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章 偶遇 (第2/2页)
落九天,倒似银戟挂山中。 这日,她又走近了那片林子。在靠近潭水不远处,妙如闻到一阵阵幽香,引得她顿时心情大好,起了跑去寻芳探幽的念头。 时日已进入三九寒冬。前两日还下过一场大雪,气温还没回升,到处都是未融尽的积雪。脚踩在残雪和枯枝上,嗝吱作响…… 还没走近香源,就听见林子里传来朗朗的读书声。妙如愣了一下,心中有些害怕。毕竟这里比较偏,收住脚步,就准备打道回府。 “谁在那边?”一个清亮的声音传来,不等妙如躲闪,林中就窜出个半大不小的少年,生气地打量着妙如。见到只是个小不点的女童,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一丝不好意思的神情来。 “你是哪个屋里的meimei?怎么跑到此处来了?那边有个水潭,可不是你这般小的娃娃该来的地方!”未脱稚气的脸上,呈现出老学究式的严肃表情。 “我闻到梅花香了,想折枝回去给爹爹插瓶,爹爹最爱画梅花了!”女童一副介有其事的表情。 “你那么矮,就是找到梅花,也够不着啊!怎么摘?”少年不以为然地说道,“还是哥哥帮你折吧!”说着,就过来牵妙如的手,带她去找梅树。 “这地方可不好找,你怎么找来的?”少年随口问道。 “从槐香院出来,一直向西走,向左拐弯就见到了,门是开着的,就进来了!”她如实回答。 把梅枝递给她时,少年惊讶地问道:“你住槐香院?可是九叔的女儿?” 见她点了头,少年自我介绍道:“我是大房的钟明信,你可以叫我信哥哥。走,我送你回去!” 钟澄从书房里出来时,就见到眼前这幅画面: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牵着他女儿,她手中拿着一支开得正好的白梅,两人正研究枝桠上的花苞,还要多久才能开…… “小侄明信拜见九叔!”长身一揖,钟明信向钟澄恭敬地施了施礼,随后解释道,“路上遇到meimei,就把她送回来了,小侄正好早就想来拜会九叔了。” “原来是信哥儿,你祖父和母亲的身体可都还好?”受了堂侄的礼,钟澄顺便问候起长房的堂伯和堂嫂。 “他们身体都还好,劳烦九叔惦记。”钟明信彬彬有礼地答道。 “妙儿,这是你从哪里摘来的梅花,开得好生俊俏!”钟澄这才注意到女儿手中的花枝。 向父亲递过手中的梅枝,妙如殷勤地献上:“是妙儿求信哥哥帮忙折的,想着您喜欢画梅花,带回来送给您插瓶!” “听闻九叔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不知侄儿是否有幸求得一幅丹青?”钟明信忙随声附和道。 钟澄欣然应允。 “我也想要!”妙如忙不迭地小声嘀咕。 正要跟堂侄闲聊几句,钟澄就听到女儿的嘟囔声。这还是他第一次见到她主动开口,问他讨要东西,显然有些吃惊。 “曾听父亲念过‘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的诗句,妙儿今天也见过这情境了!想留个纪念。”妙如难为情地涨红了脸,惴惴不安地解释道。 听闻后钟澄当场怔住,有些悲喜交加。 悲的是,这还是女儿当着面,第一次称他为父亲,想到结发妻子的早逝,心中对她们母女俩的愧疚,一时不知说些什么才好……喜的是,女儿竟如此聪颖,小小年纪还未曾开蒙,竟能默记下他无意中念过的诗句,还能应景地背了出来…… 一旁站着的钟明信,突然击起掌来:“不愧是探花郎的女儿,这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对应先前趣园幽溪涧边的景,却是极妙!果真是人如其名,meimei的确是个妙人儿!” 接着问堂叔:“不知您可为妙meimei启了蒙没有?族中也有为女儿家开办的闺学,不如送meimei去那,可多识得几个姐妹,一起练练字,绣绣花,也是好的!” 妙如一脸渴望地望向父亲,过了半晌才听见他说道:“多谢贤侄的提醒,家中无长辈指点,妙儿又是长女,此事倒是九叔忽略了!” 只见他停顿了一下,接着认真地对堂侄说道:“原本守孝之人,不好多作走动,况且后年我们又会离开此地到任上。要是去上了族学了,到时又得中断。启蒙时最忌半途而废,中间换先生。横竖我如今正在居丧,平日也无事可忙的,就亲自给她启蒙算了。过两年等她姐妹们都大了些,再另行延请夫子来教!” 一脸艳羡地望着妙如,钟明信忙恭贺她道:“meimei果真是有福之人,有九叔带在身边言传身教,meimei以后成不了李清照,也能成个蔡文姬。不知小侄能否搭meimei的光,也可时常来跟着讨教一二?!”恳切的目光望向钟澄。 “欢迎之至!闲下来时,咱们叔侄俩也可聊聊学问,彼此切磋切磋,交流交流。闻道不分先后,达者为师嘛!”对着这个晚辈,他第一次露出了激赏的目光。若有所思望着他,钟澄不禁心中暗叹道:小小年纪竟能如此机变灵巧,钟氏一族后继有人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