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六章,君子于役 (第2/2页)
大营五十里以外的小路上,洪承畴正坐在马上,回头检视着他的部队。 两天以前,一封紧急公函送到了他的案头,信封上粘有三根羽毛。这是六百里加急公文,除了军情以外,不可能是别的信件。 洪承畴是陕西参政,不主军事,给他送军情的人是谁,是不是送错地方了? 当然没有送错,因为送公文的人,就是洪承畴的好友,陕西总督杨鹤。 韩城被困,杨鹤收到紧急求援信,可是手下已经无兵可派,怎么办?杨大人自己又是文官,不谙武事,眼下火烧眉毛,只得临时抱佛脚了。 这只佛脚,就是洪承畴。 于是,这封公函就送到了他手里。公文里写得清楚,想尽一切办法,驰援韩城,解围韩城。 若是换了别人,除了大骂杨鹤混蛋以外,不会有别的言语。因为洪承畴也是文官,而且没有兵权,从没打过仗,杨鹤这不是赶鸭子上架么! 可是洪承畴没有骂人,正相反,他读完了公文,眼睛里闪过了一丝兴奋之色。 他下令,招集全体家丁,仆役,伙夫。 三四十人站在他面前,洪承畴吩咐,在城中立起招兵旗,十七岁以上,四十岁以下,皆可当兵。而且明确了任务,招上来的兵,立刻就要投入战斗。 招兵旗一插,果然有人来应征。不到一天的功夫,招上来五百多人。 加上洪承畴自己的人,整支军队将近六百人。 洪承畴利用自己的关系,将城中武备库里的号衣和器械分发下去,等到这些人装备一新,终于有了点军队的样子。 可是洪承畴知道,这样的军队没有经过训练,没有组织纪律,只能凭着一股血气之勇前去冲击敌人,他清楚,围困韩城的王左挂手下有几千人马。敌众我寡,如何才能使这些乌合之众勇猛起来呢? 只有两个字,重赏! 重赏之下,有勇夫。 可是他手里,没有钱。于是洪承畴在出发前开了一次全体动员会,也是仅有的一次会议。 六百人站在城外,看着马上的洪承畴,洪承畴没有过多的话,他朗声道:“大家听着,我们要去解韩城之围,消灭这股乱贼。可是这些人多过我们两倍,要想正面接战,那是蠢猪才会做的事,因此我们只有偷袭。我知道,大家之所以当兵,都是家里穷困,吃不上饭的。我可以明言,这股贼兵军中所抢来的金银,不下万两之巨。只要消灭了贼兵,这些银钱我分文不要,全部分给大家……” 众人一听,眼睛都瞪圆了,好像已经看到了满地的金银,一时间议论纷纷,都掩饰不住兴奋。 可是洪承畴用更大的声音继续说着:“如果战端一开,有人胆敢后退一步,我洪承畴可是翻脸无情,第一排后退者,第二排可斩之,第二排后退者,第三排斩之。我若后退……” 他拔出配剑,交给手下一个亲信家丁:“你执此剑,立取我的人头!” 众兵听了,一齐举起刀枪大呼:“誓死杀敌,绝不后退……”洪承畴大叫一声:“为了你们的亲人不再挨饿受冻,灭贼立功!” 大家一想家里正在受苦的亲人,立时勇气百倍,洪承畴带着队,开始向韩城扑来,他深知兵贵神速的道理,一刻也不停歇,而且专走荒僻的小路,终于只用了一天半的功夫,就来到了韩城附近。 此时有斥候前来禀报:敌军已然吃过晚饭,正在围着火堆烤火,还未入睡。洪承畴决定再等一个时辰。 露宿野外,天寒地冻,又不敢点火取暖,这滋味实在难受,可是大家看到洪承畴和他们一样,冻得牙齿格格直响,仍旧毫无退意,便没人想退缩了。 身先士卒,同甘共苦,这八个字说来容易,可做到的将领,又有几人? 时间一点点过去,终于有人来报:贼营中动静渐渐小了,已听不到喧哗之声,只有十几个巡夜的兵丁还在帐外。 洪承畴抄起大刀,骑在马上向他身后的六百人一挥手,第一个扑向贼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