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一十二章 周岁(二更) (第2/2页)
长锋羊毫,一应俱全,很是费了一番心思的。 可贞笑着抱过了小九,众人纷纷祝贺,大太太欢欢喜喜的迎着众人去坐席。 大家伙笑嘻嘻的,说着谁家生了个大胖小子,谁家胡闹,小子抓了双陆等话。也有人在关心着孩子外祖家送了什么周岁礼。 抓周不像满月,亲友基本上都不送贺幛、金银首饰这样的大礼,一般都是送些糕点吃食或是玩具衣料等物什也就罢了。 而小九满月礼时外祖家送的那串赤金璎珞,实在是惊‘艳’了半个金陵府,所以这会子有人好奇外祖家会送什么玩意儿,也不稀奇的。 白氏苏怀远几人虽房、摆设顽器也是送了不少的,抓周所用的大半物什就都是这几人送的周岁礼。 尤其是,白氏还让人去景德镇烧了一整套的三阳开泰的瓷器送了过来。 “三阳”意为‘春’天开始,“三阳开泰”或“三阳‘交’泰”便成为岁首人们用来互相祝福的吉利之辞。 阳又通羊,说:“美,甘也。从羊、大……美与善同意。”羊之大者则美;美又与善同一意。因着羊的‘性’格温顺、叫声悠扬婉转、缺少攻击‘性’。所以世人把羊作为美好的象征,一切美好的事物,都用羊来形容。 三阳开泰的瓷器,更是象徵着吉祥如意。 其实可贞成亲的时候,白氏就想陪送可贞一套三阳开泰的瓷器的,只可惜并没能烧成,好几窑都前功尽弃了。 小九肖羊,自打出生后,白氏就一心想着要给小九烧一窑三阳开泰的瓷器。 其实原本也没指望能烧成,白氏也想好了,左右一直这么试下去,她还不信等到小九出阁的时候都烧不成。 可再没想到的是,才过去了三四个月,就齐齐整整的送了过来了,白氏自是欢喜的,不过林氏更为欢喜。 所谓若要穷烧郎红,真是再对也没有了。这三阳开泰,哪里是烧窑,分明就是烧钱的。不管是三道黑釉所用的乌金釉,还是郎窑红的铜红釉,本来就十分的贵重,更何况烧制的难度又极其大,显‘色’极其困难,前功尽弃是常有的事儿,看得林氏肝都疼了。 可贞看到这三阳开泰的瓶、罐、尊,也是唬了一大跳。 真是和林氏一样,肝都疼了。所以给太夫人、大太太看过后,也舍不得摆玩,立时就原装装箱,亲自收在了小库房里,气得白氏直瞪眼。 可贞就当没看见,她就是小家子气又怎么着吧,这样贵重的瓷器摆在外头,若一不小心碎碎平安了,她得几天吃不下饭,还是收起来以后给小九陪嫁吧! 小九周岁礼后,方氏就带着晞姐儿晔哥儿随着二太太进京了,可贞也应了大太太的话,帮着大太太打点起家中的庶务来。 管家这项事儿,说起来艰巨繁杂,可到底上,大多还是一通百通的。可贞未出阁的时候,家里的庶务琐务就没少打点,白氏林氏更是训练了她很久。虽说那时候的人情往来没有现在这般繁多这番复杂,下人之间错综复杂盘根‘交’错的事儿也没有这样多,可柴米油盐总是一样的。可贞是在市井巷‘弄’里生活过的,出阁后,之前桐月后来黄管事的娘子进来报账,也都会把金陵府里的那些个行情物价说给可贞听。 西关街上的七八家粮铺,都是有后台的。老魏家卖价虽高,可质量却从来不用‘cao’心。可对‘门’的老陈家,价格是便宜,可却看人下菜儿碟,米里头别说糠麸了,就是清水、沙子、石子,就没有什么不敢掺的……西城‘门’一带的菜行里的蔬菜品种虽多,可却比城外那些个小主家摆的菜摊卖价贵。菜行和菜摊上一束小葱都是两文钱,菜行里一束小葱拢共也没有几根,可菜摊上却能买到小半斤……还有谁家敢出售不在狩猎季节和狩猎范围的禽兽鱼鳖,谁家的‘鸡’嗉囊会塞沙,谁家的鹅羊会吹气,谁家的盐会杂灰,谁家的火绒便宜,谁家的蜡烛会搀泥巴,谁家的棉布喜欢多上浆…… 可贞虽自来没有出去过,可这两年下来,因着刻意的去了解,也知道的不少了。 不过,即便发现有些事儿或是有些账目并不对,可贞也并不多加理会。 只是家里的管事们,却已经开始怕可贞了。因为账目少有不符,她们总能看到可贞微微一笑,那种笑容足以显示她并没有被‘蒙’在鼓里,不过她只是不说罢了。 没两天,别说那些管事mama了,那些个采买司房里的老油条也都觉着渗得慌,行事越发的规矩起来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