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五十二章 打更 (第1/2页)
可贞听着苏慎这样说,倒是有些诧异起来了,难道说这掖县的衙‘门’还是个特例不成? “自然是作兴的,不过裴典史在衙‘门’里干了二十多年了,典史的位置上也坐了八九年了,可家里人自来都没有在食堂里搭过伙。”又道:“他这人做什么说什么都是这么一板一眼的,是个做事儿的,也是难得。” “这倒真是难得。”可贞点点头,不由赞道。 她看过裴典史的资料,上有老母亲要奉养,下有七八个孩子要教养。可身为典史一年的俸银也就三十两上下还没有养廉银,另外下属协助办公的攒点一人朝廷还是不付薪资的,这得他自己掏银子负担。这么一来,如果没有什么外快的话,这日子不紧巴巴的才是问题的。 因此上,这和他们的情况就又不一样。她和苏慎是完全有能力负担这些支出的,所以并不在意。可裴典史的家境已经称得上困难了,竟还能如此慎独慎微慎初知耻,就着实不容易了。 不过再回头一想,这裴典史身为典史,家里还会这般困难,这本来就不一般的。 毕竟,典史可一向都是‘肥’缺的。 典史掌管缉捕、稽查狱囚、治安等事宜,来钱的路子很多。而且典史基本上都是杂流浊流的出身,干到这个份上,想要再升一阶半阶本就难如登天,所以所图的基本上就是一个钱字。 而且他们还不像知县,知县毕竟体制要尊贵些,是亲民之官,所以即便有路子捞钱,可有些事儿也不可能自己出手的。自己不方便,不免就要仰仗师爷和主簿等人。多一个经手,自然就多一个扣头。一层一层的剥削了去,到了知县手里的自然也就有限了。 可典史不一样,他们本身出身如此,并没有体制尊贵的顾忌。完全可以“事事躬亲,实事求是”,这到手的银子自然也就可观了。 所以但凡身为典史,就没有不贪的,就没有穷困的。可裴典史家境竟这般困难,可贞怎么能不感叹的。 不过,能在这衙‘门’里站稳脚跟。而且能做到这个地步,不得不说,这位裴典史真是很有手腕的。 想了想。又问道苏慎,“躬懋,那食堂里的经费是从衙署经费里走吗?” 说起来,她还真是对这食堂非常感兴趣的。不为别的,实在是这个食堂的设置。不管是‘性’质还是实际‘cao’作都太过现代化了。 苏慎听得可贞发问,很自然的就把食堂的情况告诉了可贞知道。 “是,食堂伙食经费的来源一般都是衙署经费支出的羡余,也有可能是地方财政收支平衡后的盈余。自然,也有可能是陋规之类的。我还听说有的衙‘门’里每月还要把这笔经费放贷出去,等月底收取了利息之后再充作经费和管厨的结算。而我们衙‘门’里。伙食费用就是衙署经费支出的羡余。每月月底,都会和管厨的结账。” 见可贞看着他,又笑着继续说了下去。“……像前任知县的家眷就是在食堂里搭伙的,据说都是每月按着人头补贴银子的。只不过,咱们食堂里的这管厨的,掌灶的、掌案的、采买的都是他的人。不必担心掌灶的、掌案的不懂得料尽其用,也不用担心采买的会揩油拿‘抽’头。有时候再报损两样厨具餐具,这‘花’账和实支里头的差额也就委实可观的。” 可贞抓住了苏慎话里头的“据说”二字。心下了然。点了点头,“这也正常,若都是实报实销,管厨的又何苦进来当这差事的。只不过,他只是报个‘花’账吗?” “是,不过在衙‘门’里出进,这消息么,总归是要灵通些的。”苏慎朝可贞眨了眨眼睛。 可贞笑着点了点头,感觉晏哥儿动了两下,忙转过身拍了拍他,突然听得影影绰绰的“咚!咚!”、“咚!咚!”的梆子响,心里突地就是一跳。 忙未雨绸缪的连连哄起了两个小家伙,见两个小家伙并没什么反应,仍旧呼噜呼噜的睡得昏天黑地的,一颗心也放了放。 又侧耳听了会子,梆子声有远有近,竟不只一处响起的。 苏慎见可贞一惊之后马上去看顾两个孩子,也没敢说话,只是跟可贞哄着小家伙们似的,一下一下的拍哄着可贞。 见可贞略略放松了下来,两个小家伙也睡得香甜并没有没惊到后,才把可贞搂在了怀里,“吓着了吧!” 又告诉她,“衙‘门’里就是这样的,不只衙‘门’里要打梆子,监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