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515章 想法 (第1/1页)
这次回到家。 刘秀娥早就回来了,棉花已经收完了。 明天开始刘秀娥就不需要下地了。 心里着急的刘秀娥那是早早就收工了,今天袜子生意怎么样,是她心里关心的。 现在的袜子生意在刘秀娥心目中就是个生钱的聚宝盆。 这钱就跟天上掉下来的一样,刘秀娥从来都不知道挣钱这么容易。 结果一回来,就发现明月屋子里剩下的袜子也不在了。 刘秀娥知道肯定是简明月他们回来带走了,看来今天生意不错。 心里也高兴,动手和面,准备今晚做葱花烙饼,再做一锅鸡蛋拌汤,炒个土豆丝,这饭菜丰盛得很。 好好犒劳一下这几个孩子!也犒劳一下孩子爹。 正做饭,就听到院里有动静,赶紧出来看看。 看见简明月他们四个灰不出出的正在收拾三轮车。 赶紧给他们倒水。 “先来洗洗,一个个跟泥猴子一样。” 心疼。 又进去拿了茶壶出来,有人给倒了一碗茶水。 已经晾温乎了。 这会儿喝正好。 刘秀娥刚才回家就烧水泡好了茶,就是希望孩子们回来正好喝。 简明月洗了一把脸,端起碗一口气灌下去,抹了一下嘴角的水渍。 “真好喝!” 就蹦蹦跳跳进了屋里,忙着去数钱。 刘秀娥给三个儿子换了水,也急急忙忙进来,她知道明月进来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数钱啊。 她也心急呢。 昨天可是四千三。 今天货都卖光了。 刚才刘秀娥看了看,三轮车里什么都没有,肯定是卖光了。 想想心里就小激动。 今天要是卖个五千多,两天就是万元户了。 万元户! 刘秀娥忽然感觉自己是不是也有点财大气粗的感觉。 怎么不过十来天的时间,家里光景就变了呢。 想想家里就剩下十块钱的日子,当时可把她和孩子爹愁的,借钱张口哪里是那么容易的。 何况他们因为简明月的出嫁还借了一个遍,现在不光是还了钱,还盖了房,家里还多了一辆三轮车,口袋里还悄悄咪咪的成了万元户。 这要是十几天前说出去,刘秀娥自己都不会相信。 哪有人这么过日子的。 再会过日子不是也要循序渐进的来啊。 哪有一步登天的道理。 可是他们家就是这样走过来了。 一万块钱! 三个儿子三座院子肯定的没问题。 刘秀娥财大气粗的想,一个人給盖一座院子,那还不得羡慕死村里人。 估计那些碎嘴的婆娘们肯定要绕着院子转悠十几圈,那眼睛还不都瞪圆了,嘴里不定什么酸话都会往外冒。 冒就冒去。 那也是咱们家这辈子在简家村最风光的时候。 其实这两天已经是风光的了。 一起地基,多少摘棉花的婆娘都打问得多少钱,想盖几间,还有不少人打问是不是简明亮要娶媳妇啊。 更多的人是关心他们家怎么会突然有钱。 不过都被刘秀娥用娘家哥哥借钱的借口给蒙混过关了。 没人问简明月他们四个的袜子生意好不好,因为一共也就卖了一天,村里不少晚上到简建国家里买袜子的人都看见那十几包袜子了,嘴上没说,心里可都数落简建国两口子瞎胡闹。 村不是没有做小买卖的,可都是小打小闹。 谁家弄一大堆袜子回来卖啊。 有多少人买啊。 这不是糟蹋钱啊! 都心里说,简建国和刘秀娥太惯着简明月了。 他们可知道,简建国家里把闺女当宝贝的养呢。 刚刚风言风语都闹了一场出嫁风波,害得简建国里外里赔了不少钱。 家也被顾家给砸了。 现在又闹腾着要做生意。 这要是卖不了,简建国又得欠一屁股债。 看着简建国家里三个大小伙子,壮劳力呢。 加上那两口子,本来一家五个劳动力,要是好好的干,家里日子过得不会孬了。 可是偏偏由着一个闺女瞎胡闹。 看看这日子过得,村里不是最差的,也是最差的之一。 都是两口子心疼闺女闹得。 要不然简明亮现在早就孩子满地跑了。 至于现在还没个媳妇啊。 看着盖房子,也不想想借钱盖房子,怎么还钱啊。 不少人都在等着看简建国和刘秀娥的笑话呢。 房子要是盖到一半,结果盖不起来了,那才丢人呢。 刘秀娥也知道村里人的想法,背着她没少说闲话,她就是偷着听两耳朵,也听到了。 不过她可不气。 底气足。 想看笑话,那就看着吧。 俺家的新房马上要住上了。 最好是年下给明亮说个媳妇,这就妥妥的。 也能堵了人们的嘴巴。 一定要给简明月说个好人家,让村里人看看自己闺女是个有福气的。 不是他们嘴巴里唠叨的扫把星。 我们就是惯着闺女。 谁爱说谁说。 俺乐意。 这日子是自己在过,别人说什么都和他们没关系。 住上新房子,娶了新媳妇,送老二上了学,给老三要是买上车。 再把明月风风光光的嫁出去。 刘秀娥觉得她这辈子就算是圆满了。 谁家日子还能过得过他们家啊。 这袜子还得卖。 太挣钱了。 一年就算是只赶这两回的大集,就是两万块钱呢。 一年啥也不干都值了。 别说平时赶个小集,还不是三十五十的挣着,那可比种地强太多了。 刘秀娥已经打算着要去学着卖袜子,不想简明月他们老是跑来跑去的。 也想见识一下做买卖是怎么做的。 这钱都是这么卖出来的。 刘秀娥完全忽略了进货这回事,因为简明亮他们回来担心简建国和刘秀娥被吓到,根本就没有说路上遇到打劫的惊险,和一路来回的运输麻袋的辛苦,轻描淡写之下,刘秀娥和简建国还以为很容易呢。 也就是路上辛苦一点,要来回的搬搬抬抬,农村人谁家大小伙子不受苦啊。 这些活儿还不是应该的。 也不算什么。 可是他们完全忽略了火车站到汽车站有多远的距离。 光是靠人两只脚走,一趟可以,要是来来回回好几趟,恐怕谁也不行。 也不能怪简建国和刘秀娥,他们没去过省城,根本对汽车站和汽车站的距离有概念,要知道在县城里火车站离着汽车站也就两站地,最多不过几百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