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章 回家(修) (第2/2页)
故就跑回来埋怨父母,我的命怎么这么苦啊啊啊啊,你看看周围的女孩子,哪个不是初中毕业就不念书了,打工的打工,嫁人的嫁人,我们当初为你cao心是为什么啊啊啊啊,到最后养了个仇人出来巴拉巴拉巴拉…… 说到这里还没介绍安小鱼的父母呢,安小鱼的爸爸安广利是个包工头,有活干的时候就和工人一起吃住在工地上,没活的时候就骑上摩托车到镇上去玩牌,或者和人喝酒什么的,总之在安小鱼的印象中,除了下大雨大雪的天气,安广利很少在家,在家的时候也不会干一点农活,哪怕是麦收的时候也是一样。本来安广利是全村最穷的,外来户,又不会干活,一直在安小鱼小时候,他们家还穷得连厨房都没有,是在主屋旁边搭的小窝棚。谁知道几年前他时来运转,在亲戚的介绍下开始承包了邮电局的线路建设工程,很是赚了一些钱。到安小鱼重生的时候,三十五岁的他已经完全脱离了当初穷困的模样,身着西装,脚穿皮鞋,满面红光,嗓门洪亮,暴发户的模样一览无遗。 而安小鱼的mama赵秀芬则恰恰相反,那时候是一个标准的农村妇女,家里的地里的活全包了,穿着农村下地干活的衣服,头发是农村妇女最常见的齐耳短发,因为常年下地干活,皮肤也黑,暗淡的肤色掩盖了她本来秀气的五官,但她并不在意。多年的婚姻生活以及几个儿女,使她觉得生活是幸福的、稳定的,虽然下地干活很苦,但赵秀芬并不觉得苦,而是打心眼里觉得幸福,她现在一心只希望能让生活越来越好,虽然安广利自从当包工头以来赚了不少钱,但赵秀芬却从来舍不得花上一分,别说买衣服、化妆品了,就连街也很少去,菜都是自家菜园里的蔬菜,偶尔让安小鱼放学时带一块豆腐,极偶尔的情况下会买一条鱼回来煮。也许在赵秀芬的心中,自己这样只知付出、不知索取的行为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美德即“一心一意好好过日子”,不过她并不知道一个个铁一般的事实早已证明,女人自己都不对自己好,还能指望谁对自己好,女人并不是付出越多,就会得到越多的,所以后来…… 安小鱼的meimei安小燕,那时候还在千里之外的老家,而安小鱼的弟弟,现在已经七岁的安小轩,在安小鱼刚刚重生的时候,还是一个拖着鼻涕的三岁小男孩,穿的破破烂烂,小手小脸全是泥,因为安爸一心扑在工地上,安妈呢又一心干农活,安小鱼又要上学,天天也没人管他,有时候就把他送到安小鱼的外婆家去,有时候就直接把门一锁把他丢在家里,虽然是家里惟一的男孩,但也过得非常悲惨。 当安小鱼接受了重生的现实之后,首先想到的是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不要在初中毕业的时候被父母所左右,去上那该死的纺织技校,那时候她虽然成绩不错,但父母依然认为“女孩子不用读什么书,读个技校分配工作,将来有个铁饭碗,找个好对象就行了”,硬是不顾安小鱼的哀求与眼泪,让她读了安市纺织技校。技校里都是一群成绩太差被家人送来的,或者是一些职工子弟,大家一天到晚只知嬉笑玩闹,安小鱼也自暴自弃了,浑浑噩噩的过了三年,毕业果然分配到了安市纺织二厂,当了一名普通的车间女工,那时候已经是九七年了。微薄的薪水、繁复的工作、拥挤吵闹、厕所总是排不上队的宿舍,对一个十七岁的女孩来说可以说是恶梦了,但是老天爷可能是看前辈子的安小鱼不顺眼,因为这个恶梦还很长,而在纺织厂的一年半时间,已经算是安小鱼职业生涯中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峰了(因为有编制,后来的工作都是打零工)。不过短短一年半,纺织二厂就宣告倒闭了,安小鱼的工龄最短,拿到的遣散费也少得可怜。 后来安小鱼便一直在打零工,总是租住在几十块钱一个月的低矮小平房里,干过服务员、收银员、打字员,最后因为年龄已经快到三十,可自己却还没有一点积蓄,房子车子更是奢望,连个恋爱吧,因为高不成、低不就,更因为心里始终有赵子诚的身影,也一直没有谈成,最后干脆咬咬牙,去玻璃厂的高温车间上整夜班,整整一夜用小夹子从火里夹出小零件来,因为靠近火源,脸被烤得生疼,汗出如浆,无论喝多少水都不好使,就更别提眼睛因为不停的盯着火,闭上眼眼前都是片光亮,还有胳膊和颈部的酸痛了。 安小鱼既然重活了一回,肯定不能再让上述的悲剧重演,而改变未来最需要的东西,就是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