寝宫,肖旭并没有马上休息。 他走到案桌边上,果然每天准时出现的黑木匣子已经静静躺着那里。他取出怀里的一把金质钥匙,娴熟地打开盒子上复杂的锁扣。 脑海里突然闪过多年前的画面。 那是他八岁那年的冬天,夜里下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他经年不见的父亲突然到来,后来他终于明白为什么他的父亲不能时时在他身旁。他对于父亲的记忆已经很淡了,只记得他的双鬓如同窗外的雪花。 母亲将他抱在怀里,父亲慈爱地抚摸着他的头,然后从怀里拿出一把黄金制成的钥匙,递给他们:“这把钥匙可以打开密龛中的金匣子,我若不在了,将来这匣子就会送到旭儿手里。” “旭儿听过关于阳日公主的故事吗?” “嗯,听过。母亲跟孩儿讲过呢!父亲,这世上真的有人会有两个身份吗?可旭儿就只有一个名字呢!”记得幼年的他曾经如此羡慕那样的生活,可一旦自己背负着双重身份的时候,才知道个中滋味。 “生活在影子之下的人,是不可以被别人看到的呢?这样旭儿也觉得很好吗?” 不知道是不是见他一脸迷茫的样子,父亲展颜一笑,目光落在自己身后,“看来此生注定我是要亏欠你的了。” 他不明白父亲这话什么意思,却突然觉得脖子里一阵冰凉,难道是外面的雪落了进来?转头朝窗子那边张望,却只见紧闭的门窗,不留一丝缝隙…… 肖旭回过神,将匣子里面的密报取出,心里却想:不知这背后的人又是躲在哪一个影子之下呢? 他没有陷入沉思,因为密报上的一条消息吸引住了他的目光。 “两日前,楼南久病不起的太子重病难治,于深夜夭折。次日,楚楠忻在朝堂上同意大臣重立储君之谏,似有意立丽贵妃之子楚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