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八章 故人登门 (第1/2页)
好容易身上清爽了,又被林氏白氏勒令休息调理了几天,可贞才往偏院来上学。 功课完成后,可贞赖着没走,把自己的装订的关于养蚕的小册子给苏铎看,又问着苏铎这些农事儿。 可贞也是这些日子才知道,苏铎虽然不会农事,可也不是就不通的。 在宣城乡下住了二十来年,一般的农事儿,就没有苏铎不懂的。 所以,可贞很愿意听苏铎讲些农事。 苏铎见可贞喜欢听这些杂事儿,于是便寓理于事,有针对‘性’的细细的说给可贞听。 可贞很喜欢听,也很受启发。 苏铎见可贞没告退,已是很诧异了,他以为这个小丫头七八天没碰马了,肯定忍不住了。所以还想着,早些结束课业的。 不过,当他细细的看过两页手里的小册子后,这心里的诧异,更是无止境的放大了。 他一直知道可贞对这些农事儿非常的感兴趣,说自己说起这些的时候,也都能说到点子上,可还是没有想到,竟有兴致‘花’费这么多的时间,一一记录装订成册。 想到了之前听说过的稻田‘混’养。 “小蕴儿,你稻田‘混’养是不是也做了记录的?” 可贞点了点头,“是,一直都在做记录呢!” 黄管事每旬都会去趟王永生家,把养殖记录表和王家后来自己做的一些细节关键记录给可贞送来,可贞便会根据这些记录,重新登记成册,作为素材好生保管着。 “待会让人送来给我看看。”苏铎看向可贞的眼神满是笑意。 可贞忙应了,就听苏铎说起这些年,宣城府的蚕桑种植已是渐渐被木棉种植所取代了,论起蚕桑。他还真是不大懂的。 可贞在里看到过评论木棉蚕桑的话,听苏铎这么一提,也已是反应过来了。 “书上说木棉比之蚕桑,无采养之劳,有必收之效。可是我觉着,这话怕是过头了吧!桑树何曾有这样不堪的,而且种植木棉也很不容易的。这世上,哪有什么农作物在收获上敢说个‘必’字的。” 可是,实实在在的,按着这书上的说法。现如今很多地方确实是重木棉而轻蚕桑的。 苏铎笑眯眯的点了点头,“看来你舅舅给你买的书,你还都有读。”说着又道:“这句话虽是过了。可是木棉比蚕桑稳产,这是一定的。蕴儿也知道,蚕病的防治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可贞忙点了点头,蚕的病虫害,相对来说。还真是不少的。 不说蚕在卵期就很容易受到病害的袭扰,就说苍蝇、蚊子、蚂蚁、老鼠这些的虫害鼠患,对蚕的破坏力就非常大的。 那天蚕上山的时候,因着必须开窗通风,所以施家的五六个小孩子就一直守在四面驱赶苍蝇蚊虫的。上山吐丝的蚕,别说被苍蝇蚊子叮一口了。就是稍有动静。也立马就不吐丝了…… 见可贞意会过来,苏铎又接着道:“再者,普通百姓之家。哪里用得上丝绸的。” 可贞了然,原来还是因为供需关系导致的。 确实,普通百姓之家能用得上棉布棉‘花’已是不错了,可贞来了这么久,虽没亲眼见过。可却亲耳听过有百姓之家用不起棉麻,用河‘荡’里的芦‘花’来保暖的。而这世上。比重最大的还是普通老百姓。 而上辈子,历史上蚕桑发展最迅速的时候,好像也是一步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时候吧!那时候的丝绸,差不多都是用来出口的。 可湖州府的丝织业怎么又能保存下来的呢?而且还发展的这样好! 难道就是因为这一带的水质特别好的缘故吗? 刚想发问,小丫头回说苏绍苏纩过来了,可贞忙起身告退。 可贞逢一逢五休息,苏铎却是不能休息的,因为苏绍苏纩逢一逢五就会过来上半日课。 不比可贞只是闲学,修身养‘性’罢了。苏绍苏纩都是被要求考科举的,所以,尤其是苏绍,学习的内容已经非常的专业了。而且,苏铎也会和他分享一些自己考科举的经历和听来的一些见闻,增加他们的知识面。 可贞从偏院一径进了‘花’园,在‘花’园里晃了一圈,发了会呆,才绕回内院去,却见苏氏也是在的,忙上前请安。 苏氏正在和林氏说着苏绍苏纩过来上课的事儿,一见可贞来了,忙拉着她坐下笑道:“咱们可儿真是用功!”说着又问可贞念了什么书。 可贞笑着一一答了。 苏氏听着连连点头,对一旁的林氏笑道:“到底是你的‘女’儿,我家那两个丫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