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八章 比较 (第2/2页)
的,好像老天又不可能这么厚待她。 至于其他人么,京城离这里不近,消息不灵通。她不知道昔日的玩伴,那个叫做赵子宣的小男孩怎么样了,赵子恒的消息倒是听到了一些。 那是两年前的一个午后,她正站在敞开的窗子前面画外面一枝傲雪的寒梅。有丫环在窗前跑来跑去,传递着一个消息:赵世子成亲了!迎娶的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正四品知府的女儿。 然后,她看着沾满墨汁的毛笔自手中滑落,浓重的墨汁滴淌在桌面上的宣纸上,晕染开来。在旁边的小丫环玉梅惊叫着说:“可惜了这一幅画,画得这么好……” 没有什么好可惜的。要可惜的话,就可惜她为什么穿到了一个只有十二岁的小女孩的身体里。如果能穿到一个十五六岁,或是十七八岁的成年姑娘的身体里,或许结局就不会是这样了。 有些事情便是如此,可望而不可及。这些现象归纳起来,就叫做:“有缘无份。” 那个时候,她曾有一度十分憎恨这具只有十二岁的小身体。 后来想想,也释然了。人们常说,一见钟情的事情总是不能成的,那是一种遗憾美。就好比她与赵子恒。 曹府内的学堂上,只有她与曹大小姐两名学生,上交的是昨天布置的课题。 胡子花白的老学究坐在学堂正前方,面前摆了两份答卷,他随手拿起一份,是曹府大小姐曹可莹的作业。 这次的课题是“咏冬”。老学究看了一会,眉头便皱了一下,看了台下的曹大小姐一眼。曹大小姐的脸色有些潮红,正在轻轻地咳着。 再拿过一份作业,看罢,眼睛忽然亮了一下,不由多看了傅清玉几眼。 老学究正要说话,傅清玉站起身来,向老夫子匆匆告假,曹大小姐已经支撑不住,咳得喘不过气来。 傅清玉忙叫丫头们进来,亲自把曹大小姐扶回房里。 在窗边看着的曹夫人心疼地绞着丝帕,跟曹老爷说了一声,便急匆匆地跟过去看望女儿去了。 曹老爷并没有走,而是踱进了学堂里,含笑跟老夫子打了个招呼。 老夫人似乎没有料到曹老爷过来,忙过来见礼。 有丫环奉了茶上来。 曹老爷看到案几上的诗作,心动一动,拿了起来,看了一会,问道:“梁先生,依你看,这两副诗作,何为上呢?” 而这个老夫子,又岂敢在这个昔日太子太傅面前班门弄斧呢? 曹老爷含笑道:“但说无妨。” 梁老夫子沉吟半晌,方道:“大小姐这篇诗作,砌词精巧,实为上乘之作。只不过,言辞之间过于阴暗晦涩……”他顿了一下,才道,“清玉姑娘这篇诗作,激扬向上,大有一种‘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的欣欣向荣之感,催人奋发,寄希望于这冬雪寒梅之中……” “多谢梁大夫。”曹老爷把两篇诗作揽入袖中,又说了一会话,方才告辞。 曹老爷转入后堂,见夫人正在垂泪,不由讶然道:“怎么好端端的,竟然哭起来了?难道莹儿……”心突地往下一沉,“大夫说什么了?” “大夫说,莹儿这病,只怕,只怕难好了……”曹夫人说着又哭了起来。 曹老爷颓然地坐倒在椅子上,长长叹息一声,沉默不语。 曹夫人哭了一会,忽地想起一事,抬起泪眼问道:“江南谭家,找到了吗?” 曹老爷摇摇头。 曹夫人咽哽道:“刚才我去看莹儿,莹儿跟我说,她一直挂念着当年谭家那个宇哥哥……也不知道如今谭家破败成什么样子,竟然音讯全无……”说着不停地拿帕子拭泪。 江南谭家的谭老爷当年与曹老爷是同科进士,两家互订了娃娃亲,许诺待孩子长大以后,谭家大公子将会迎娶曹家之女。而两个小孩子也是从小玩到大,可谓青梅竹马。谁知道五六年前,谭老爷被人参了一本,丢了官,举家迁回江南去了。开头一两年还有书信来往,后来渐渐音讯全无,曹可莹本来先天不足,又忧思过重,一下子病倒了。此后,缠绵病榻,总不见好转。 曹夫人见女儿总不见好,也曾暗暗问过几个大夫,大夫的诊断意见一致,说是要保持心情舒畅,这病方能好转,倘若一直郁郁郁寡欢下去,最多也只得十年的寿命。 曹夫人听到如五雷轰顶,连哭都不会哭了,夫妇俩长吁短叹了一夜,终于决定花重金全天下搜寻谭家的下落,以期让女儿开怀,延长寿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