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九章 苏醒 (第2/2页)
杨氏并不让步,坚持说此乃当母亲应尽的责任。 各方最后妥协的结果,宋氏带着妙如学管家。杨氏派步摇跟在大女儿身边帮着打下手。 妙如无言以对,还是没摆脱不了当夹心人的命运! 如今她每天安排是,早晨和meimei们一起进学,跟韩夫子学些诗词歌赋。再就是在新来师傅的指导下,学些女红针线。下午由宋氏带着她,打理后院的庶务。 钟府的生活,日趋平静起来,钟澄前段时间板着的脸,也恢复了些许笑意。自从新人来后,杨氏一直紧崩着的表情。也开始有些冰融…… 变化最大的,还是三姑娘婵如。 以前大姐再怎么护着她,鼓励她,婵如都改不掉唯唯喏喏的性子。 新人进门后,钟澄作主将女儿交到她手里抚养。宋氏天天把她带在身边。体贴入微地照顾她。婵如胆小怯懦性子,也开始有好转的迹象。 看在眼里妙如心中暗叹,看来母爱。是任何其他人的关心代替不了的。望着她们其乐融融的样子,她不禁想起杨氏,又想起白三娘。 如今虽是在养胎,可她们几个的一举一动。杨氏暗中都派了眼线在留意着。 听到府中上下人等,对宋氏为人和气度交口称赞。她心里难免就有些酸酸的…… 在妙如看来,宋氏极力想表现得,比正室更抢眼。 对庶妹婵如的照顾,对下人的宽仁,对府中事务井井有条的打理,对外的待人接物,对正室的恭敬谦让,无一不体现着,一个良好教养,心胸宽阔的合格主母的风范。 虽未说出口。在大伙心里,都暗中作过比较。反映言行上,多少着了些痕迹。落在杨氏眼里。心中颇不是滋味,也开始回顾她以往的言行…… 宋氏虽有皇上的撑腰。在宫中训导过一年才嫁过来的。身上难得无丝毫“上面有人”的骄纵之气。在杨氏这个正室面前,做小伏低,让人找不到一丝错处。杨氏心中纵然有火,也揪不住任何把柄,来发作她…… 作为家中唯一的男人,钟澄的态度就颇令人费解了。 游走于两个女人之间,他并没有偏爱哪个。对待杨氏,较之以前反倒多了些额外的关心。来看望她频率也密了起来。这是让杨氏唯一欣慰的地方。 不过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最近一段时间,钟澄他也变了不少。 自从上次告诉她,偶遇圣上的事,妙如发现在他眼中,开始失去某些东西,是什么,她也说不上来。 只是某次,无意间发现父亲眼底微露的厌烦情绪,她才明白过来。 那次是问候完杨氏身体状况,他转过头来,在那张脸上,妙如捕捉到一闪而过厌弃的神色。 后来,她又暗中留意过,他跟宋氏相处时的情形。跟对杨氏不同的是,父亲自始自终,都是副暗中戒备的表情。 妙如知道,有些事已经发生变化了:以前父亲无论对亲人,还是厌恶的人,脸上的表情,都是内心真实情绪的反映。如今的他,学会了隐藏真正的想法,朝着成熟政客的方向,一日千里的在蜕变…… 想到世上又多了个戴面具的人,少了个待人真诚,为人澄明磊落的尊长,妙如心底的失落感,别提有多强烈了。 从淮安到京城,对她们一家来说,到底是幸运,还是不幸的开始?她也弄不清…… 自宋氏进门后,钟澄再也没提起过辞官回淮安的事。 是了,既然恩怨纠葛早就曝光于上位者的面前,又何须再遮遮掩掩,担心被人利用呢,都已经成这样了! 对父亲的转变,妙如心里有些理解了,虽然她还是有些难以接受。 如今这情势,只有变得更成熟,更有能耐,让自己更有利用价值。两派彻底决裂开火时,才会顾及他的立场,能多些依仗来自保也是好的。 亲人的安危,怕是父亲今后唯一cao心的事了吧!妙如尽量把他朝好的方面想。 时间很快就到了八月,杨氏待产的日子。 家中杂事交给宋氏打理,杨氏又派步摇,以帮衬女儿名义,跟在旁边监督。三方形成微妙的制衡之势。几个月以来,钟府内院一直风平浪静,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安宁平和的景象。 杨氏的精神状态,也好了不少,就是杨家请来的妇科圣手刘太医,对她的健康状况,也是赞不绝口。 日子越近,家里中气氛越是凝重,全府上下都开始紧张起来。 杨氏和妤如自不必说;杨家为女儿备了好几个经验丰富的接生婆,早已进驻钟府内院;钟澄这些天,也比往日回来得要早些;宋氏和妙如两人,更是如临大敌,生怕出了纰漏,成了怀疑对象…… 因受孕时间比较好确定,杨氏的预产日也跟着容易推算了。这些天,钟府上下神经都崩得紧紧的。 那天,妙如跟着宋氏,听着管事婆子们的汇报。正院里杨氏身边的婆子谢三家的,匆匆赶来禀告,太太发作了,得赶紧派人通知老爷和杨家人。 就在此时,旁边的宋氏站起身来,正要走出去。突然一个踉跄,差点摔倒。被她身边的姜嬷嬷一把扶住…… 妙如忙关切地问她,是怎么一回事? 宋氏想了半天,也说不出所以然来,只推说可能是累着了。 姜嬷嬷却插嘴道,这两月她那个都没来,会不会是……话音未落,宋氏在一旁呕吐起来…… 妙如见了,脸色大变。 忙吩咐织云,赶紧去通知正在衙门当值的父亲,让步摇跑到自己的浮闲居,叫齐所有的下人,开始分派任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