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章 契机 (第1/2页)
林氏可贞见他身子尚好,便知道肯定是没有发挥好。白氏也心里有数,唤了他去休息,笑说着明儿要去观‘潮’,可得养好‘精’神的。 苏绍应了是,自去了。 苏铎告诉众人考题,三场的经史时务策五道分别是“诚者,天德之本而圣‘性’之源也……”、“士为四民之首。士习之淳漓,实世教风俗之所关系……”、“为治莫重于得人,而论才必先于实用……”、“积贮之法,筹之以素而用之以时,意至厚也……”、“水利之兴,其来尚巳……” 苏铎林氏白氏三人细细论了一番,找出了苏绍的不足之处,稍稍有些叹气之余,也有两分欢喜。 这三场,苏铎考的都不错,都很轻松,把握还是很大的。 而苏绍那,众人也想得很开,毕竟像苏铎这样的,还真是异类的。 可到底,也都知道,苏绍的心情不会好的。 当天晚上,苏铎就去了苏绍屋里,好好的劝慰了他一番。 告诉他考科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儿,做学问更是一辈子的事儿。又告诉他阅卷的时间是很紧的,一般也就看个头场卷子。但凡头场考的好,基本上便考中了。如果头场考砸了,即便后两场发挥的再好,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没戏的。 先抑后扬,苏绍堵在心里的一口气稍稍散了些了。 白氏没说什么,只是带着大家伙一连疯玩了好几天。 苏铎虽然‘腿’脚不便,可有众人服‘侍’,游玩路线又是白氏早早特意为他设计好的,倒也玩得很不错。 八月十八去海宁盐官见识排山倒海声如雷鸣的天下第一‘潮’。然后又去了西湖赏了西湖十景,因为正好是秋日,月夜泛舟。看到的月亮显得特别的大特别的圆特别的亮,特别的清澈和皎洁,可贞觉着这是自己有生之年头一回看到这样柔和清凉的月亮。还畅游了曲水弯环群山四绕的西溪,又因为正好是柿子成熟的季节,西溪水岸,红柿万株,红果累累,挂满枝头,就像一个个红灯笼挂在枝头上,别有一番田园风味。 之后。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富‘春’江,浙东第一桥的通济桥,仙灵所隐的灵隐寺。神仙游乐之所的瑶琳‘洞’……白氏都带着众人玩了个遍。 可贞每到一处,都要详细的记日志画些画,好准备带回去给没有跟来的柳月看。 莺时杏月两人有样学样也记了满满一册子沿途见闻,好给柳月看。 一众人越玩越高兴,直到发榜前才赶回住处。 九月初三日是发榜的日子。从凌晨开始,就有报子四处报喜,白氏派出去打听消息的人一直都有消息传来,告诉白氏众人已经填到多少名了。 这时候的科举考试,录取都是有限额的,像是浙江省。拢共也只有一百多点的名额。而这已经算是多的了。像是名额最少的贵州府,拢共只有四十名。 可贞众人一夜未睡,直到天亮时分。都没有报子来报喜。 白氏林氏面上不显,可心里却是七上八下的。 一般来说,填榜的时候都是从第六名开始填起的,全榜填完了,才会从第五名填到第一名解元上去。 这时候还没有报子过来报喜。那就只有两种可能了,要么就是中了前五名。要么就是没中。 不过,容不得白氏林氏多想。很快,天快黎明的时候,报子过来报喜,苏铎中了解元。 白氏林氏可贞大喜,连道放赏,苏绍也连连向苏铎道喜。 住处主家听闻后,也赶忙过来道喜,帮着白氏放炮仗招待街坊。 巷‘弄’里的人家听闻了,都出来凑热闹。白氏更是包下了巷子口的酒楼,请了流水席,来者就是客。 苏铎哭笑不得,“这只不过是乡试罢了,等到会试殿试朝考都过了,你待怎样?” 白氏得瑟的不行,“明年我跟你去京里,到时候,就是三天三夜的流水席,我也照摆不误。”说着,就指着人各处报喜送礼去了。 苏铎无语,带了苏绍进了书房。 可贞只觉着,简直就跟做梦一样,这幸福也来的太快了! 随后赶紧动笔写信,叫了跟来的小厮去办了路引,快马送回家去。 白氏带着苏绍招待外客,林氏带着可贞招待堂客,直忙了一天,才能喘口气。 而第二天,苏铎又去参加了鹿鸣宴。 十日后,苏铎白氏带着苏绍去查了自己的卷子,一看阅卷批语,便知道为何未被录取了,也算死了个明白。 不过,苏绍的情绪一下子好了起来。找到了原因,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